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國化妝品零售峰會(濟南站)進入光合社零售實戰大講堂環節。光合社創始人葉光以“堅定你的小目標”為主題給大家帶來了一場接地氣的分享。
葉光認為,當前化妝品實體店面臨市場份額被蠶食、線上大舉布局實體店、分擔沖擊能力下降、跨界盈利無法著陸、團隊培養平臺縮小等風險。在這樣的情形下,店老板應該趁電商還沒有完全進入實體前,搶占先機,逆風而上,持續開更多門店。
“但開店不能盲目投資,不要做混亂定位,不要自相殘殺,不虧本經營。”葉光舉例說,有些店老板因為害怕競爭對手進來,花大筆錢去某些商圈開店占位,最終反而“賠了夫人又折兵”,這是不可取的。還有些店老板盲目去開一些不賺錢的店,這也是不可取的。
對于開店,葉光給店老板提供了一條12字建議:密度小,多開店;站穩腳,開多店,即多店鋪經營思維。
葉光對多店鋪經營思維做了詳細闡釋。
第一,核心化布局,樹立顧客記憶點。“有些店老板容易在一個區域內做分散的布局,這是不對的。作為一個在地級城市開店的老板,你可以把當地商圈一個一個拿下進行開店布局,在顧客印象中形成記憶點。”
第二,“入口”思維,杜絕一店全客。葉光稱,現在很多店老板為了做客群年輕化,會盲目迎合90后的口味,把店鋪裝修得非常花哨,結果丟失了原先的主流客群,這是不可取的。所以店老板不能忽視店鋪的顧客比重,盲目迎合,試圖用一個店去覆蓋全部的顧客。
“如果你想賺更多人的錢,你可以學習服裝品牌的做法。比如GXG和gxg jeans,這兩家服裝店屬于同一個集團,其中GXG的裝修風格更時髦,是用來吸引80、90年輕人的。店老板可以向這些品牌學習。用不同風格的店鋪去攻占不同的人群。”葉光舉例道。
第三,左右手互博,良性競爭。“王老吉和加多寶,口味其實是一樣的,他們打了不少官司,但從來不說另外一方是假冒偽劣品,而是說侵權。他們兩玩得很嗨。咱們的店老板也可以這么做,在同一個商圈開2家完全不一樣的店,雙方的競爭反而能激發店長的動力。”
第四,多渠道、多類型店鋪嘗試。葉光認為,在購物中心開單品牌專賣店和多品牌專營店是新的趨勢,店老板可以借鑒。他介紹到,品觀網今年在做一個新項目——新青年,聚焦8090后店老板。這些年輕人中有很多人喜歡去購物中心開店,這是一個很好的選址戰略。
最后,葉光針對化妝品零售企業的團隊培養總結了三點經驗心得。
第一,團隊培養分內部提拔和外部招聘,團隊的培養不應該局限于行業內,可以跨出這個行業去找外行的服務人才。
第二,培養人不是散養,店老板要制定明確的人才培養計劃。先完善內部流程,給勤奮的員工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不要讓老板的規定成為團隊發展的天花板。
第三,團隊的培養務必做到系統化。
(來源:品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