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的江南,煙雨蒙蒙,而花樣年卻選擇了在這樣的“梅雨時節”,將媒體邀至蘇州、無錫,進行項目考察。
在蘇州的雨聲中,花樣年主席潘軍和媒體進行了簡單的交流,潘軍對花樣年在寫字樓市場的把握能力,及在商業項目尤其是公寓產品方面的開發能力表現出了極強的信心。
潘軍認為,寫字樓并不是有錢就可以做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能找到客戶,而且知道客戶需要什么樣的產品。在潘軍看來,這才是寫字樓成功的重點。
“在下半年我們準備推出的項目中,有81%都是不限購的產品。”潘軍認為,這對花樣年未來的業績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以下為采訪實錄整理節選:
現場提問:一線城市寫字樓市場是否很不同?
潘軍: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都是代表。北京最近寫字樓突然猛漲,因為原來主要是租賃,最近素質好的寫字樓都特別貴。但其他一些市場的漲幅并不大,這和北京、上海的結構有關系。北京是大公司比較多,最近很多金融機構進入,現在金融機構都從上海搬到北京去了。
上海主要是貿易型結構,蘇州很多工廠的總部在那里,比如說迅達電梯。迅達電梯最早是在蘇州,上海也設了個迅達。迅達中國地區的總部在上海,他不需要在蘇州設辦公點。在這方面來講,上海有很多貿易型的公司,很多貿易型的公司在上海租寫字樓。比如最近環球金融中心在賣,賣的對象更多是貿易型公司。
深圳中小企業是買不到寫字樓,現在深圳的寫字樓市場很旺,為什么?深圳的中小企業最多,去年在中小板或者創業板上市的公司比例在全國是最高的。我記得很清楚,南山區一個區去年上了30幾家公司。
成都現在是1千多萬人口,到去年年底共57家上市公司。無錫是一個很厲害的城市,無錫上市公司比蘇州還多,無錫和宜興上市公司全部加起來是65家。而深圳市的一個南山區到去年年底是93家上市公司。
現場提問:在現在花樣年各個地區的布局中公寓占大多數嗎?
潘軍:大部分還是寫字樓。深圳美年廣場今年推出,現在的銷售額不包括6月份,已經超過5億元,已經賣了50%,這個月預計會超過2億元。
最近有一個分析,我們在售的產品,不限購的比例是81%,就是今年我們要推的產品里面,不限購的屬于商業、辦公、商務、公寓、酒店、商業性的酒店公寓,再加上車庫占我們全年推出總量的81%。
現場提問:這是花樣年在前幾個月的合約銷售非常成功的原因嗎?
潘軍: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我覺得上半年1到5月份只是個開始,我們后面的銷售速度會更快。下半年我們統計了一下,現在已經開工的項目基本上都是商業項目,占比差不多80%。
我們還是有一些住宅項目賣得不錯,比如惠州項目每次開盤銷售都是100%的銷售率。
現場提問:那么是不是應該上調全年的目標?
潘軍:我考慮過,但是要接受教訓,要慎重考慮上調銷售目標。但是,我們已經對完成目標有信心。
現場提問:您剛才說花樣年商業物業占比很多。其實,有很多其他的發展商也很看好這一塊的發展,你會覺得競爭越來越激烈嗎?
潘軍:競爭越來越激烈,但是他們都是在做shopping mall而已。真正在全國賣寫字樓,像我們這么多項目在賣的并不多。
現場提問:SOHO中國不是嗎?
潘軍:SOHO只是在北京、上海兩個一線城市。我們在深圳、成都、天津等城市都有。北京、上海我們不去拼殺,主要在二、三線戰斗,當然深圳是一線的。
像我們現在做這種像公寓、辦公,尤其是LOFT,花樣年在業內是很出名的。有一次和首創劉曉光開會,他說我們的長項就是LOFT。為什么是LOFT?因為我們對中小企業非常了解,了解他們為什么要買樓,喜歡什么樣的產品,這個我們已經很有經驗,并在全國各城市都復制得很成功。
現場提問:那么你們會不會像SOHO那樣收購一些建好的項目,還是主要由自己來建?
潘軍:主要還是自己建,別人做的東西,說實話我們也收購了。
剛才提到的深圳美年廣場就是收購的,但有一些客戶也會有疑問,說這次產品怎么不像以前了?我只能回答:項目是收購過來的,只能盡可能改造,例如層高、線路、包括一些開窗方式、電梯、大堂的風格等。盡管園林已經整改,車庫也在增加,包括商鋪組合的調整,但畢竟項目框架和結構我不能改。
現場提問:你剛才說其他的開發商都是賣商業,只有你們是看到了寫字樓這一塊。但是,你也說寫字樓的收益比較高,其他的開發商肯定也看得到,他們為什么沒有進入這一塊,是門檻太高,還是資金原因呢?
