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租是餐飲企業居高不下的成本,更何況是寸土寸金的京城!
去年7月,在北京朝外誕生的一家60平方米小店,生生創造出300平店面的利潤,僅3個月就擴張了23家店,且每家店都賺錢盈利。
這家店的名字頗有好漢氣概:“Kao!烤肉飯”,顧名思義,主賣烤肉飯。
他們是怎么做到的?且聽“Kao!烤肉飯”創始人呂強來分解。
1、摳客單價
12元午餐行動,打造火爆單品
呂強,2008年創立“麥飯堂連鎖快餐”,目前全國已達到130多家店面。可謂是餐飲界的老手。
“Kao!烤肉飯”是一家互聯網餐飲品牌,針對白領+學生的客戶群,推出烤肉飯單品,采用“外賣+堂食”的經營結構,通過中央廚房統一貨源,確保從食材到產品的標準化。
呂強瞄準午餐剛需,推出“12元午餐行動”,以超低的價格,打造火爆單品。
火爆單品的打造更容易增強品牌記憶點和影響力,更實際的好處是,直接降低邊際成本。也因此,呂強的門店創造了日均流水1.5萬元,月利潤8萬元的業績。
2、摳房租
用別人看不上的空間,賺別人看得上的錢
Kao!烤肉飯的店鋪選址多在非繁華地段,面對更多的有效顧客才是他們的選址標準。以朝外SOHO為例,地面一層優越位置的租金要比其他相對偏僻位置的租金貴幾倍多,而他們幾乎可以面對同樣的白領客群。
Kao!烤肉飯朝外soho店就開在五樓的偏僻位置
店面結構按照“主外賣,輕堂食”的經營理念劃分。將后廚面積設置到最大。后廚是外賣餐品配送站,外賣輻射周邊三公里。堂食是品牌的線下體驗店,能夠幫助品牌建立顧客心中的信任感。
“用別人看不上的空間,賺別人看得上的錢。”呂強說,將60平米的空間密集化地使用,獲得300平米空間的利潤。
3、摳消費時段
外賣細分5個時段,充分利用每一分鐘
傳統餐飲存在忙閑落差的問題。“他們不會因為你晚上不營業就不收你的房租啊!我們就是要把所有的使用時間都利用起來。”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呂強發現,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習慣宵夜,而夜間時段的餐飲外賣市場卻是一片藍海。因此推出特色夜宵產品充實夜間時段。
呂強又精細梳理白天的經營特點,劃分出早餐,團餐,午餐,下午茶,晚餐五個時段,推出不同的銷售產品,將全天24小時的經營時間盡量充分合理使用。
4、摳人工
每班只要2名員工,一分鐘出餐20份
互聯網對餐飲最重大的影響一定是技術革命。
在烤肉飯,微信點餐取代了收銀員,節省了排隊找位,上菜單點菜下菜等一系列流程;智能出餐設備實現“一人多崗,一崗多能”,滿足快餐的高度立體化和集約化的要求;通過大數據備餐,出餐速度達到:20份/分鐘。
智能點單實現了低用工量高出餐率
互聯網技術越密集使用,崗位越減少了對人的經驗要求,就使快速復制成為可能。
呂強選擇店員時,更愿意選擇中年女性,她們往往已擁有了家庭,穩定度較高,同時沒有太大的野心,會對相對同行業較高的工資感到滿意。
為了實現全天24小時的營業,每個店匹配8名員工,實行“三班倒”。除午餐時間外,只需2名員工就可以掌管整個店面的經營。
很多人愛說某個領域的紅海藍海云云,其實紅海還只是對于新手而言。對手段高明的老手來說,他的領域永遠是藍海。
(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作者:王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