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極致?就是聚焦、做減法,把一個點往死了干。
最近,刀哥帶了20多位企業家做了個“神級爆品日本行”的游學,拜訪了日本不少爆品公司,比如無印良品的名譽會長松井忠三,尼康、熊本熊等。
最狠的當屬森岡書店老板森岡督行。
森岡是典型的宅男形象,穿襯衫會把所有扣子都系上,甚至不帶手機,靠桌面的電話聯系,一直開書店。
在互聯網沖擊下,開獨立書店基本九死一生。
▼
他把一個書店開在東京銀座附近。東京銀座,最大最繁華的商業街區,與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和紐約第五大道并稱世界三大繁華中心,遍布高級購物商店。
▼
在這片商業區的一條寂靜小巷里,有一棟80多年的老樓,又一家面積僅15平米的小書店,奇怪的不是店面太小,而是在這么貴的地段,這家店每周只賣一部書。每天從下午1點開到晚上8點,周一休息。
難以想象這家店是怎么在銀座活下來的,不會賠死嗎?
問題在于,這家書店活下來了,而且非常火,成了世界上最小,但最賺錢的書店。
▼
這家書店,名叫“一室一冊·森岡書店”,書店老板名叫森岡督行。
▼
一般的書店,都是越大越好,書的種類是越多越好。森岡書店則是反其道而行。
到底是一時的噱頭還是真的代表了一個轉型的方向?
一切都還要從書店創辦者說起了。
森岡督行,今年42歲,是個開書店的老手了,一直保持光頭、黑框眼鏡的形象。
▼
森岡督行本人,從小就喜歡收集、收藏舊物,癡迷于舊書、老郵票和古董建筑。
大學畢業那年,同學們都忙著投簡歷、面試。他不想過同學們那樣的生活,但是一直到同學們一個接一個投入工作,他依然想不通自己到底今后該怎么辦。
直到有一天,森岡督行看到一家名叫一誠堂的舊書店在招人,并且這家店所在的街道是古書和珍貴書籍的聚集地,舊物情結瞬間爆發,他覺得這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森岡成了這家舊書店的店員,一干8年。這確實是他熱愛的事情。
▼
而后,2005年森岡督行決定自己創業,開了一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書店,50多平米,新書、舊書都有出售,并且從200多本藏書開始,森岡督行非常用心地經營著,后來店里的藏書數量也越來越多。
▼
但是同很多實體書店一樣,讀者越來越少,雖然還可以繼續經營,但是境況確實在變差。10年間,日本有超過4000家獨立書店倒閉。
獨立經營書店到第十個年頭,森岡督行再次迷惑了,接下來該如何繼續?無關賺錢多少,而是在于如何讓這件事變得可持續,更有意義。
賣湯老板的啟發:大刀闊斧做減法
在這個時候,他發現了一家賣湯的店,認識了這家店的老板。這家店專門出售某類源自歐洲的湯,日本人都很喜歡這些湯。
這家店的老板名叫遠山正道,他的經營方式很特別,每天精心挑選一款進行烹制,供上下班的人享用。
每天一款,別無他選,但深受歡迎。森岡督行覺得這種方式很特別,也很尊敬遠山正道。
森岡督行想到,很多顧客總是迷茫地走進書店,面對各種各樣的書籍不知道該怎么去選,最后很可能挑不到一本合適的書。
為什么不用遠山正道賣湯的方式來經營自己的書店?
第二家書店:森岡督行快刀自宮,只賣一本書!
與其在追求多元化的道路上苦撐,不如單一化。
現在人們口中的森岡書店實際上是森岡督行開的第二家書店。
在開第一家書店時,森岡督行一直在嘗試新的經營方式,他曾試過半書店半畫廊的經營方式,一邊開書店,一邊辦展覽。經過各種嘗試后,森岡督行發現,每當有新書簽名會,就有很多人為了那部書一窩蜂過來,銷量很好。
“既然其他書都沒必要,那倒不如只賣一本。”
2015年5月,這家店在銀座開業了,遠山正道還為他投了資。這家書店,不光店面小,店里更加沒有華麗的裝飾和夸張的設計,所用的桌椅都顯得很陳舊。
情況差的時候,一周可能也就賣個十幾冊書,好的時候,有時一本書能賣250冊左右,周末時買書的人經常排隊。
森岡書店的名聲響了,吸引了不少書商、品牌與之合作,將其作為宣傳新書的陳列室。
▼
為了選出大家能夠喜歡的書,森岡組建了一支“搜索”團隊,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分析社交數據,每天看大量的書,找出版出版信息,銷售信息,人們的讀書興趣等,然后挑選出人們可能最感興趣和他們認為最值得推薦的書籍。
更主要的是,即便只賣一部書,如此小的店面,森岡督行會針對每一部不同的書進行不同的店面布置,與其說他是在賣書,不如說他是在為每一部書辦展覽。
因為店面小,隔一段時間就會將店內的布置全部清空重新擺弄一番。
金錯刀對話森岡:減法背后,如何用一本書搞定讀者?
▼
要說到如何用一本書來搞定讀者,刀哥最近與森岡督行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交流。
森岡督行是如何聚焦、做減法的?
金錯刀:森岡書店是如何用一本書來搞定讀者的呢?
森岡督行:買書,屬于購物。但是如果只是從書店或者其他地方把書買回來,只能說是把一件東西買了回來。那么如何為顧客挑選這本書,才能讓顧客去我選出來的這本書?畢竟我挑選出來的,不見得就絕對是對的。
但是我的書店不同之處在于,來店里買書的客人,買的不僅僅是這本書的內容,他們到這里買書的全部行為都是一種享受。
傳統的紙質書,需要讀者一頁一頁親自動手翻看,但是現在流行的電子書就無法讓讀者有這樣的體驗感。
金錯刀:森岡書店,這家看起來其貌不揚的“一人一書店”在社交網絡上非常火,你有沒有想到過會這樣。
森岡督行:這一點是我完全沒有想到的。
金錯刀:在轉型的過程中,是否遇到過哪些坑,或者說遇到過哪些挫折和困難?
森岡督行:我之前開過大書店,比現在的店大好多倍,雖然沒有賺很多錢,但是經營上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感覺很累。到2007年時,我已經開了10年書店,當時我在思考,下一個10年我該怎么繼續往下走。就是在那個時候,萌發了做小書店的想法。一路上走的還算順利,也實現了自己作為一個愛讀書的人的想法。
一本書,表面上看,只是一本書,但是在書上,有作者,有出版社,有很多人參與一本書的出版,這些人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等待著這本書能夠被讀者選走。
森岡書店的火,并不是因為森岡督行用這個小書店賺了多少錢,身家多少億,在剛剛做完不久的上半年決算中,扣除工資、房租、稅金以及償還債務等各種成本,每個月還是能賺萬八千的,作為公司來說,還是可以的。
森岡從賣200本書不賺錢,到只賣1本書火遍全球。
在一厘米寬的地方做到一公里深!
在一件可能在很多人眼中極不起眼的事上做到極致!
也容易。也很難!
(來源:金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