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間商場內寥寥數人。
“中信泰富連關近20家商鋪”、“老牌南京西路被搬空了”……近日,中信泰富“也要關門”的傳言在網絡上沸沸揚揚。然而,這一消息很快就被辟謠,店方表示騰出四樓四千平方米的營業面積,主要是為了建設女性VR體驗館以及申請開設免稅店。記者走訪發現,不僅是中信泰富,其所在的南京西路商圈正在集體調整。雖然客流量下降,但商場的拎包率和客單率卻在轉型后初顯成效。
調查
20多家商鋪處于調整狀態
近期有消費者提出,高端商場遇冷,中信泰富連關20家商鋪,這又是怎么回事呢?中信泰富作為高端商場究竟有沒有遇冷?記者昨天來到現場一探究竟。走進商場,確實冷清,從地下一層到地上五層,每層樓都有商鋪處于整頓封閉中。尤其是從三樓開始,這一現象尤為明顯。
在三樓,有四家商鋪被封起,印花門板上大多標注著“新店即將開業,敬請期待”的字樣。而在四樓,唯剩下三家服飾店、一家首飾店、一家美發店和一家金錢豹自助餐廳,其余的十幾家商鋪位都處于關閉的狀態。“四樓的很多店其實從去年底今年初開始就陸陸續續都關閉了。大概是租約到期了吧,但是商場應該是不會關門的,至今沒聽到說要關門的消息。”位于四樓的一家女裝店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記者注意到,四樓的一門面上還貼出了“友情提示”,稱原店鋪已調整至商場3樓某單元,記者向該店店員求證后得知,另有多家商鋪已從4樓搬至其余樓層。
在營店內銷售情況并不差
建成于2000年5月的中信泰富今年已年滿16歲,與恒隆廣場和梅龍鎮廣場組成了南京西路中心地段的“金三角”,是最傳統的奢侈品重鎮。不過,中信泰富的商場格局一直被一些消費者吐槽,比如扶手電梯太多,進入商場感到壓抑,沒有寬闊的視覺中心等。然而,在記者的采訪中卻發現,實際經營情況并沒有傳言中的那么糟糕。
在三樓的一家名為moiselle的女裝店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品牌是來自香港的,之前在上海市中心地帶開了好幾家分店,“但是現在都關掉了,只剩下中信泰富這家,因為相對來說這里的銷售情況最好。”無獨有偶,在B1層一家叫做AbleJeans的服裝店,導購說,該品牌在全上海共有6家店鋪,中信泰富店的日營業額約1萬-2萬元,并不比其他分店差。
據了解,事實上,今年上海積極推進商圈商街轉型的成效還是較為明顯。上半年,8個中心城區商圈零售額平均增長12.6%。尤其是在六、七、八這三個月的商業傳統淡季,靜安區南京西路商圈一枝獨秀,仍然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最值得一提的是,受特斯拉和林肯兩大品牌車展帶動,今年1至7月,中信泰富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25.8%,高居“梅泰恒”三大商業地產之首。
辟謠
店鋪相繼空出屬正常商業儲備
對此,靜安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有一定數量的門面調整是很正常的,今年中信泰富廣場的經營情況還是非常平穩的,之所以空出商場4樓大半空間,主要是希望把一些能夠聚集人氣的業態集中引入這一樓層,因此將原有部分商鋪調整至商場2-3樓,目前已有一品牌店正在辦理入駐手續,另有兩家正處于商談階段。
上海中信泰富副總經理朱培樑說:“如果泰富廣場僅僅是為了把所有的鋪位填滿,那很容易做到,但是我們不想變成一個品牌比較亂的局面。”據透露,中信泰富此次調整的主要方向是女性購物中心。騰出四樓四千平方米的營業面積,主要是為了建設女性VR體驗館以及申請開設免稅店。
解析
客流量并非高端商場最主要目標
“其實客流量從來不是高端商場最主要的目標。”靜安區商務委員會副主任趙堅表示,雖然客流量有所回落,但中信泰富廣場人均消費價格從去年的7000元上漲至9026元。“這就是靜安南京路的特點,商家更加關注拎包率和客單率。”
而作為大量一線品牌、國際型總部的匯集之所,南京西路的樓宇經濟和商圈業態相輔相成,單純依靠促銷打折來集聚客流并不合適。“因此現在我們更多地憑借商業文化、藝術活動等拉動人氣,通過多家商場在業態定位的聯動和互補,讓消費者體會到商圈獨有的魅力。”
規劃
商圈集體調整中 新角明年亮相
除了中信泰富,在南京西路商圈,各大商場都在或多或少地進行著調整和改造。為商場聚集起的人氣正在增加餐飲區域比例,從最早的17%到現在的35%,以后還要增加。同時,梅龍鎮的電影院也要擴容,從現在的6個廳要到8個廳。
而一向“高冷”的恒隆廣場,也在不少樓層開出或正在裝修一批咖啡廳和餐飲店。整個地下一層也處于關閉狀態,進行連通改造。
有望在今年實現開業12年來最佳銷售業績的久光百貨,也在積極調整,看重二孩商機,他們已經騰出空間,把整個六樓全部變成兒童商品館。
而在南京西路東段,將于明年年中開業的興業太古匯正在加緊施工,商鋪建筑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預租簽約已經超過八成。據了解,入駐興業太古匯的250個品牌中有14個為首次進入中國內地,12個首次在上海設店,有望成為“梅泰恒”后的又一新角。
(來源:青年報 記者:陳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