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內排隊一直都是噩夢,所以各家零售商都在研究如何處理此類問題。這里既有亞馬遜的無人店Amazon GO——雖然一直都無法對外營業,也有韓國7-Eleven的快捷掃手支付,他們都為解決此類問題提供了自己的方法。
簡單的說,有兩個思路,Amazon GO和韓國7-Eleven是讓消費者去款臺結賬,但是通過掃手機(Amazon GO)或者掃手(韓國7-Eleven)的方法,降低款臺的單筆結款時間,進而提升效率。
沃爾瑪也提供了自己的邏輯。
2015年,沃爾瑪CEO曾在Instagram上爆料一款技術,簡單的說,就是當消費者把商品放進購物車的時候,購物車就完成了商品掃描,然后消費者在結算的時候,直接掏錢就好。
不過,這項技術并沒有真正推廣開來。
▲2015年6月份,沃爾瑪CEO麥克米倫的Instagram截圖
近期(2017年8月中旬),沃爾瑪又爆出類似技術。
通過沃爾瑪的手機應用程序“Scan & GO(意為‘掃完就走’)”,用戶選擇商品后,自己一掃就可以實現手機結賬,然后就可以帶著商品出門——只需要在門口讓沃爾瑪的迎賓員看一下自己的電子賬單就可以了,如果這個用戶不喜歡把信用卡和手機相連(這是中美用戶最大的不同),那也可以自己手機掃碼后,直接在款臺結算,免去了在款臺一件一件掃碼的麻煩。
當然,如果用戶沒有手機,那么他也可以用沃爾瑪提供的手持掃描儀掃碼,然后用信用卡或者現金支付。
這里要說明的是,國外零售商早就有無人結款臺,用戶拿著自己的商品去結款臺自助掃碼,然后信用卡支付——唯一讓我覺得有趣的是,甚至連水果生鮮都可以在結款臺稱量,而不是在購買的地方稱量。
這其實就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支付邏輯,以往的支付只能在開放的結款臺進行,一旦店內顧客數量較多,就會出現排隊長龍;而這種自己掃描的邏輯就把店內每一個平米都變成了結款臺,極大提升了效率。
雖然沒有Amazon GO那么智能——消費者進店掃碼后,可以拿起就走,商品會被店內系統加入到虛擬購物車中,并自動結算——但是,Amazon GO的技術到現在都不成熟,測試中出現了很多商品加錯的問題,所以沃爾瑪的這個思路才是目前比較落地的。
唯一,也許需要考慮的就是,商品丟失率可能會有提高。
▲韓國7-Eleven Signature店的掃手支付
▲來自美國、歐洲和韓國的無人便利店
(聯商專欄作者 王子威)
- 該帖于 2017/8/15 19:0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