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新燕莎商場停業。
進入8月,長春桂林路商圈又一家商場悄然停業。8月15日是新燕莎商場商戶撤柜的最后一天。對于這家慘淡經營半年之久的商場,落幕的日子顯得無聲無息,甚至沒有引起消費者的察覺。
商戶已經打包撤柜
“今天是最后一天,所有商戶都撤柜了。”8月15日10時許,新燕莎商戶劉女士把兩個黑塑料袋放在鋪門外,最后回頭看一眼商鋪,“總算熬到頭了!”因為撤柜的事她幾天沒睡好覺,雖然有些不舍,但身上感覺輕松許多。“一會還要到附近租商鋪,好在還有幾個回頭客,一切可以從頭開始。”
商戶曾集體索要補償
“7月30日商場突然通知20多家商戶,商場停業了!”商戶敖女士說,商場要求商戶10天之內撤出。在此之前商場一直在營業,但是一直處在無人管理的狀態,部分商戶還處在合同期內。起初商場只同意返還保證金和剩下的租金,但是商戶們不認可。因為從年初開始,商場一二樓招商進駐了幾家餐飲、百貨店,裝修嚴重影響商戶的生意。
此后,商戶集體找到商場協商,索要補償。“我們每個人的合同都不一樣,我的合同要9月15日才到期。”商戶張女士介紹,經過協商,商場同意把最后期限延長到8月15日,并且額外給商戶一個月補償款,從1000元到幾千元不等。
開業4年 難逃困局
新燕莎商場位于同志街與桂林路交會處,2012年10月開業。商戶張女士回憶,當年桂林路附近商鋪租金平均每年上漲10%,“投資2萬元就能在桂林路商圈當老板”的廣告語相當誘人。
但從2014年開始,受網絡沖擊,顧客消費方式發生改變,而且桂林路商圈各家商場貨源渠道基本相同,服裝同質化競爭非常激烈。由于銷售緩慢,導致商場經營每況愈下。商戶們反映,今年年初以來,新燕莎商戶只剩20多家,平時營業的商戶不到10家。
未來打算
轉項開烤肉店?
“多數商戶8月份到期,因此我們才決定停業。”新燕莎商場一位負責人表示,由于商場經營效益不好,一些業戶從去年12月份開始就拒絕繳費,現在收取的費用不夠管理人員開支,因此只能選擇停業。
桂林路商圈寸土寸金,商場停業后是否重新招商,還是轉項經營?對此,商場工作人員都諱莫如深。但有管理人員表示,由于商場大樓產權屬于自己,因此選擇經營項目比較從容。
記者從商場有關人士和商戶獲悉,目前商場二樓準備整體出租開烤肉店,但商場方面并未對這種說法做出回應。“服裝商場經營不善確實對我們的客源造成一定影響,如果商場轉項后能夠帶動人氣,這對所有的商家都是共贏的局面。”一位租賃商場房屋物業的負責人說。
業內說法
餐飲也需差異化
繼今年6月中東淘寶鎮悄然撤柜轉項手機賣場后,新燕莎成為兩個月內第二家轉項經營的桂林路商圈服裝商場。
“目前實體店的經營困境,并非一兩天形成的,也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而是電商和微商沖擊、經濟不景氣、店租居高不下、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等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桂林路商圈一位商場負責人說。
采訪中記者發現,桂林路商圈商場紛紛引進餐飲業態吸引人氣。對此,吉林省飯店餐飲烹飪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桂林路商圈文化氛圍受到青年人、白領人士的歡迎,而且客流密度大,因此桂林路商圈受到餐飲企業的青睞,出現扎堆開店,形成多條特色一條街、小吃一條街。但一些投資者存在誤區,認為餐飲行業門檻低。“其實餐飲行業水很深,產業鏈非常長。”這位負責人表示,從原料采購、食材加工、烹飪到顧客維護、企業管理、企業文化建設,都決定了餐飲企業能否成功。因此商場引入餐飲企業應該經過充分論證,對消費群體進行調查,不能盲目跟風。目前,長春烤肉市場已經飽和,進入白熱化競爭,拼價格、拼質量、拼服務、拼環境,因此特色差異化非常重要。
(來源:新文化報 記者:李德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