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節靠節無節造節 ”,已經成為商家提高業績的必殺計,團購、秒殺、以舊換新、砍價等促銷手段層出不窮,作為西方“情人節”的七夕商家們當然也不會錯過這次機會。為了討好另一半,情人們可是不惜花費血本,有網友吐槽:“七夕一天,我一個月的工資就得光光”。不過各大商家可謂是賺得盆滿缽滿。
七夕這類的節日營銷活動,就是在節日期間利用消費者節日心理,綜合運用廣告、公演、現場售賣等營銷手段,進行的產品、品牌的推介活動,旨在提高產品的銷售力,提升品牌形象。節日消費的特殊心理也決定了節日營銷要有自己獨特的營銷方法。
一、知己知彼,把握趨勢
企業在進行節日營銷前首先要明確幾個問題:品牌處于哪個發展階段?行業的競爭態勢如何?這次營銷活動要達到什么目標?此外,企業要分析節日的性質、企業能整合與利用相關資源、促銷的時間長短與節奏。
節日營銷不是某幾家行業巨頭開展的營銷戰,而成為整個行業對消費者瘋狂爭奪。在這種情況下,及時了解競爭對手情況顯得至關重要,如果能夠掌握競爭對手所選擇的傳播媒介、促銷品類、促銷力度、活動區域、終端戰術等情況就可以針對其情況制定出鉗制策略,從而開展更有效、更節約成本、避免同質化的節日營銷。在其他飲料品牌紛紛選擇開蓋再來一瓶的時候虎躍營銷為銀鷺集團新產品——銀鷺豆奶選擇了一條差異化的道路,將再來一瓶換成揭蓋贏移動電話充值卡一個可以說是日常必需品的東西,提高了獎品的吸引力。除此之外,在其他飲料新品上市都在超市搞試飲的時候,虎躍營銷又另辟蹊徑,與各地知名報社跨界合作,在各書報亭設點消費者只需購買該報紙1份,即可獲贈銀鷺豆奶有益1瓶,讓新產品快速、大范圍的進入消費者視線。
在這場對消費者爭奪中,消費者往往是用腳選擇的。了解消費者也是節日營銷的關鍵。目標消費者是誰?他的節日消費習慣是什么?他喜歡的促銷形式是什么?等等。這些因素直接決定了企業采取什么樣的促銷主題、傳播方案、促銷品類、促銷力度。總之,只有明確這些問題后,營銷活動才能更具針對性,更有執行力、更能達到預期效果。
二、文化嫁接,借雞生蛋
節日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形成的風俗習慣,其本質是一種民俗文化。在虎躍營銷價值觀看來,品牌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就是價值觀,價值觀就是需求及標準,需求標準決定品牌定位,做品牌、就是做文化!節日營銷能否有效的將企業的品牌文化與節日民俗文化有效嫁接,決定了節日營銷活動能否吸引眾多的消費者,能否在消費的同時認同品牌產生品牌好感,能否帶來良好的市場效益。節日營銷要學會借助節日的雞下企業的蛋。比如,虎躍營銷在春節期間為逗逗煙花策劃節日促銷,虎躍營銷將煙花命名融入春節期間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開發出“東京大爆炸”、“BOSS轟上天”、“航母揚國威”等產品,一經上市便得到了非常大的反響,其中一款“東京大爆炸”更是得到全世界主流媒體的報道,讓逗逗煙花名揚世界。
三、用創意與互動攻占消費者心智
消費者在節日營銷的炮火里不能說是身經百戰也算是對商家的“伎倆”爛熟于心,可以說贏得消費者內心越來越難。大眾消費逐漸向個性消費轉變,創意營銷和個性服務成為新的需求熱點。
要想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感覺,好的主題是不可或缺的,它必須要具備吸引力、沖擊力、記憶力這三個要素,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傳播,達到最好的傳播效果。促銷形式的創意化與互動化影響著消費者參與的熱情。單純買贈、折扣、積分、抽獎等傳統的方法已經不能引起消費者興趣,滿街“2折起”消費者又會注意誰的品牌呢?如果把多種促銷方法進行創意的組合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將買贈、折扣、積分、抽獎等促銷手段娛樂化增加互動性也是增加消費者參與熱情的重要手段,讓消費者購物外感受游戲的樂趣。比如:北京朝陽大悅城引入亞洲最大“瘋狂搶錢機”,消費者單次購物滿299元即可進入“搶錢機”中,15秒內抓到任意現金和禮券全部歸消費者所有。活動推出后立即引起消費者的瘋狂追逐,消費者慕名而至迅速購物參與活動,現場排隊長達百余米。
總之,搞好節日營銷,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把各種可能的因素考慮周到,這樣節日促銷才能夠為企業提升業績、為品牌增加影響力。
(來源:中國營銷傳播網 作者:韓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