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究竟有怎樣一種魔力,能夠讓所有人,都如同打了雞血一樣,為業績指標而瘋狂?對于這個問題,業界有很多解讀。
一位曾經的萬達文旅項目營銷高管將從萬達員工具備的危機感、榮譽感和敬畏感三個方面,為大家解密萬達強悍的執行力是如何煉成的。
不知不覺,離開萬達已經兩年了。仍時常會懷念那段金戈鐵馬,忙忙碌碌又轟轟烈烈的經歷——相信每一個離開萬達的人,都會有同樣的感受。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那也是一段天天打雞血的日子。
王健林說萬達有著全世界最強悍的執行力,雖然略有夸張,但此言并不虛。所謂企業文化,就是老板的文化。
當王健林凌晨4點的行程單被網絡刷屏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感嘆:比你年長的人,比你還努力!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比你有錢的人,比你還努力!
在這么一個既強勢又有戰略眼光的老板領導下,團隊的戰斗力就可想而知了。打敗仗的團隊各有各的原因,成功的團隊卻是具有相同的特質——《亮劍》里李云龍領導的部隊,個個都是嗷嗷叫,逢敵必亮劍,寧可死在沖鋒的路上,也不愿意懦弱退縮。
那么,為什么萬達的團隊如此有狼性?
具有強烈的危機感!
萬達的獵頭費用是業內最高的,據說每年有幾千萬。曾幾何時,萬達的人力資源老總們不在招人,就在招人的路上。而萬達的人員流動性也是最高的。
萬達每個月都會發布幾十上百名的高管任命名單,各路英雄豪杰,在萬達走馬燈的來來去去,成為一景。
記得剛入職時,就有朋友告訴我,在萬達前三個月是個坎,能力不行或適應不了都會離開。三個月能熬過來,則后面就適應了,但并不意味著可以定心,被干掉的危機仍然無處不在。比如:
業績指標沒完成,被干掉;
重要一二級節點亮紅燈,被干掉;
能力強,但審計有問題,被干掉;
不服從上級指令,被干掉;
開會準備不充分,被干掉……
即使是副總裁級別,也不例外,萬達電商、金融頻頻換帥,就是最好的例子。能在萬達干上三年的高管,基本都是大神級的人物。
一個優秀的項目班子=最懂營銷的設計總+最懂營銷的財務總+最懂營銷的成本總+最懂營銷的工程總+最懂得整合資源的營銷總+最支持營銷的項目總。缺一不可。
有很多人抱怨萬達管理文化沒人性,這的確是事實。但如果從管理的角度來看,為何有些事情會“不講道理,不留情面,不通人情”?甚至在制度執行層面矯枉過正?為何萬達要營造一種“人人自危”的文化?而恰恰在這種嚴苛的氛圍下,萬達一路高歌猛進。
甚至王健林一聲令下轉型,整個萬達便毅然決然的去房地產化,都說船大難掉頭,但萬達這艘巨艦說干就干,如果沒有強勢的執行力,還真不是一般企業能做到。
無論加班多晚甚至通宵,班子成員第二天一定準時上班。皆因,管理不只是發號施令,更重要是以身作則。
比爾蓋茨曾告誡他的員工,微軟離破產只有18個月。任正非也曾經以一篇《華為的冬天》而被企業界膜拜。由此看來,危機文化從來都是優秀企業的基業長青的基因。
中國古語“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也正是這一意識的體現。非洲大草原的羚羊,每天一睜眼就得沒命的奔跑,不然就會淪為獅子的獵物。
但對于企業來說,老板有危機意識很正常,但如何能讓整個團隊都保持著危機意識,這就不容易了。
我們常常詬病國企的低效安逸,那是因為國企的員工沒有危機意識,干好干壞都一個樣,打國家的工。
管理既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而體現在萬達身上,能讓龐大的系統高效運作,千鈞重擔萬人挑,人人頭上有指標。確實是萬達的核心競爭力強勢體現。
具有強烈的榮譽感
每月一度的萬達營銷大會,是每個月最重要的日子,也是高管最緊張的時刻。
石景山萬達酒店大宴會廳,幾乎全男性高管的千人會場,黑壓壓一片,鴉雀無聲。月度業績優異的公司總經理,會上臺分享經驗。而月度業績不達標的公司總經理,則要上臺述職。中間還有可能遭受丁(本錫)老爺的現場打斷,當面質詢,場面無比尷尬。
某項目總,上個月作為表現不好公司在月度大會上臺述職,這個月作為表現優秀公司上臺分享經驗。制度并不是兒戲,戲劇般職場經歷的背后,是管理的不留情面,是團隊的不服輸精神。
本人操盤的萬達茂項目,在2015年2月份春節期間,商鋪大賣。3月初月度大會有幸被選中作為標桿項目分享經驗。
周六開會,我提前幾天就到了總部,在總裁助理、副總裁輔導下,撰寫PPT,寫完還要跟齊界總裁過目,結果第一次總結的方向不對,重新又改,曲曉東副總裁親自指導,逐字逐句的改,排版、字體、字號、行距,甚至標點符號也是嚴格要求,終于在周五下班前得到齊界總裁的高度認可,得以解放。
總部營銷中心所有同事都很驚訝,一般這個報告在周五齊總裁過會后,還要再改一個通宵才能在周六正式上會。而我能順利過會,已經算是一個奇跡了。
為何一個PPT都會讓副總裁、總裁如此重視?背后的原因,是對榮譽感的強烈追求。能夠當著所有高管和總裁們的面,上臺分享,是一種莫高的榮譽。而選出的標桿項目,則必須拿出足夠的干貨,才能讓千人會場信服。代表項目上臺的總經理,背后是整個分公司團隊的集體榮譽。
而對于因表現不佳而上臺的總經理來說,“你讓我上臺,我就讓你先下臺”是他們最常對下屬說的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價值觀,在整個團隊上下已經得到全面滲透。而一個新人在這樣一個具有超級榮譽感的氛圍里,想不拼盡全力,都很難。
對勝利的渴望,已經融入萬達團隊的血脈,對于從軍人出身的王健林來說,戰必勝,是萬達的軍魂。
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我在萬達工作時的真實感受。
具有對規則的敬畏感!
