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張圖片刷爆了社交媒體:Facebook創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北京天安門前跑步。好多評論?都圍繞著霧霾,調侃他是“最貴吸塵器”……但內參君卻發現了另一個更貴的邏輯!
你有沒有發現,小札曬的這張照片,10分鐘引來百萬閱讀量,不計其數的評論。
類似的現象還有:馬云的演講,周鴻祎的“弓箭射手機”,劉強東的“京東愛情故事”,就連鐵娘子董明珠也上線了“董明珠的自媒體”……
所以,最貴的價值實際上在這里:CEO不花一分錢帶動自己的品牌影響力!
有人會說,他是名人啊,普通人去曬,累死也沒人關注。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重慶燒白哥的故事,一個普通人,不僅把自己營銷成了名人,上了《人民日報》,還營銷出了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火鍋生意。
他的故事會告訴你,草根該如何從零開始,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超級IP。
▲扎克伯格從天安門前跑過的照片刷爆了社交媒體。草根創業者要如何自我營銷?
一個草根從零開始的自我營銷過程
燒白,是一道鄉土特色濃郁的川渝民間菜,也是“燒白哥”葉春城店里的招牌菜。
葉春城就是內參君今天要說的主角,最早他只是一名程序員,但一次小小的創業,他的互聯網生意潛能被挖掘,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 2012年5月,和同學一起辭職賣燒白盒飯
●– 2012年7月,賺回12000元啟動資金
●– 2012年9月,在淘寶開設網店“重慶燒白哥”
●– 2013年,淘寶店月純利1萬元
●– 2014年,開火鍋店
●– 2015年,粉絲近3萬,他順勢新增三家火鍋店,并增加了火鍋 O2O 配送業務。
如今,燒白哥火鍋店在重慶已經有3家直營店,全國范圍內的加盟店有20多家,另外通過學員輔導,燒白哥輸送底料、管理等方式,已經出師了44名學員。
當然,在大型餐企看來,算不上什么很牛逼的成績。但外界看到的是,葉春城從程序員到“賣燒白飯的”,從微博達人到 O2O 草根領袖,再到微商總舵主……
而這背后的商業邏輯其實是,他敏銳地意識到粉絲經濟的力量,抓住了聚粉留粉的精髓,更難得的是,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變現路徑。
|賣盒飯|
線上吸引粉絲,線下賣飯套現
2012年辭職后賣盒飯,他用微博宣傳,意外得到紙媒報道,粉絲從二三十到兩三千,盒飯訂單量激增。
后來,前期炒作浮云散去,他的粉絲數竟然還在漲,他突然意識到,這是程序員熟悉的“流量模式”:線上吸粉,線下賣飯套現。
他抓住機會在微信上“直播創業”,開設“亂彈情”欄目,征集發布情感傾訴故事,為單身粉絲“牽紅線”。
▲通過媒體朋友圈的拓展換來各種渠道的報道
從這時起,燒白哥開始具有社交屬性:通過吃燒白交朋友。
而葉春城是敏銳的,他加快了這個蛻變,把盒飯不斷地送給重慶的報社、網站、電臺工作人員品嘗,通過媒體朋友圈的拓展換來各種渠道的報道,獲得更多流量。
很快,新浪就把葉春城樹立為“微博達人”,向其提供了大量的本地宣傳機會。 轉瞬間,一個賣燒白飯的,微博粉絲過 2 萬。
|開網店|
實踐O2O,線上離不開線下
而為了更大的市場,葉春城開了淘寶網店,出售12元一份的真空包裝燒白,每月能賣好幾萬元。
▲葉春城的燒白
葉春城開通了微信,他開始嘗試微信訂餐,或利用朋友圈向網店導流。
無師自通,葉春城自創了一種線下玩法。他會從微信訂餐者中挑出特別的有故事的人,拍個照,說幾句俏皮話或感言,發到朋友圈中,其實就是后來流行的“買家秀”。
他清楚一個道理:線上離不開線下。
|做火鍋|
為單純的買賣關系注入強鏈接
