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里約奧運會中國軍團在賽前對奪金的高期待、在奧運首日的爆冷失金以及第二日連奪三金的劇情一般跌宕起伏,全國商業地產市場在五六月的開業小高峰之后,也迎來了七月的短暫低迷,并期待著八、九、十月的開業大高峰來臨。
據搜鋪網商業地產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在截至2016年7月31日為止的一個月內,全國再開業近30個商業項目(不含各類專業市場),數量上較六月份略有下滑,新增商業體量超過180萬平方米。其中,經濟較發達的華東區開業8家,依然是開發商的必爭之地。其他區域,分別為華北5家、東北5家、華南4家、西南4家、西北3家、華中1家。由于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商業用地供應有限,新開業商業項目已經呈現出向郊區蔓延的趨勢。而萬達在該月甚至撐起了東北商業地產的半邊天。
從入駐品牌來看,除了少數購物中心仍在主打百貨、超市等主力店,其他項目明顯開始傾向于引進多元化、小面積、體驗型業態,特色餐飲、精品超市、影院、兒童樂園等成為新開業購物中心的標配。
一、區域分布:華東穩坐冠軍寶座 萬達撐起東北半邊天
華東、華南等沿海地區,因為人口密集、經濟較發達,消費水平較高,成為開發商的必爭之地。據統計,僅華東、華南區域新增開業項目數量就達12個,幾乎占據了7月份全國開業項目的半壁江山。其中,上海、廣州、深圳三大一線城市依舊熱度不減,但由于一線城市主城區商業供應逐步飽和、商業用地供應有限,對開發商的硬件條件跟軟實力要求均較高等因素,導致近年來新增開業項目大多都位于城郊或是新城開發區。諸如7月份新開業的上海富薈廣場、惠南禹洲商業廣場以及廣州南沙J·LIFE、北部萬科城·萬科里等項目。
不過,隨著城市外擴、城鎮化發展進程加速,郊區型商業勢必將成為未來商業地產發展的新機遇。
而東北商業地產在前幾年因快速開發導致大連、沈陽等城市供應量出現過剩之后,一度出現減緩開發、延期開業現象。據搜鋪網此前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015年上半年僅遼寧一省便新開業商業項目11個,但到了2016年上半年僅有撫順印象新城PARK一個項目開業,差點就交了白卷,即便是放寬區域到整個東北,2016年上半年也僅開業兩個項目。
但隨著萬達的強勢進入,這一局面終被打破。據搜鋪網統計,2016年7月東北區域共計開業商業項目5個,其中僅萬達一家企業就貢獻了三座,包括7月1日開業的吉林省四平萬達廣場、7月15日開業的黑龍江省雞西萬達廣場、7月22日開業的黑龍江省牡丹江萬達廣場。自此,從大連起家的萬達集團在東北三省已經開業的萬達廣場達到20座。
二、企業背景:民營企業仍是主力軍
從企業背景來看,在2016年7月份全國開業商業項目中,萬達、萬科、龍湖、禹州、保利、頤高、嘉里、世茂、新華聯、金茂、藍光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均有貢獻。其中,民營企業仍是主力軍,尤其是隨著全國商業地產開發熱潮掀起,各大企業或主動或被動的涌入商業地產開發領域。
從開業項目數量上看,萬達集團仍然摘得桂冠,7月份共計開業5座萬達廣場。龍湖在深耕西南大本營的同時,將觸角伸向了北京、大連。央企則相對謹慎穩健,進入的城市也是成熟市場,如上海、廣州等城市。
與此同時,零售企業跨界開發的現象仍有出現。由于近年來人力成本、物業成本等不斷攀升,再加之電商沖擊嚴重、傳統零售模式滯后,讓不少零售企業的日子日漸艱難,關店成為普遍現象,轉型成為大勢所趨。
三、創新體驗:購物中心涌現新穎業態
此外,新開業的各類購物中心也為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商業地產市場提出了不少新思路,值得大家借鑒。譬如:杭州嘉里中心首批開業的21家零售品牌,既有價位在800-1500左右的香港設計師品牌KINSOLE清尚眼鏡,杭州本土設計師品牌“MIJA”婚紗工作室正式開出的第一家門店,也有美發行業唯一一家上市企業Tony Studio東田造型開出的首家跨界理念美發店,將美容美發與酒吧相結合;龍湖北京大興天街除了配置專屬VIP會員中心、母嬰室、殘疾人衛生間、免費輪椅、免費充電站、飲水機等,還有專為女性設置的“大尺寸”停車位,讓女性司機在停車時倍感安心;以鯨為核心理念的大連鯨MALL更是“以小博大”,不僅打造了近1000平米的時空寶庫老爺車博物館,還將各種海洋動物與藝術文創工坊和大連原創美食餐飲品牌相結合,玩起了奇趣生活體驗...
而早就開業的北京朝陽大悅城在7月也是猛料不斷,在用3000平方米“黃金首層”開辟了大型體驗式會員制寵物服務樂園用來遛狗之外,又“折騰”出1400平方米的全國首個一站式綜合農業觀光體驗農場,可謂是一次大膽的嘗試。
附:2016年7月全國新開業商業項目盤點
注:以上內容根據媒體報道據實整理。如有紕漏,請盡快聯系我們修正!
(搜鋪網商業地產研究院/獨家統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