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大家都喜歡用“用戶,鏈接,流量”這三個詞,其實,這里最核心的不是技術,而是顧客的“心理感受”。
今早去上海閔行區莘松四村菜場買肉,選擇了“五豐”邊上的“黑毛豬專柜”。這家店去過幾次,攤主是個年輕人,好幾次去就見他在瞌睡,便在五豐專柜買點!今天見他很精神,肉看起來也很新鮮,夾心肉28元一斤,子排48元一斤,我買了95元夾心肉,去皮,大部分叫他做成肉糜,留一小塊炒咸菜豆腐干。他自己有絞肉機,不用,特地到隔壁的五豐專柜給我絞肉。
于是我問他,兩家是不是一家人開的?他如實說,是一家也不是一家,五豐是他姐開的。
我問他一天能賣幾片豬肉?他說,兩片,那就是一頭豬。他還說,他姐曾經一天賣過13頭豬,厲害!
黑毛豬攤主見我滿頭大汗,拿出一包干凈的餐巾紙,說,擦擦汗再走。見我把豬肉放進保溫盒(如圖),問,你有沒有放冰塊?我說沒有!他說,不放冰塊不能保溫,我給你冰!于是從冰柜里取出一瓶用礦泉水瓶裝的冰水給我。
裝豬肉用的保溫盒
黑毛豬攤主給的冰水
這個時刻,我感覺攤主從一個瞌睡蟲變成了勤奮者,天道酬勤,他帶給顧客的是一種高強度的“鏈接”,這就是零售的本質!
無人售貨也好,有人售貨也好,場景也好,商品也好,服務也好,貴在心理感受。如果大牌零售商如果能學學小攤主的零售精神,一定能有更好的發展。
(來源: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商學院教授 周勇)
- 該帖于 2017/8/7 9:42: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