潘軍:關鍵是對客戶不了解。其實,所有開發商在買地的時候永遠面對一個問題:客戶的喜好是什么,就是客戶為什么要買你的房子,選擇一定很多。
今天無錫的一個合作伙伴問:你為什么不在無錫做寫字樓,旁邊都是寫字樓,像在金河大廈旁邊。我說這個地方不能做,寧可做酒店公寓,也不做寫字樓,因為這個地方沒客戶。
那個地方的5A級寫字樓才租60元。如果我要在這里賣到25000元/平方米,就是同樣有住宅、公寓、寫字樓,在這里寫字樓的價格是最低的。你會買嗎?不會,因為成本是一樣的,而去化率極慢。
為什么我們敢在天津、成都做?原因和城市結構有關系。比如說我們在天津的喜年廣場,這里會展經濟來了以后,會有一些小的包裝公司、廣告公司,他們離得近,旁邊是高端住宅,這個地方會產生一些小企業來這辦公。而且未來會有地鐵,白領上班方便。
包括我們當時在深圳做香年廣場的時候,很多人覺得我瘋了,在華僑城后面,那個地方當時人都沒有,車流也是很少,旁邊都是工廠。后來我們在那里建起來以后,我說有三點我很看好。
第一,有一批客戶是特別希望選擇比較偏,而未來有升值潛力的地方。我們當時找了一些做廣告的公司,因為項目對面就是華僑城的LOFT。現在LOFT的租金非常貴,就原來舊廠房改造的都要租到80-100元/平方米。這樣來看就有市場了,這些人我說可以拉50%過來,這是第一個。
第二,旁邊就是地鐵,二號線2011年通車,二號線站點就在項目門口,現在很多人說我有眼界。這不是我的眼界,是我們在2002、2003年做喜年中心的時候,工程師就跟我說:潘總,我們吃飯的地方都沒有,旁邊的小攤都沒有辦法找到。
現在大家看地鐵通了以后,地鐵旁邊的商鋪都賣到十幾萬元/平方米,每天到那里上班族擠都擠不上地鐵。所以我們有經驗,只要有地鐵的地方,辦公室絕對不會有問題,所以我們和很多客戶談,他們絕對認同。
第三,有華僑城的配套,華僑城里云集了一大批老板,香年廣場50%的業主都是這些人,他們覺得這里上班方便。在香年廣場辦公在華僑城居住,一走兩分鐘就到了,散步十分鐘,又有地鐵站,往后人會慢慢增多。現在香年廣場在整個深圳小企業界,已經變成南山區的第一個文化創意基地。我們又把這個經驗復制到美年廣場,我們申請叫文化產業創意園。
包括我們2006年拍成都喜年廣場那塊地,很多人都看不清未來前景,現在賣了這幾個寫字樓以后大家都很有信心,他們知道這些客戶在哪。
我們寫字樓從11000元/平方米最后賣到18000元/平方米,均價賣到15000元/平方米,當時旁邊的寫字樓賣多少錢?包括時代廣場那些都賣6000多元/平方米。
當時我們拍那塊地的時候,很多人都說為什么不做住宅,而且還要做最高的?我是進入地產界最早一批賣寫字樓的,1998年就在深圳賣寫字樓。買寫字樓是什么人,大公司很少去買寫字樓,銀行不可能買,要就做一整棟,跟政府要地,就是小企業需要。而中國最有活力的中小型企業就在深圳,所以我了解這批人。開發寫字樓有很關鍵的三個部分。
第一,一定要有地標性,標示性要強。為什么人家知道中環的寫字樓最牛?你不能說我在旺角有一個寫字樓吧,你說在那里人家找不到,你一說中環哪個大廈,哪個廣場旁邊大家都知道。為什么中環的寫字樓最堅挺,他的標示性很強,這是第一。
第二,整個功能性和每個企業的配套,例如綜合中央空調P數設多少,是玻璃用墻,還是這種可開起的窗扇,層高多少。
第三,就是文化屬性很強。在中環和九龍,還有灣仔,上下班的人的穿戴都不一樣,中環永遠是西裝領帶,拎著個包走來走去,基本都是投行的。仔細觀察,在中環的和灣仔的,都是有差異的。
所以為什么我們LOFT全是24小時,因為他要24小時辦公,他一定得分體空調,他的成本接受能力不一樣。
我們做的項目管理費8元/平方米,像北京新鴻基做的國貿三期管理費48元/平方米。大家的大堂裝飾風格也很不一樣,我們現在分得很清楚,要針對客戶做什么行業有所區別。
又如我們深圳的香年廣場,分眾深圳公司在那里,手機移動媒體在那里,室內十大設計師有八個在那里,包括千色店,做時尚產業的都整層整層在我們那里購買。
現場提問:花樣年在這么多地方發展,你覺得未來哪個區域對集團的利益更有貢獻?
潘軍:我們盈利率水平最高的還是深圳。從現金流的量來看,比較穩定的是成都。成都從內部考核來看,前五個月每個月都完成任務,其他的城市還有一些波動,但成都一到五月份都是完成了預訂的考核計劃。
從未來的增長潛力來看,我覺得較大的還是在華東。雖然蘇州我們還沒有賣過房,無錫也是第一次,但我們想見證一下我們對產品和客戶的把握能力還是不錯的。
我們在結構方面其實也是按照這個思路來調整,在南京是商業地塊,在無錫的一塊是辦公用地,一塊是住宅用地。花樣年的產品,想走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道路。
我們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房屋產品和服務。萬科有一個榜樣叫帕爾迪,帕爾迪在美國開發的產品就在講全生命周期,但他面對的全是中低收入階層。
花樣年要面對的是中高收入階層,:小孩住別墅,再有錢了就要買酒店公寓,買度假產品。再有錢可以買商鋪、買寫字樓。為什么要經營?中高收入階層再有錢還是會買相關的產品,所以花樣年要對這些產品都要涉獵。
(來源:觀點地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