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消息,讓一塊兒君稍微安歇的心又跳動起來。3月初,有媒體爆料,上海一家餐飲企業(yè)“年代秀”驚爆欠薪事件,上海的6家店在“充500送400”活動尚未結束之時便關門大吉,其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聯(lián)想到年初的大嫂水餃、厚味香辣館等餐企相繼關門事件,再加上之前更早的代官山、西安唐都、湘鄂情等,以及每天網絡里各地餐飲關門、商場餐飲一片狼藉的新聞,一塊兒君就心驚肉跳——敢情倒閉潮從未停止過!
那些曾經或顯赫一時,或名不見經傳的餐廳,相繼因為各種原因倒下
梳理2013年以來的餐飲發(fā)展,如果說第一波倒閉潮是從高端餐飲開始,第二波則以資本沖動外行攪局為特征,那么第三波倒閉潮將以何種面目、什么時候、什么強度出現呢?哪些店將成為新一批的犧牲品?
帶著這些問題,一塊兒君消耗幾個夜晚的寶貴時間,絞盡腦汁,終于在喝掉第二十三杯咖啡后,才找到一點蛛絲馬跡。
好吧,就讓一塊兒君給大家扯談一番吧!
新倒閉潮有新特點玩下去得靠高智商
餐飲業(yè)經過前兩輪倒閉潮激濁揚清之后,現在能活下來的,大部分都是高手,盡管還有一部分茍延殘喘、拼死硬撐,但此番下來,大部分餐飲人在殘酷競爭下,已經明白什么是市場、什么是經營、什么是管理、什么是創(chuàng)新。
因此,與前兩次倒閉潮的簡單、粗暴不同,第三次倒閉潮將呈現出高級進階的態(tài)勢,企業(yè)存活不僅受市場影響,還要受控于資本運作、經營管理、成本控制、意識創(chuàng)新等——今后,能玩下去的可能都是高智商!!!
在強度上,經過前兩次的洗禮,餐飲結構日益趨向合理與穩(wěn)定,因此第三波倒閉潮將不再以野蠻、劇烈為特征,而以緩慢、低烈度為特點。看似不那么明顯,實則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危害更大,不知不覺就讓餐企誤入死地,一旦病發(fā)即為“癌癥晚期”,調整不及。
餐企陷入五大誤區(qū)或扛不住新倒閉潮沖擊熬過了國八條,熬過了跟風潮,熬過了餐飲最為嚴寒的冬天,誰甘心死在這乍暖還寒的春天里?
基于新一輪倒閉潮的以上特點,一塊兒君梳理了當下餐企容易陷入的五大誤區(qū),希望能引起餐飲人的注意和警惕。
一、思維誤區(qū),不懂經營顧客認知。
競爭時代,拼的不只是產品,更多拼的是顧客對產品的認知。很多餐飲企業(yè),一說就是自己的產品做得多用心,用材有多講究,味道有多好,可這些都是你自己的認知,顧客認知怎么樣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最后為產品埋單的是顧客,他們不認可,就不會產生最后的交換。所以,要想不被這波倒閉潮淘汰,就要先學會經營顧客認知。
二、戰(zhàn)略誤區(qū),不清楚自己定位。
定位是經營顧客認知的開始,你如果自己都說不清楚自己是什么,就別想讓顧客知道你是什么。
定位的核心其實就是尋找差異化,從過去粗放市場走過來的餐飲企業(yè),同質化嚴重,差異化不足,90%以上的餐飲人都是什么賺錢賣什么,很少投入人力物力去尋找和打造自己的差異化。未來一個餐企如果不能進一步理清自己的定位,做出差異化,道路將越來越難行。
三、生產誤區(qū),產品不夠精細。
當前競爭,即使找到定位,有了差異,也不足夠取勝。隨著物質的豐富,餐飲產品已不僅用來飽腹,更用來享受——這是新時代餐飲的特征。
傳統(tǒng)餐飲的生產目前過于粗放,食材處理、技術加工、表態(tài)呈現、營養(yǎng)搭配等方面,都不夠精細,提升空間巨大。餐飲企業(yè)如果不能在產品精細上下工夫,并取得競爭優(yōu)勢,同樣會被市場拋棄。
四、管理誤區(qū),手段缺失成本失控。
管理水平較低,知識、手段匱乏是目前餐飲業(yè)面臨的普遍問題。而在品質、價格逐漸趨同時代,成本就是競爭力。同樣的產品、差不多的服務,誰的成本低,誰就能占據競爭上的優(yōu)勢。
而成本控制絕對是內家功夫,完全取決于管理水平。未來,將有一大批因管理水平不夠,控制不住成本的企業(yè)被市場淘汰。
五、運營誤區(qū),不會新的玩法。
當下餐飲市場上依舊存在著很多原始土著,他們用的還是十幾年前的玩法,產品缺乏創(chuàng)新,環(huán)境體驗感不足,不會利用新手段與顧客互動……這在信息傳播(互聯(lián)網)與物質內核(產品特性)已無法分割的今天,已成致命的短板。如果不能及時改變玩法,將成為第三批倒閉潮的犧牲者。
以上誤區(qū),或許早為行業(yè)人士認知,但又有幾家企業(yè)真正靜下心來思考這些問題?等到關門之時,如果深究原因,發(fā)現自己竟然輸給了粗心和大意,那就得不嘗失了。
第三次倒閉潮,可能也會有人認為是危言聳聽、毫無根據。但一塊兒君真心忠告,第三次倒閉潮已初現端倪!希望不會輪到我們!
(來源:掌柜攻略 文/一塊兒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