吉林商界盛傳這樣一句話:曹和平很神奇,歐亞集團的門店開到哪里,哪里火。
歐亞集團今年32歲了。從1984年由長春百貨公司第四商店更名為車百大樓,再到如今擁有遍及9省、20市的百家門店,長春歐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以現代時尚百貨、城市商業綜合體、綜超連鎖為主力業態的經營格局,30年間其總資產和年凈利潤分別由205萬元和22萬元裂變為132.62億元和4.46億元,分別增長6469多倍和2025多倍。
歐亞集團堪稱中國商業的一面旗幟。旗下的歐亞商都是全國銷售額最大的單體店,而60多萬平方米的歐亞賣場更是全球面積最大的“商業城市”,以至于市場營銷專家把歐亞賣場經濟稱為“中國第三次商業革命”。2011年,歐亞集團成功躋身全國500強、中國服務業500強行列。
今年,國家提出要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毫無疑問,作為“買方市場條件下崛起的中國民族商業典范”,歐亞集團本身就是一個高品質的供給側。那么,作為歐亞集團的掌舵人,曹和平不斷創造商界奇跡的秘訣是什么?如何讓我省的商業供給側涌現出更多的“歐亞現象”?歐亞集團見證了許多產品和品牌的生生死死,曹和平將如何支招我省的“供給側改革”?面對中國加入WTO保護期結束和電商浪潮拍岸而來,歐亞集團下一步的發展目標是什么?
以“三星戰略”指引前進道路
記者:梳理歐亞集團在吉林省的布局,我們發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就是歐亞集團好像特別青睞一些“不起眼”的地方,然后很奇妙地把這些生地給做“熟”了。請問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布局?
曹和平:商界有一句話叫“地段、地段還是地段”。可見把選地放在首位是商界的共識。如何挑選地段是一門科學和藝術,它必須緊緊圍繞企業的發展戰略來進行。
1986年,我在擔任車百大樓總經理時明確提出了小、中、大“三星戰略”。其中,“小三星”是以長春的繁華商業區為中心,以區域商業中心為兩翼布點,站穩長春市場;“中三星”是以長春為腹地,進軍國內市場,實施“南進北拓,輻射全國”;“大三星”是以國內為根基,以東歐、東南亞為兩翼,走出國門,滲透到國際市場。
“三星戰略”環環相扣、緊密聯結,體現了我們歐亞人的集體意志,展現了我們商業經營“以大制勝”、業態發展“以新制勝”、市場覆蓋“以廣制勝”的競爭優勢,可以說是我們永恒的發展道路。
按照這樣的發展戰略,1994年,我們在長春市紅旗街建起了歐亞商都,開始向“小三星”邁出關鍵一步。當時,員工一片反對聲,但是我看好它的前景。因為紅旗街當時雖然還不是商業中心,但卻是長春西部交通網絡的樞紐,而有人流就能聚集人氣、繁榮商業。事實證明,歐亞商都的投資收到了出奇制勝的效果。
此外,我選地段重布局。進入21世紀,我們又在原長春西南出城口不遠處建起了歐亞賣場。當時,那里更是一片荒涼,就連到達賣場的公交車都沒有,但我認為企業發展布局應與城市發展布局緊密結合起來。那片地位于長春市朝陽區、高新開發區、汽車產業開發區和綠園區交匯處,隨著城市擴容改造,那里必將成為城市的中心地帶。另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駕車到商場購物將成為普遍現象,而賣場占地廣,有足夠的停車空間,這在城市中心是難以辦到的。于是在2000年,歐亞賣場正式奠基。
除了考慮地段前景和城市發展布局外,要想把生地做成“熟”地,還得靠商譽的影響力。我們在吉林省有著良好的商譽和較大的影響,所以就有足夠的底氣和信心選一些具有發展潛力的“生地”來投資。這不僅對于我們以合理成本加速擴建有利,而且對當地的城市布局和城市功能的配套、升級也十分有利,所以受到了當地政府和廣大市民的普遍歡迎。
用“撐桿”實現“三級跳”
記者:“三星戰略”解決的是歐亞集團宏觀層面的選址和布局問題。那么,歐亞集團從最初的一個社區門店成長為如今的中國500強企業,您能否和我們分享一下這一奇跡背后的秘訣是什么?