2013年下半年,葉春城提出不賣燒白,而要去做火鍋。 原來,葉春城注意到,微博粉絲數已經開始下降——如果單純困守線上,越來越難以滿足需求不斷提高的粉絲。
而微信上“買家秀”的火爆,讓他意識到生意如果回到線下,他有“一萬種玩法”可以留住粉絲。
比如,原來的“牽紅線”純粹是線上游戲,成功率不高,有了火鍋店后,男女完全可以線下見面,甚至各自帶著親友團赴宴,以便提供參考意見。
而之所以選擇火鍋,他說火鍋最易標準化,最具社交屬性。
▲2014年7月11日,《人民日報》刊登了做“快餐上網”的燒白哥的故事
|做培訓|
把“粉絲經濟”吃干榨凈
更關鍵的是,通過火鍋,葉春城開發了培訓生意。粉絲找到葉春城交費學做火鍋,一年下來就有五六十名學徒。
對燒白哥而言,他投資學徒開店,拓展為線下玩法的分基地。
▲燒白哥自由一套把粉絲變現的方法
與粉絲的高度黏性,引得跨界商家紛紛求合作,比如景區、酒企、餐企……燒白哥儼然成為一個線下草根領袖,帶著大家吃, 帶著大家玩,帶著大家創業。
2015 年,葉春城微信粉絲數超過 1 萬,微博粉絲數穩定在 1.8 萬,他順勢新增三家火鍋店,并增加了火鍋 O2O 配送業務——燒白哥徹底墜入 O2O 了。
|做微商|
透支粉絲經濟,差點掉進營銷陷阱
2014 年下半年,葉春城的朋友圈里多了一批微商:賣面膜、賣土貨、賣美食,而且都很急切地想與他見面。
不到一年時間,他發現,當初很多求過他的微商,都已經不在這個江湖上“飄”了。
▲粉絲經濟一旦被透支,那就離自我毀滅不遠了。
同時,自己的第四家店失利。他終于有點明白,自己“飄”起來了,實際上已經開始透支粉絲經濟了。
朋友圈已經淪為營銷圈,難覓真正的朋友——如果燒白哥也不分優劣地推薦微商產品,燒白哥還是那個值得粉絲們信賴的朋友嗎?
葉春城開始有選擇地接合作項目。
心得
留粉得用心,做內容得接地氣
用燒白哥自己的話來說,火鍋是自己的副業,自己的主業是做社交,做自己的IP。
這其實是目前許多創業者都在做的事情,但是為什么沒有做出來?當然除了沒有前期媒體的追捧外,另外一點,就是還不知道怎樣的直播內容才吸引人。
其實,在做內容方面,燒白哥也仍在不斷摸索,他不僅直播自己的創業經歷,還把自己的生活趣事做成內容進行分享。
▲留住粉絲除了用心,再用心,別無他招。
在燒白哥看來,做內容最重要的是要真實,接地氣。不能因為自己現在成了創業名人,而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地位。
所以,在燒白哥的公眾號里,更多的是分享自己的經歷,而非對創業者的指導。
另外,在原有通過微博、微信“牽紅線”的基礎上,增加租房、招聘工作等信息。燒白哥的思路很簡單,他切入的這三個領域正是如今年輕人最關注的領域。
通過這些信息的免費發布,起到的作用雖然并不能為燒白哥的火鍋店直接導流。
但是很大程度上則讓粉絲和燒白哥建立了一種信任,燒白哥在他們眼中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成為了粉絲可以對話的朋友,這就讓粉絲能夠自然轉換成消費者。
燒白哥說,現在的加盟商和學員完全是靠自己在全國各地的粉絲介紹的。
如果火鍋做不好,IP再強都沒用
“粉絲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當你的IP能夠在某個領域占領他們心智的時候,他們在自己的社交中遇到這個領域的需求時,就是第一時間想到你。”燒白哥說。
當然,在打造自身IP基礎的同時,還在于把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做好。
在燒白哥看來,把火鍋做好就是打造自己IP的基礎,如果火鍋做不好,IP再強都沒用。而不被消費者認可的產品反而會對個人IP造成損傷。
(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作者: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