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經營中常見問題的分析方向 |
||
一 |
影響銷售的原因 |
備注 |
1 |
商品滿足率低(生鮮到貨晚) |
商品滿足 |
2 |
80/20商品優化問題(商品組合差) |
商品滿足 |
3 |
直送商品問題(起訂量、送貨量、缺品) |
商品滿足 |
4 |
區域性商品引進和采購問題 |
商品滿足 |
5 |
軟百性價比的問題(斷碼、新品) |
商品滿足 |
6 |
檔期商品品種選擇、促銷力度、到貨量 |
促銷商品管理 |
7 |
生鮮商品的品種價格、品質、上市時間、供應量 |
生鮮商品管控 |
8 |
促銷的有效性(促銷時間、價格隨意性、促銷員) |
促銷商品管理 |
9 |
商品配置問題(新品、廣告商品、季節性商品的配置) |
促銷商品管理 |
10 |
檔期海報價格不準(生鮮),海報如何做(分業態)、定價 |
促銷商品管理 |
11 |
服務溝通的及時性(總部、顧客) |
顧客管理 |
12 |
客流、客單 |
顧客管理 |
13 |
基地直采直配,質量控制前移 |
生鮮商品管控 |
14 |
員工技能(商品知識、服務意識) |
員工管理 |
15 |
淘汰商品配送 |
商品滿足 |
16 |
專營專柜商品 |
商品滿足 |
17 |
DM發放的落地率 |
促銷商品管理 |
18 |
標示標牌的準確性 |
現場管理 |
19 |
會員管理、顧客管理 |
顧客管理 |
20 |
現場管理、員工工作習慣養成 |
員工管理 |
二 |
影響毛利的原因 |
|
1 |
商品合理定價(定價指數、新品、促銷品、季節性商品、生鮮商品) |
|
2 |
商品損耗(流程、制度、管理、差錯、庫存、培訓、退貨、生鮮打折、生鮮要貨、內外盜) |
|
3 |
生鮮單品管控(肉禽、熟食、面食等加工型部門) |
|
4 |
促銷占比高(海報商品的要貨、陳列) |
|
5 |
市調誤區(跟低不跟高) |
|
6 |
生鮮品質、退貨 |
|
7 |
重復促銷 |
|
8 |
區域定價策略 |
|
9 |
生鮮標準 |
|
10 |
營運能力 |
|
11 |
行業采購標準(量、返利、毛利) |
|
三 |
費用控制 |
|
1 |
人力費用(合理定編、排班、廠房人員、小時工) |
|
2 |
能源費(后臺設備利用、標準化操作) |
|
3 |
資金占用(內倉外倉占用、合理要貨、商品淘汰) |
|
4 |
商品損耗 |
|
5 |
固定資產折舊(閑置設備、有修無養) |
|
6 |
修理費 |
|
7 |
運費(配載、退貨、標準) |
|
8 |
電費(不要忘記要增值稅發票) |
|
9 |
勞效區域標桿 |
|
10 |
設備設施配置標準(按業態配置) |
|
四 |
影響周轉 |
|
1 |
80/20商品陳列 |
|
2 |
倉內倉外 |
|
3 |
商品訂貨合理、自動補貨(檔期要貨、參考值) |
|
4 |
商品組合陳列 |
|
5 |
過季商品的處理問題 |
|
6 |
新品的推廣、配送(配一淘一) |
|
7 |
商品結構 |
|
8 |
孤兒商品(假性)、滯銷、淘汰、不動銷 |
|
9 |
自采的概念(不退貨、處理商品) |
|
10 |
無效商品品種數多 |
|
11 |
貴重商品積壓庫存 |
|
五 |
坪效 |
|
1 |
外租(要有必租和外租的概念) |
|
2 |
貨架資源的有效利用,設備利用 |
|
3 |
租賃面積和經營面積比例 |
|
4 |
堆頭 |
|
5 |
季節性商品陳列調整 |
|
6 |
增加關聯陳列 |
|
7 |
80/20商品陳列 |
|
8 |
動線合理 |
|
六 |
影響客流的原因 |
|
1 |
競爭環境有否變化(客源分流)? |
|
2 |
店鋪地理位置是否較偏? |
|
3 |
有否停車場等輔助設施? |
|
4 |
DM的宣傳力度是否到位? |
|
5 |
檔次定位有否偏離的現象? |
|
6 |
門店的價格形象(口碑)是否可以? |
|
7 |
價格帶定位是否合理,有否過寬的現象? |
|
8 |
缺貨率是否很高或品類不全? |
|
9 |
消費者首選品類的價格是否偏高? |
|
10 |
快速消費品占比是否過低? |
|
七 |
影響客單價的因素 |
|
1 |
DM促銷主題有否吸引力? |
|
2 |
商品的寬度夠嗎?深度是否太深? |
|
3 |
賣場內的布局與動線是否符合消防心理? |
|
4 |
關聯陳列是否具有人性化? |
|
5 |
與消費者的溝通與服務效果如何?如微笑服務、禮貌用語? |
|
6 |
有否免費品嘗或現場演示等促銷活動? |
|
7 |
照明是否不夠明亮?背景音樂是否節奏過于強烈? |
|
8 |
商品質量是否能保持優良? |
|
9 |
新品能否在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貨架上? |
|
10 |
賣場內有沒有溫馨提示或遞籃送車等主動服務? |
|
八 |
影響獲利能力的因素 |
|
1 |
有沒有高毛利商品的推介? |
|
2 |
高價位商品陳列位置是否是最佳的層面? |
|
3 |
有沒有刺激價格商品與高利潤商品的組合陳列? |
商品關聯 |
4 |
非食品的品類還有優化空間嗎? |
|
5 |
購買頻率高的商品還能擴大嗎? |
|
6 |
是否能做到異常庫存的最小化? |
|
7 |
庫存結構合理嗎? |
|
8 |
庫存周轉能控制在最佳狀態嗎? |
|
9 |
是否一直在執行商品的汰換? |
|
10 |
敏感商品的促銷力度、廣度是否有震撼力? |
|
�。▉碓矗何⑿殴娞枴俺腥酥摇� 微信ID:chaoshirenzhij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