曹和平:歐亞集團能有這樣的變化,可以用田徑運動中的“撐桿跳”來比喻。當年,我們手握著“三星戰略”藍圖,但是車百大樓規模小、底子薄、實力弱,要想快速發展,就必須選擇有效的工具,將自身的彈跳力、助跑的前沖力和撐桿的彈性勢能融合為向上的動力,從而實現由車百上市到商都興建再到賣場運營的“三級跳”。
具體來說,股份制是我們的第一根“撐桿”。我們在1992年提出推行股份制改革,第一次定向融資1.4億多元,這對當時公司的發展起到了決定作用,車百大樓也因此成為長春市第一家進行股份制改組的國有企業。1993年又從定向募集公司轉為社會募集公司,同年底,公司股票在上交所掛牌交易。實踐證明,每一次融資,都讓歐亞集團實現了一次又一次質的飛躍。
政策是第二根“撐桿”。當年,我們充分運用國企改革的相關政策,把長春市朝鮮族百貨商店、秋林公司收購過來,成為長春市第一家對同行企業實行兼并的公司。不久,我們又率先實行跨行業兼并,把電影機械廠和橡膠八廠等企業收購過來。這不但解決了歐亞集團亟待解決的規模擴張問題,又實現了與政府、社會的良性互動。
物流聯盟是第三根“撐桿”。2002年,我們以歐亞物流為依托,成立了吉林省物流聯盟,從而使歐亞集團連接起龐大的物流關系網,業務拓展逐漸從吉林到東北,從東北到華北、華東,如今已輻射到長江流域,使我們的市場占有率迅速擴大,經營成本顯著降低。
記者:歐亞集團的“三級跳”包含了很多個“第一次”,這充分體現了一個優秀企業家的決斷力。應該說,優秀企業家是社會的稀缺資源,那么在您看來,要想讓供給側涌現出更多的“歐亞現象”,我省的企業家應該在哪些方面下足功夫?
曹和平:我不是有意、自覺地按照某種理論和套路才達到今天的境地,更不是刻意模仿某些成功人士所走過的路。我只能把一點思悟偶得分享給大家。
首先,我認為企業家是“干”出來的。沒有任何一種完備的理論會把你教成企業家,真實情況是你必須想干,而且必須得真刀真槍地實干,正所謂“心動不如行動”。其次,必須在干中學,在干中悟,而且要把干、學、悟很好地結合起來,達到知行合一。再次,要專注和堅持。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所經歷的千辛萬苦非當事人難以體會,他的成功在一定意義上講是“挺”過來的,這就要有認準一條道,百折不撓,有點鑿死卯子式的“笨”勁才行。最后,成功的企業家大都具有較大的胸懷,格局要大,小家子氣不行,我常說“當經理的要想著當總理的”,就是這個道理。
做供應鏈中的“指揮家”
記者:今年,國家提出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實30多年來,歐亞集團作為中國商業的一面旗幟,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供給側。那么,歐亞集團在服務和產品方面是如何保障持續的高品質有效供給,從而不斷提升歐亞品牌吸引力的呢?
