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拍、截屏、曝光這些娛樂圈的熱點玩法曾幾何時也成為科技界發掘新訊息的手段,比如,馬虎之爭靠著媒體人的一個微信截屏成為一時的熱點。而就在7月12日,一段疑似順豐大型無人機水上起飛的視頻爆出,由來已久的順豐無人機計劃通過“曝光”被徹底坐實,且可能已經到了全面商用的節骨眼上。
根據視頻,這是一架固定翼無人機,翼展約10米,黑白相間的涂裝,全封閉式結構,機身尾部印有順豐“SF”LOGO。有媒體同確認,這個視頻中在水上快速滑行的大型無人機的確屬順豐。
從2013年起,順豐一直在試驗無人機,陸續發布各種樣機,可以相信,隨著空域條件的逐步放開,中國物流業的變革會面向空中進一步深化。
不過,除了這次被稱為例行實驗性的曝光,順豐并沒有回答更多關于這架無人機下一步的打算,更多的秘密還隱藏在順豐高層的秘密規劃中。
固定翼無人機應用在什么場景:順豐的技術布局
顯然,讓固定翼飛機去直接面向用戶送貨,或者面向寄方收納快遞,都是不現實的。因為空氣動力學,這類無人機必然擁有極快的速度,不能像旋翼無人機那樣慢速移動、停滯。
而長距離、跨區域的的物流運輸,其載貨量、遠距離可控性顯然達不到要求,這是順豐航空和陸運的事。
所以很明顯,這個無人機的用途一定是在同區域范圍內的網點貨物配送,用在順豐同城分揀,或是面向偏遠地區,飛機/汽車難以到達或到達成本太高的少量物資運輸,也即順豐內部的“分揀B2B”。
早前,順豐已經宣布將在湖北鄂州建立機場作為國際核心樞紐,加上全國各大區域中心機場日日穿梭的順豐航空,一個由大型飛機組成的全球-全國配送網絡建成。
而此次輔以無人機形成的網絡,在B767、B757和B737等波音家族飛機落地后,又有固定翼飛機進行網點間配送,經濟不發達地區、邊遠地區、西部地區更是受惠明顯。
想象一下,一個從海購回來的商品,通過國際Cargo落地鄂州,再通過順豐波音飛機運往各區域中心,隨后通過固定翼飛機分揀至各配送點,最后通過旋翼無人機寄送給個人,整個過程,快遞都在空中進行的!
這想必也是順豐帝國未來貨機、陸運、大型無人機、小型無人機等一系列物流技術的規劃版圖。在覆蓋國內90%GDP的地方,36小時通達全國的物流服務不再是奢望。
時速、載重、運輸距離幾何:順豐的技術步伐
既然是分揀配送,那么配送量,配送速度,配送輻射范圍自然就是最需要考量的三個因素。
其實,此次的曝光看似出人意料,但訊號早在去年就透露出來。在2016年舉辦的“快遞最后一公里峰會”上,許志君(順豐副總裁)就在主題演講中首次對外界公開提及順豐的“無人機計劃”。
今年6月21日,順豐與贛州市南康區聯合申報的物流無人機示范運行區的空域申請,得到了東部戰區的正式批復,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獲得正式審批的,且由企業、中央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推進的示范空域。
6月29日,順豐在獲批空域內進行了首次業務運營飛行。首次試飛的數據中,載重最大在5-25公斤,最遠距離15-100公里。
從許透露的信息可以看出,順豐的無人機將布局3-5公里、5公斤以下到中長距離、3噸以下的廣泛區域。按照許志君的說法,這次的飛機,從翼展估值來看,應該是承接贛州的首飛,把試驗做到了數百公斤的大型無人機規模。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更遠的、載重量更大的3噸產品將會面世。
以100公里為例,地級市核心到鄉鎮單位基本可以全覆蓋(地級市市區輻射到所有下轄單位,距離普遍在50-100公里),在偏遠地區的物流配送上,或者城市群由中心城向衛星城、功能城的配送上,這種無人機將大展拳腳。
如何起降:智能設備背后的運營體系
不同于旋翼無人機可以在任何小平地起降,固定翼飛機對起降場地有著比較嚴格的要求,起飛和降落都需要較長的滑行跑道。一些媒體認為這次曝光的水陸兩棲飛機,未來將用于有水域的起降,明顯是思維上的狹隘。
正是因為對起降基礎設施要求高,所以水域起降應當是多一種可能的更優選擇。在有硬化路面和水域時,優先選擇不需要過多建設的水域(以申請為主)將是更為節約和明智的選擇。而在硬化地面場地建設困難時,有一片水域也能夠充當基礎設施。
由此可見,在未來,順豐從國際中心-區域中心-地級市-配送末端的配送網點布局上,又多了一項基礎設施建設的任務。當然,順非能建鄂州機場,也就能建散步在全國的各種小型起降設施。
不過,從此以后,親切可人的順豐小哥可能又需要一項額外技能:操控起降無人機,這可比爛大街的大疆無人機操控要難太多。順豐必須投入較大較大精力進行人員的培訓工作。此外,無人機飛行中的一系列突發事件,貨物損毀、破壞他人財物的行為,都需要評估和應急體系預案,這是在智能硬件之外,順豐要考慮的運營問題。
總而言之,以快遞起家的順豐,最終還是回到了快遞業務的技術深化上,順豐優選、順豐到家的不溫不火(甚至可以說是失敗)表明,順豐還是應該干自己更擅長的事,才更有嚼頭,就像百度終于不跟風做社交、外賣而回到了它自己最擅長的人工智能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