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專欄:此前已介紹過,今年上海五角場萬達將迎來一次最大規模的改造工程。
如今前往,基本已經無法體驗萬達的原貌,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在建”的新城——各種巨型圍板,各種“店鋪仍在營業”的指引。除了此前已經封場的幾幢樓外,沿街店鋪也關閉不少,期待調整成效。
在此大環境下,相對維持正常運營的,當屬巴黎春天(以下簡稱:巴春),充當著五角場該角落的主力零售空間。
從下沉廣場前往,該方向通道的燈箱已被巴春占據,如果不細看,可能會以為又是一則商場主題活動宣傳。但實際上另有玄機,這也是我做這篇分享的原因。
本期燈箱主推對象為女鞋品類,首先我們明確一個市場背景——上海女鞋品類人氣最高的三個百貨商場,應該是久光、八佰伴和五角場巴春,雖然定位各不相同,但在業績方面,對各家品牌都有著巨大號召力。
因此,商場利用優勢品類做主打宣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再來看活動內容:
主推“花漾美履俱樂部”會員招募,線上及線下同步進行。
其中線上渠道為關注微信公眾號,零門檻,可獲取相關資訊;線下需要消費一定金額才能加入俱樂部,但有禮品及積點卡相送,積點卡又可用來獲取新一輪的優惠。
在掃碼關注后,才發現商場為自己的鞋履品類單獨做了一個公眾號,用于經營會員體系。
從功能介紹,大致已經能看出該公眾號的內容打造方向。
推送頻率大致兩周左右一次,內容方面與絕大多數商場的微信公眾號也類似,只是主題專注于鞋履。閱讀數最高的為5月15日推送的第一篇,500+閱讀,也是這個項目的開啟之時。而最近幾篇分別只有100+和300+的閱讀量,說明該項目在運作過程中并沒有產生引爆性效應。
會員體系當然是該公眾號的重大訴求,只需要填寫姓名及手機號即可注冊完成,按理說,消費時出示二維碼即可進行積點,但并未有相關的詳細說明,上圖中的玫瑰花是否就代表著積點?這也許得等到實際消費時才能了解。
除了微信公眾號常規會員系統搭建以及內容運營外,配合此項目推出的,還有“沙漏服務”,即在5分鐘之內做到“有鞋上腳”,否則即可獲得現金券補償。這方面可能是借鑒了餐飲品牌的做法,雖然個人感覺實際意義不大,但體現了商場服務為本的初衷。
公眾號自定義菜單中“俱樂部介紹”中的一段截圖,也許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五角場巴春做這件事的初心。
我為什么要分享這則案例?
并不是因為這個“單品類”公眾號做得有多好,事實上從實際體驗來看,不論是后臺開發、規則制定以及內容制作等都稱不上完美,但這也許給到了我們對于實體店運營一些不一樣的思路。
比如,K11其本身的公眾號具有極強的號召力,同時,商場還運營著旗下“K11ArtStoreKuriosity”項目以及“K11VIP俱樂部”等多個公眾號,為的就是讓細分客群看到自己及最想看的內容。
對于百貨商場而言,不能否認目前遇到的挑戰很大,在營銷層面,雖然幾乎每個商場都有運營自己的官方微信號,但相比品牌的粉絲粘性,不論百貨還是購物中心,由于體量大、豐富度高,內容的專注度以及粉絲的重合度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這就導致了商場公眾號易遇到瓶頸。
把微信內容運營成一本“時尚雜志”,是很多百貨商場都在做的,但除了類似連卡佛這種對自身產品“了如指掌”的商場,少有出眾者,或許,將關注點放到自己的核心品類,例如美妝、例如兒童,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推廣策略。五角場巴春給到了一個有趣的示范,值得長期關注。
(來源:聯商網百人薈成員 ka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