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中國旅游研究院聯合攜程旅行網發布《2016上半年中國出境旅游者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出境游市場仍有很大潛力,近六成出境游客為女性,一些二三線城市出境游規模增長迅速,中國游客出國消費升級,且表現文明,受到尊重。
根據國家旅游局的數據,2016年上半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達到5903萬人次,同比增長4.3%。據測算,目前中國擁有出境旅行證件的公民約6500萬人,相當低于13億人口規模不到5%,還有很大市場增長空間。目前中國已經是泰國、日本、韓國、越南、俄羅斯、朝鮮、馬爾代夫、英國等多國的第一大入境旅游客源地。
1.出境人群和方式
根據攜程的數據,上半年其出境用戶中女性比例更高,占到58%,而男性比例為42%。出境游用戶中比例最高的年齡層是30歲-39歲,達到24%,其次20歲-29歲的人群占比20%。其中年輕人更愿意自由行,但跟團游仍是主流,占到整個出境游市場的一半以上。
2.出境游人群來源地
此前上海、北京、廣州是中國三大出境口岸,但如今一些二三線城市人群的消費能力也在逐步趕上,并且由于國際航班加密,新增設簽證中心等因素,這些地區的出境游人數增長速度高于一線城市。
攜程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排名進前20的出境旅游出發城市有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成都、南京、天津等,出境人數增長最快的城市則是長沙、深圳、重慶等地,其中長沙的在線出境游客人數增長超過100%。
在出境花費中,上半年人均花費最高的城市是蘇州,人均花費6125元,其次是溫州、昆明、長春、青島等地。
3.消費升級
報告顯示,中國出境游客的境外消費已經變得更加豐富,而不僅僅是從前的“上車睡覺,下車拍照”,或者在目的地瘋狂購物。中高收入階層傾向于住得好一點,吃得更有特色,行程安排更寬松,或者選擇包車或定制服務。
比如一次日本游中,各項消費的占比平均情況大概是購物5000元,占比34%,比例下降,酒店3000元,往返交通2000元,其他還有景點與娛樂、導游用車、餐飲的消費,基本都在1500元。抽樣調查顯示,今年參加香港游的旅游群體中,80%以上是以觀光和度假為目的,而不是購物。
數據顯示,中國游客在每個目的地的停留時間為2.3天,比去年同期提升0.4天,特別是在馬爾代夫、毛里求斯等海島,曼谷、東京等城市,游客更傾向于將停留時間延長至一周左右。
4.出境目的
在線預訂的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對中國游客來說最熱門的二十大目的地國家和地區分別是:泰國、韓國、日本、中國香港等地,亞洲和周邊地區仍是中國游客熱衷的旅游目的地。
中國游客更傾向于亞洲城市風光,或者前往亞洲周邊的海島度假。超過2/3的中國出境游客選擇亞洲周邊國家和地區為旅游目的地。歐洲由于恐怖襲擊事件的影響,今年旅游業受到影響。
數據顯示,越是為中國游客提供便利、當地越是友好、安全性越高的地方,中國游客數量增長越快。
5.中國游客文明程度提升
報告認為,之前被報道中國游客不文明行為的事件使中國游客被“妖魔化”,除了文化沖突,還有部分原因是境外媒體和網民的偏見。
攜程上半年對出境游客的調查發現,并沒有出現嚴重的不文明行為,大多數中國游客言行文明。對數百位攜程領隊的調查發現,90%的領隊認為,2016年上半年中國游客出境游的文明旅游程度有所提升,九成以上不認同中國游客素質低于其他國家的說法。
同時調查也發現,部分中國游客在出行秩序、禮儀、尊重當地風俗習慣等方面還存在改善空間。攜程的網友調查顯示,出境游過程中最不文明的六種行為分別是:亂丟垃圾、不尊重當地風俗習慣和規定、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排隊加塞、大庭廣眾脫鞋脫襪、遇有糾紛惡語相向。
國家旅游局8月1日公布了《旅行社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其中規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動中有違法行為或者嚴重不文明行為,旅游主管部門可以將旅游者的相關信息納入不文明行為記錄,向社會公布,有關部門可以根據職責權限在征信系統中記錄,以及采取在一定期限內限制出境旅游、邊境旅游、參加團隊旅游、乘坐航班等懲戒措施。
(來源:界面 記者 鄭萃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