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當老板的明星不是個好廚子。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明星意識到“能紅一陣子,卻未必能紅一輩子”,紛紛跨界餐飲,以開一家明星餐廳為場景,將粉絲效應變現。
然而,由于專業度所限,不少明星餐廳“引獵奇者易,招回頭客難”,最終也是"紅了一陣子,難紅一輩子”。
“美食,我所愛也,明星,亦我所愛也”,如何打破片場與現實的空間阻隔,將人們“熱愛美食、追棒明星”的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合二為一?
“武琥九號”這家300平米,日流水3、4萬的明星店,是如何在開業后不久便收支平衡,在大眾點評半年就做成五星的,并從中破解明星餐廳的客群之謎。
史上最慎重的決定:明星要開店
“其實決定要開餐廳是在法國一拍腦袋決定的事情。在法國喝酒之后和姜武哥開玩笑說,要不也開一家這樣的餐廳,把法國的海鮮飯、法式海鮮大拼盤都搬過去,食材空運都可以解決。”安琥向內參講述著幾經周折的開店經歷。
“但是回到北京后誰就都不再提起了。又過了半年,有一天想起和武哥在法國的那段日子覺得挺好,武哥就說:哎,咱不是說要開家餐廳嗎?重提這事之后我就一拍腦子說:好,我來做。但是酒醒之后又后悔了。”
安琥說:武哥你看開一個餐廳也挺麻煩的,咱要是想吃還回法國去吃。武哥說:那不行,你都答應我了。于是有一次武哥又把安琥灌醉了,把安琥答應的話全部錄下來發到微信,說:你看,這是證據。
最終決定的時候,離從法國回來已經事隔8個月了。看來開個餐廳安琥還是頗為糾結的,可開業后真有如此糾結嗎?明星是否都能善用好自己的資源?明星開店是否都一切順利?
拿著一副好牌,“明星”如何出手?
對于明星而言,他們的優勢顯而易見:1、能引流客群,2、有明星朋友撐腰,3、人脈資源足夠豐富。
但他們同樣存在著一般創業者不會出現的弊端:
1、時間成本高;
2、身為公眾人物,做事情受到多方監督。安琥說,“我和武哥沒有辦法做黑臉的,可以說是完全暴露在大家面前。”
3、盡管有了讓人艷羨的資源,卻要懂得如何有效利用好自己的人脈和明星的身份。
如何利用好“身份”和“人脈”?主要從裝修、招聘、選址三方面觀察
1、畫面感豐富,做出最靠譜的“設計草圖”
2014年5月份開始進駐裝修隊,10月11日餐廳就正式營業,裝修速度非常之快。“這點武哥到現在還挺佩服我,其實在那個過程中我也拍了兩個電視劇一個電影,他雖然沒有參與,但是非常相信我。武哥覺得他女兒是一個凡事要求完美的人,而我和她女兒一樣都是處女座。”安琥介紹。
“其實做一個大的規劃設計,之所以可以快速完成,因為所有東西早已在腦子里有了基本概念。我不會畫圖,但會去找一些雜志圖片,畫出類似圖形的東西,然后交給一個靠譜的裝修隊,自己來做設計。”
“比如我覺得在壽司臺上面應該有一個可以展示的部分,可以播放視頻或展示菜品。我想象中就是木制材質中鑲嵌電視。有人會覺得奇怪,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設計,但出來之后確實讓大家驚艷到了,感受到了科技感,電視也體現出了裝飾性。”
此外,安琥還想到可以在收銀臺下面也嵌入電視,播放像雜志封面一樣的美圖,在網絡環境下還能不斷更新圖片。除了在裝修上花費心思,店內很多復古的擺件都是安琥親自淘來的。
2、招聘員工的正道:將人脈資源變現
說起招聘員工,想必明星一定沒有一般的餐飲老板苦悶。明星人脈資源又多,員工跟著明星干活有面兒,還能經常見偶像,甚至能跟偶像同桌吃飯,這不都是招聘的噱頭?
這話是不假,安琥一開始就動用了自己做餐飲的朋友幫忙搭建班子。除了廚房員工,其他包括服務員、店長、高層管理人員,均是安琥親自進行招聘面試,光店長的人選就前前后后折騰了好一陣子才穩定。
當然,除了先天優勢,安琥也有自己的一套招人的方法:先找到一個大廚,他一定有自己的團隊,然后從中挑選人才,店長的挑選也遵循同樣的原則。安琥還透露了小妙招:“經常去吃飯的一些餐廳,用餐過程中就順便把招聘消息散布給那些服務員,看他們是否有意愿過來。”
3、“忘記明星身份”比“亮出身份”更具挑戰
“餐廳選址談價時,我還去刷了臉。”說起來是笑談,但其實是做生意的不易,“為什么去談價錢?因為我在之前做了一個調查,如果不給這個價錢我就不能租了。”
安琥對于餐廳選址的調查不僅僅在計算投資回報率上考慮,關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也成了他調查的對象。“工體是夜店區,很多人吃完飯后就去玩了,但是如果顧客吃完之后渾身都是味,怎么去玩?”
“另外這里中午幾乎沒人,主要靠晚上時段。所以店面工作都集中安排在下午以后,而中午市場可以通過團購幫忙引流。原先在那個地方開餐廳的都死掉了,我們是唯一活下來又活得很好的餐廳,現在好的時候日流水5萬,平均下來保證每天2、3萬沒有問題。”
“我在經營這個餐廳的過程中最難的,是必須要把明星的身份跟所謂粉絲眼里的光環完全拿走。因為比如和工商稅務城管打交道時,人家可能不管你是誰,明星也不好使。”
盡管安琥曾笑談:“我開這家武琥九號餐廳如果了解到了這些麻煩,也就不開了,前期屬于不知者無畏。如果你恨一個人,就讓他去開餐廳,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可餐廳到如今經營得有聲有色,他不但解決了各種小麻煩,還找到了自己的細分客群。
解開明星餐廳客群的兩大誤區
明星開的餐廳在客群定位方面通常有兩大誤解:一方面都說明星餐廳的回頭客少,但透過武琥九號,猛然發現明星餐廳的水平真是有了質的飛躍,不再撒手不管,吃完一次還想去第二次。
另外一方面都說明星餐廳幾乎都是粉絲去捧場,但是粉絲又有多少購買能力呢?那又都是哪些人群在餐廳就餐?
1、明星朋友
2、明星朋友的朋友
3、粉絲
4、普通食客
更具體細分的話,安琥他們對食客有著清晰的畫像:文藝工作者、搞建筑、繪畫的藝術家,另外就是例如銀行系統的高級經理人。
“我們餐廳年輕小孩是不會去的,因為他們消費能力不強,主要還是面對高端人群。但雖說是高端,全部菜品從第一頁點到最后一頁也不過一萬三。最貴的法式海鮮大拼1680元,不點酒的話人均200元,食客也能吃到很好的東西。”
八卦:明星都愛酸辣味?
安琥和姜武都非常喜歡泰餐、日餐等,開了武琥九號后才發現藝人們的口味相差無幾,泰餐、日餐等酸酸辣辣的菜品都是大家的最愛,因此開這家泛亞太餐廳正好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作者:張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