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問題:關于命名
這是前一篇內容,我無意中留了個伏筆:
那么問題來了
今晚我要去參加南京東路世茂的招商發布會,之前全稱“百聯世茂國際廣場”,世茂自己操盤后,規范全稱叫啥你們知道伐?
講真,我確實不知道昨晚的招商啟動會中有個環節是正式公布更名,因此,這兩篇內容能連帶起來,也是我人品好。
答案在標題中就已經寫明了
“百聯世茂國際廣場”更名為“上海世茂廣場”,相信之后業內朋友們不規范的稱呼,將由“百聯世茂”自然過渡為“世茂”,雖然世茂集團在上海不止這一個項目,但毫無疑問這家店將會是世茂商業地產在上海一張最大的名片。
第二個問題:關于設計
前身百聯世茂國際廣場,你能想到什么?
現代,但不夠生動,這家店剛開業時我就有去市調,也算是當時購物中心的先驅,畢竟肩負著浦西第一高樓標簽,硬件各方面條件都不錯,但隨著之后一批港資購物中心的建成,為我們樹立了更高的標準,商業空間更需趨同于生活方式,而非僅僅購物職能。
內外空間的區隔是一大問題,原先的NIKE旗艦店,M&M's旗艦店都憑借大面積、精心設計的外立面,足以俘獲商圈大量客群,甚至外廣場的促銷也都人頭攢動;但商場內部,由于內退式的結構,大量的玻璃幕墻,反倒是有點“遮遮掩掩”;同時商場的動線規劃傳統單一,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設計改造來解決或規避。
上海世茂廣場給到的答案是,此次請到的建筑事務所有K11案例作為背書。要知道,如今你們趨之若鶩的K11,前身可是差到只能用風水來解釋的一個場。如今雖然建筑整體框架依舊,但內部已是別有洞天。好,那有理由相信,設計大師能再給上海世茂廣場來一次涅槃。
從現場聽不懂的語言表述來看,我倒對其以劇院為理念的設計并不是太在意,畢竟這只是靈感來源,真正要解決的,其實就是內外互通以及內部規劃的生動感等問題。
效果呈現上,我們看到了更多的色彩元素,更多的錯位設計,室外平臺的露出,除了讓場內消費者能觀景南京東路外,個人認為更多是打通場內場外的區隔,讓路人想進,內場人想到室外。當然初衷是好的,就如同七寶萬科廣場,設計方案中也不乏亮點,如果引導客人達成設計構想是實際運營過程中的難點和關鍵。
第三個問題:關于品牌
昨天有其他商場的朋友得知我要去參加招商啟動會后,就已經“預定”了第一手線報。當然作為曾經的招商狗,這也是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既然是招商啟動會,主要是通過已確認的主力租戶,為潛在的合作方建立信心,上文已經提到,這家店的沿街商鋪一直是亮點所在,因此審時度勢地維護好不失為一種策略。
現有租戶該升級的升級,至于旗艦店的前綴,各不相同,從上海到亞洲到全球都有,不過說實話,如今新開一家商場,哪個不是弄出幾個大面積好位置支持到品牌做旗艦店。這幾家店中,NIKE和M&M's World自然無需贅述,絲芙蘭會提供全球唯一量身定制的店裝形象,可以期待一下,不遠處的南京西路就是品牌旗艦店,看看會有什么不同。而星巴克旗艦店倒是更有趣,畢竟如今發展勢頭非常旺的品牌,在南京東路上還沒有一個“門面擔當”的大店也是說不過去,這家店應該是不論做多大面積都會客滿的局面。
HelloKitty室內主題樂園前一階段已經有了一波宣傳,選址8~10層,也是將客流往高樓層引導的方式之一,發布會上當然會再推一波。
PANDORA作為炙手可熱的飾品品牌,在我的內容中沒少提到,也是商場趨之若鶩的品牌之一,全國首家精品概念店將會如何呈現?坐等……
相信多數朋友會對西西弗全國首家旅行書店更感興趣,我也不例外,除了在書店中加入旅行主題噱頭值得關注外,我個人更在意的是,這將為南京東路上添上一抹文化色彩,要知道現在你逛這條商業街,并沒有太多的“休憩、補給”選擇,南京東路不能只有提供消費者逛街購物的職能,給到游客以及本地客人更舒適的空間、多樣的選擇、文化氛圍的熏陶,一樣重要,個人感覺,之后南京東路上其他商場一波調整,同樣會有意識地加入更多新業態。
另外,發布會上特地說到,如今發展得極好的本土女裝品牌icicle,就是在這家店起家,我當初市調時記憶猶新,品牌也是一直占據著商場的櫥窗位。而改造后,將會以ICICLE Space的概念店形式呈現,我此前對品牌的之禾生活空間做過報道,相信應該是一脈相承。
相關閱讀:
南京東路少有大動作,此前新世界大丸百貨開業前,我在沒有任何相關信息的情況下,寫過一篇《為什么我說“看好”新世界大丸百貨》,之所以“看好”打了引號,是因為該文是從百貨行業以及招商從業角度來寫的,現在看來依舊無奈。
此次上海世茂廣場大改,在獲取了部分信息后,雖然現有的問題都已有答案,但依舊留一部分念想,一方面是由于啟動會的呈現,也只是該商場“大動作”的冰山一角,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對面市百一店和東方商廈的群改,最終,上海整體商業的暖,才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