曹和平:如果從戰略上講,就是講誠信。如果從戰術上思考,就是我們有強大的商品供給能力,這是歐亞的核心競爭力。
現代市場競爭已不再是單體間或一個環節間的競爭,而是一條鏈甚至是多條不同內容鏈的組合競爭。營銷商位于多種鏈條的交會處,可以說是整個供應鏈的中樞。如果用交響樂來比喻的話,想要為觀眾奉上一場精彩的演出,就必須要有一個優秀的指揮家來協調、指揮。而在供應鏈中,營銷商就應擔負起指揮家的責任。
在我看來,商業營銷商要想扮演好指揮家的角色,首先要充分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并將采集到的消費信息及時地反饋給供應商和生產商,以便他們能更好地生產和提供消費者真正喜歡和需要的商品。第二,要優化供應鏈條,合理降低成本,提高商品的價格競爭力。第三,要加強物流鏈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第四,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供應鏈的所有環節以及商品鏈、物流鏈、資金鏈加以整合。
至于說歐亞集團的做法,我們首先注重選擇好與之合作的供應商和生產商,從“商品出身”上加保險、保質量,與我們聯手合作的都是經過市場考驗、適應市場的成功企業。同時,我們致力于打造歐惠佳、歐亞大糧倉、歐亞尚品等自有品牌來解決供給側問題,入駐這些品牌店和專柜的商品都是從車間、地頭直接進入柜臺,這樣就減少了流通環節,增強了價格競爭力。
當然,我們挑選的這些產品廠家必須要有成功的經營業績,不僅要看產品質量,而且還要考察它們的經營歷史,同時還要有嚴格的淘汰體系。
記者:剛才您提到營銷商是整個供應鏈的中樞,那么,站在這個神經中
樞的角度,你認為我省應該如何加強“供給側改革”?發力點在哪里?
曹和平:國家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對我省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必須重塑輕工業,為大眾提供長效的高品質商品供給。我省的生鮮、農特產品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附加值很低,而輕工產品的附加值很高,所以一個城市的產業結構絕不能放棄輕工業,否則城市功能就不健全,甚至養活不了居民。這些年,我省的人才吸納能力弱,人口輸出規模不斷擴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輕工業不發達。
至于說重塑輕工業的發力點,我認為重要的突破口就是要推出強勢品牌。比如杭州的茶葉,政府傾力推出龍井品牌,品牌強有力了,大家都來分享它的商譽,從而集體做強做大。而反觀我們的農特產品市場,品牌太多太雜,最后導致大家對我省的品牌印象不夠深刻。
實際上,品牌散就是小農意識強的表現。所以,政府和企業一定要有振興一方經濟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感,傾力打造我省產品的強勢品牌,想方設法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家一起共同維護商譽,不能各自為戰。
在與狼共舞中爭當老虎
記者:去年,中國度過了WTO15年保護期,這就意味著“狼群”將從國門蜂擁而入。面對這樣的市場變化,請問歐亞集團準備好了嗎?
曹和平:中國加入WTO的時候,就有人驚呼“狼來了”,我說與狼共舞,我們當老虎。當年,面對全球500強零售企業的“價格殺傷”,我們敢于亮劍,比勇氣、比智慧、比耐力,最終不僅打贏了“價格戰”,而且還借此完善、發展了自己。事實表明,我們不僅具備了與狼共舞的條件,而且也具備了占山為王當老虎的實力。
接下來,我們既要守邊,又要開邊。守邊就是要守住企業已經占有的市場,寸土不讓;開邊就是要走出去,攻城略地。我們要在長春建7個5萬平方米以上的商業網點,現在已經有了6個。通過商都、賣場、商業連鎖的擴充,加上新的布局,形成歐亞集團在長春市場不可撼動的絕對優勢。
在開邊方面,我們已經全面進行“中三星”布局。在吉林省所有地級市都已建店;在遼寧、山東、河南、內蒙古等地也已建店。此外,我們還和俄、韓、朝、日的供應商成立了中外合資公司,將來通過境內外聯合建店的方式,把他們的商品請進來,讓我們的商品走出去。所有這一切,都為我們最終實現“大三星”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其實,與歐亞集團爭食的還有一匹“狼”,那就是電商。如今,電商浪潮拍岸而來,歐亞集團又將如何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去滿足人們不斷轉型升級的消費需求?
曹和平:互聯網的普及,催生了線上電商和線下實體店兩條供給渠道。電商重便捷,實體店重體驗,它們是互為關系,不是革命關系。現在,我們的歐亞到家、歐亞e購、掌上歐亞等線上平臺都已啟動,銷售不錯。
今后,整個社會的商品供給將是線上和線下的組合。歐亞集團線上和線下的商品價格、質量是一致的,只不過線上的商品是線下商品的一種重新組合,我們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某種商品是進入線上還是線下。
(來源:吉林日報 陳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