萬達的節奏非常快,需要快速決策、快速執行,因此,在授權方面放得比較徹底。是你權限內的事,則由你說了算,責任也由你扛。但并不意味著可以胡作非為,萬達同時還有非常嚴厲的機制時刻監管。
大公司,扁平化管控體系的妙處在于:某個項目的成功經驗或者教訓,可以瞬間被其他項目分享、借鑒、復制和規避。小到一個廣告設計,一場活動策劃,亦或一次促銷的現場包裝,一個樣板房的風格設計。“因溝通而善戰,因學習而強大,因扁平而靈活”。是局外人所體會不到的。
本人2014年操盤南寧萬達茂,年度任務是15億(10月底開盤),考慮到是投資140億的文旅項目,整盤營銷費用2.5%,但第一年總部給了5%的營銷費用(含展示中心軟硬裝、樣板房樣板區、活動、推廣、物業、營銷團隊薪酬獎金等等),算起來有7500萬,確實不少。
單純營銷推廣和活動費用就預算了2000萬,項目8月份開始推廣,9月6日開放,10月26日開盤,短短兩個多月時間,要花掉大部分營銷費用,那花錢的感覺,就一個字——爽!
但開完盤沒多久,總部營銷專審同事就奉命前來檢查,從招標文件合規性、到供應商選擇規范性、到銷售檔案完整性、到物料價格全集團比較,到未立項先執行合同清查。
總部兩位專審同事,要了一個專門辦公室,把營銷所有費用花銷徹徹底底查了個底朝天。總經理擔心我屁股不干凈,暗示我請客送禮,但兩位“特派員”公事公辦,拒人千里之外,吃飯只吃工作餐,禮品一概不收。
所幸,除了一些執行細節有點小瑕疵之外,并沒有原則性的錯誤,更沒有經濟方面的問題。雖然節奏超快,但忙中并沒有亂,專審同事給出了較高的評價。
2015年1月份查完,3月份項目就被安排上了集團月度營銷大會,成為標桿性項目分享經驗。至此,我終于明白,標桿的產生,對全集團都有重要的學習意義。但前提是,該項目高管的屁股必須干凈。不然今天是標桿,明天查出來是反面典型,就有損領導們的英明了。
而審計部門,則是王健林直管的部門,也是整個集團的“中紀委”,時時刻刻為企業保駕護航。按照王健林的性格,萬達每年都有高管被送進監獄的例子。足以看出萬達捍衛管理文化的決心。
充分的授權,有效的監督,嚴格的要求,高于同行的薪酬,苛刻的業績指標,對規則制度的敬畏。這些構成了萬達的管理文化,真正做到了讓高管們頭頂時時刻刻懸掛著指標的壓力和監管的利劍。在集團統一的指揮下,千軍萬馬,沖鋒陷陣,使命必達,蔚為壯觀!
深度觀察 萬達狼性文化的終極基因
陳春花老師曾在一篇文章中說:為什么組織激活的力量那么強大?因為不管處于什么環境,在組織維度,一個企業始終面臨兩大挑戰:一個挑戰是組織能不能適應外部變化,另一個挑戰是組織能不能讓內部保持激情。
按陳老師的觀點來觀察萬達,我們看到:
萬達一方面在營造組織的危機感,另一方面又在制造著員工無上的榮譽感,激發組織能量。
一方面給予組織充分授權,解放生產力,另一方面又通過制度嚴格監管,堅守管理底線。
這恰好是胡蘿卜加大棒的企業實踐,也是王健林管理哲學的生動體現。
雖然萬達去房地產化的戰略調整,讓其逐漸淡出行業第一梯隊。未來的萬達,也許我們會漸漸陌生,但萬達的文化,仍在延續和傳承,仍足以證明這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公司,萬達的執行力,值得所有的企業學習。
(來源:強勢營銷 作者:闕東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