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無人零售店的橫空出世引發行業內外的極大關注,資本的爭相追逐更是讓無人零售概念成為零售新浪潮。
過去一段時間,Amazon Go、Take Go、F5未來商店、24愛購智能便利店、神奇屋智能便利店、小e微店、甘來智能微超、小麥便利店、EAT BOX……眾多無人零售店引起消費者極大地好奇心。
近來,阿里巴巴推出無人超市“淘咖啡”、大潤發歐尚“繽果盒子”相繼亮相,線上線下巨頭們的強勢加入,讓無人零售戰局愈演愈烈。
《聯商網》特別盤點了北京4種典型的無人零售樣本,帶您一探“站在風口的無人零售”究竟如何?
四種樣本是什么?
一、小麥便利店
所屬公司:小麥便利店由創立于2013年的小麥公社運營,小麥公社從高校社區“最后一公里”物流服務做起,拓展到提供到店自提的O2O零售服務。之后,又發展到以便利店為主營業態的“互聯網+校園服務綜合體”的業態。
首店開業:2017年7月
門店位置:小麥便利店位于北京海淀區蘇州橋附近
經營面積:20平方米左右
商品種類:飯團、盒飯、酸奶、飲料等食品;牛肉干、薯片等零食;常見的冰棍雪糕;以及早餐保溫柜、豆漿機、萬能充電寶等。
安全措施:店內安裝了6個攝像頭,360度無死角拍攝到店內畫面,后臺監控室內可實現24小時監控,隨時發出警報。
主要亮點:
1、購物全部通過手機自助完成。通過人臉識別就能解鎖開門迎客、無須現金掃碼購物、配備急救箱手機充電休息空間等便民服務。
2、大數據分析,隨時更新商品。每家店鋪的600多個品類的商品都是通過大數據分析才入選的,根據后臺提供的數據,便利店每月需要更新至少三成商品。
3、成本低于傳統便利店。相對傳統便利店,智能便利店在選址、裝修、人力成本上都有很大優勢。“該店是集裝箱改裝的,在社區找個二十幾平米的空地就解決了選址問題,像樂高一樣現場拼裝,4小時左右就能完成,大大降低了成本。”
關于融資:2014年下半年,小麥公社獲得了來自紅杉資本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最近,小麥便利店獲得了洪泰基金、晨山資本共計1.25億元首輪投資,融得的資金主要用于供應鏈建設、產品迭代升級、自有系統研發升級等方面。
拓展布局:小麥便利店同步在昌平、大興、順義、房山、豐臺等區開設了10家店,未來將逐步推廣。
二、怡食盒子
所屬公司:居然之家
首店開業:2017年7月26日
門店位置:北京世紀金源購物中心一層居然之家家具家飾館
經營面積:約35平方米
商品種類:怡食盒子內的貨架擺設比普通便利店更為緊湊,店內商品包括零食、酒水、日用品等,其中進口的“潮牌”食品占比最大。
安全措施:怡食盒子拒絕其他人尾隨顧客進店,只有當前一扇門關閉后,第二扇門才能打開。雙重大門更重要的一個作用是防止偷盜發生,此處也同時設有重力傳感器,通過計算顧客進出盒子的重量差,結合購買記錄,可以判定是否多拿了商品。
拓展部局:未來怡食盒子將重點投放在中高端小區、高校、CBD中心和科技園,商品結構將根據周邊人群進行調整,但整體以性價比較高的進口食品為主。今年,居然之家將在北京布局10到15個怡食盒子,其中第二家店將于今年9月開在東直門。
三、24愛購
所屬公司:北京物網科技有限公司
首店運營:2017年5月26日
商品種類:有酒水飲料、牛奶乳品、方便零食、衛生計生、家庭用品等。SKU可以達到300—500種,總貨量可達到6000件以上。
四大優勢:
1、節省房租,單位面積的利用率更高 ;
2、節省人工,完全無人值守,去掉了店面人員 ;
3、業態位置,擺脫臨街而開的模式,適應性更強;
4、單店投入,移動的盒子類型,投入成本更低。
關于融資:2017年3月,24愛購完成100萬天使輪融資。
拓展布局:目前定位于社區場景,更多分布在社區、旅游景區、大學城和醫院等地區。今年下半年計劃在北京布置1000個點位。
四、小e微店
所屬公司:北京小易到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推出時間:2016年年底
拓展部局: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海口多個城市成功入駐上千家企業,包括網易、鳳凰網、招商銀行、國美電器、愛奇藝等眾多知名企業。
未來趨勢又如何?
據商務部重點流通企業監測數據,2016年便利店、購物中心、超市銷售額增速分別為7.7%、7.4%和6.7%,便利店增速最快。從北京來看,其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6%,明顯低于全國水平。
究竟無人便利店的未來趨勢如何呢?在無人零售店如雨后春筍般競相爭艷之際,眾多業內人士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整體來看,無人便利店目前還有待觀察,但仍有發展的潛力。
1、人力成本降低是無人便利店最核心的競爭力。與傳統的便利店相比,無人便利店最核心的競爭力就是人力成本的降低,因為從商業的角度來說,人力成本很高,包括工資、獎金、福利等。如果能把這部分成本砍下來,可能利潤空間就出現了,這是可以直接看到的好處。
2、價格上的誘惑力很關鍵。對于消費者來說,有服務人員的話可以進行咨詢;在支付時可以給現金,也可以刷卡。目前中國的無人便利店還很難實現‘拿了東西就走’這樣的模式。更重要的是,如果在價格上沒有很大的誘惑,那無人店的吸引力可能就不會像剛開始那樣強了。
3、無人便利店不可能成為未來便利店的主流模式。全自助的“無人便利店”目前僅僅是零售業探索顧客新體驗、營運新模式的一個投資亮點,不管技術迭代有多快,資金投入有多大,無人便利店都不可能成為未來便利店的主流模式。就目前而言,“人工+自助”這種混合模式更有效。
4、無人便利店不是下一個風口,而是下N個風口。無人便利店既有噱頭的成分,也有實實在在發展的潛力。能否成為下一個投資的風口,主要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整體老百姓素質,其次是無人便利店的科技成本如何下降。無人便利店不是下一個風口,是下N個風口。但是如果我們便利店不從現在就開始探索、實驗、取得經驗、對現有的技術加以改善與進化,那么無人便利店的普及永遠無法實現,無人店鋪的時代永遠無法到來。
或許,當風頭過后,拿什么留住消費者才是目前真正應該關注的問題。
后記:激情——不可名狀的沖動,可以形容當下的“無人商業”熱,業界熱議、媒體熱傳。聯商網8月初開始集中梳理、探索、邀請,中旬將推專題《“激情”無人商業》,方便業界廓清認知。
(來源:聯商網 崔旭升)
- 該帖于 2017/8/9 10:5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