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零售業態正在從Retail轉向E-tail(科技新零售)的時候, 我們回顧過去幾年的飛速發展,對未來科技,人文,與時尚零售行業緊密的結合充滿了更多的信心。科技越發達,公眾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渴望就越深,對于零售終端體驗以及情感上的關聯需求就越高。因此,作為時尚零售領域的視覺引領者,我們的任務變得任重道遠,因為我們觸及的是人的內心。我們是零售行業的心理學家與藝術耳語者。
作為視覺專家,我們需要站在品位與科技的前端,不斷學習,也許你對你的目標客戶群體已經很了解了,但是客戶永遠需要的更多,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如何能從視覺陳列領域留住我們的老客戶并吸引新客戶,全在于我們是否能在精益求精的前提下抓住大趨勢。雖然科技只是購物體驗的輔助手段,但是在視覺方面我們仍可以體會到科技為零售體驗帶來的全新感受。
櫥窗就是品牌的臉
無論任何零售模式,最先映入眼簾并承擔了Attention(引起注意)重任的就是櫥窗,視覺陳列行業公認的法則“櫥窗就是品牌的臉,人不能不要臉面,品牌亦然”,尤其對于百貨行業,櫥窗更是重中之重。這樣的重視程度從英國最古老的百貨公司之一的Selfridge就可見一斑。 櫥窗作為視覺傳達最重要的方式,在廣告用途中慢慢融入了故事性,幽默性,戲劇性,櫥窗本身已經成為了大IP。
在信息量龐大的現今社會,人們沒有更多時間選擇信息,他們只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也就是當人們走過櫥窗前的短短幾秒。 櫥窗設計一直有著自己的流行趨勢,比如經濟不好的時候,人們選擇更簡單的材質來完成,這幾年看得最多的就是紙這種材質,無論是珠寶腕表服裝鞋配等等這些品牌,紙藝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但并不意味著紙藝很容易,玩味材質需要精湛的工藝及理解力。一些材質比如丙烯塑料,粗麻布,棉花等等都是時下流行的視覺設計材質。
滑雪小人的工藝精細而有趣
英國設計師NINA在2017年倫敦視覺陳列展用不同材質體現同樣形狀
高科技的應用將是大勢所趨
很多品牌比如Hermes(愛馬仕),Chanel(香奈兒),Moncler(蒙克里爾),Zara,Topshop一直在櫥窗方面保持著非常高的水準。 然而從2017年的趨勢來看,那些耀眼而膚淺的櫥窗設計將不再被需要,場景式的設計將被廣泛運用,因為人們需要從現實中剝離去進入另一個他們向往的環境。櫥窗設計者們首要任務就是用櫥窗建立與客戶的情感聯系,在這個基礎上運用高科技強化這種維系,比如根據人們距離遠近自動調節的燈光,那些會動的機械裝置等等,這兩年很多品牌的櫥窗都采用了動態櫥窗設計,人們會好奇“他是怎么動起來的”。如今的櫥窗設計如果不能夠引發人們某種情緒上的共鳴,也就無法被記住甚至無法讓人們停下腳步。
從櫥窗開始我們就不可避免的要一次次與模特(公仔)接觸了,網絡時代改變人們購物和交流方式,我們可以輕易的在網上找到大家各自喜歡的模特照片。無論是櫥窗還是店內都可以用極強的故事性設計傳達給消費者,模特就很自然的成為了故事重要的組成部分。消費者對于模特的期許可以用“真實”來形容,為了達到這個要求,3D技術給了模特們更真實的表情,動作,膚色,讓他們更像我們。現代消費者很多時候已經不會再直接沖進商場,而是在購買前先上網查詢品牌店鋪位置,貨比三家,店鋪只是最后一步的消費。因此能夠用櫥窗首先抓住消費者的注意顯得尤為重要,經過研究,人們已經厭倦了櫥窗中的POP海報,因為他們早已在網絡上獲取了這些二維的圖片,如果櫥窗中有幾位模特,人們更愿意停留來看看這些三維的人是怎么搭配服飾和配飾的。 在2017年的倫敦視覺陳列設計展中(2017 VM SHOW),我們就看到了這些栩栩如生的3D模特,他們的膚色,頭發,五官,動作是如此真實,甚至當四目相對的時候即刻可以開始彼此的傾訴。也許未來模特的功能將超越我們認知的模特,最新研發出的模特眼睛安裝了攝像頭(如圖),這種攝像頭可以捕捉商場內走過它的人群信息,哪位顧客停留在模特面前,時間多久,性別是什么等等,采用和運用大數據是未來零售行業的大勢所趨。
2017年倫敦視覺陳列展3D模特制作公司
走入零售空間或商場內部,模特的落位以及群組模特的站位都是我們在陳列課堂上著重探討的,這方面歐洲的大型商場總是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除了高品質的模特,賦予模特性格的就是視覺陳列師,考驗著他們的搭配功力。 服飾關聯性消費是視覺陳列師在搭配模特服飾時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可以說,模特身上每一個產品都是尖兒貨,讓這些優質的單品搭配在一起整體和諧,既不突顯又不掩蓋某一單品,讓顧客想把模特身上一整套服飾帶走才是最出色的搭配。群組模特的落位要根據商場不同場地條件來規劃,例如滾梯入口處或中庭通常以矩陣式落位,商場兩邊可以用排列式站位。
VM世界的“眼睛”
提到模特,我們繞不開的一定還有燈光這個話題,燈光是VM世界的“眼睛”。人們對于顏色以及動作有著很高的敏感度,而燈光是另一種顏色形式的延伸。燈光除了可以將人的視線聚焦在產品主要部位,也有打扮環境空間的作用,同時,燈光潛移默化的影響著賣場,和人們的情緒。攝影師,藝術家都是光影大師,好像19世紀荷蘭畫家倫勃朗一樣開創的利用一束束光來提亮整個人像或場景的某個重點。光和影的選擇同等重要。很多品牌比如倫敦牛津街上的TOPSHOP,CALVIN KLEIN等品牌的旗艦店不斷的在用有顏色的燈光設計櫥窗。也有些商場故意將櫥窗設計為東南朝向以便在白天攝取更多的陽光。用燈光來削弱強烈的陽光在櫥窗上的反射也是好的選擇。 在零售空間中,燈光顯得更加重要,顏色,照度,色溫,都是陳列師需要學習的。比如高級餐廳里的燈光更傾向用琥珀色黃光,給人心理上一種溫馨的氣氛。而還原產品最真實面貌的時候,高顯色性燈光就成為了首選。光照位置也很講究,比如光打在模特身上盡量打在胸部而避免臉部。隨著LED技術的進步,我們會在未來看到更多隨著人們情緒和心情而改變的燈光技術。而燈光展現的形式也從古老的燈泡慢慢創新出更多元化的材質,也許你抬頭看到的是幾百支葡萄酒杯,無數只燈籠,跳出想象的界限,燈光的載體一切皆有可能。
當然零售店或商場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Retail is Detail,比如標識指示的設立,針對于五感營銷的店內音樂,氣味,動線設計,DP點展示,以及采用可持續化環保的裝飾等等都將連接著未來科技的發展讓視覺陳列工作者們更有信心為顧客營造一個個難忘的購物體驗。
- 該帖于 2017/7/17 11:3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