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高端對話系列的一部分,8月10日我們拜訪了深蘭科技CEO、 “AI零售專家”陳總。陳海波,澳洲海歸,多年人工智能算法應用研究經驗,2014年創辦深蘭科技,是國內智能AI切入零售行業的領先起跑者。深蘭科技是目前國內無人便利店行業中采取神經網絡和機器視覺等AI技術升級傳統零售的領軍企業,今年二月聯合螞蟻金服共同推出“TakeGo免現場結算購物系統”。我們跟他深聊了一個多小時,以下是交流內容:
一、未來是人工智能時代,零售升級必須依托人工智能
(一)何為“人工智能” 在西方大家有比較前沿的認識,都清楚互聯網時代已經結束,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而未來是人工智能的時代。對于什么是人工智能,這個概念很多人現在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今天我要重新對“人工智能“做出定義。 以前我們回家在樓道里拍一下巴掌燈會亮,我們稱為“智能”。現在回到家里我們說“開窗簾、聽音樂”,窗簾就會自動來開、音樂就會自動播放,我們也說它是“智能”。但這些實際上真的是智能嗎?顯然不是的。所有基于程序命令而產生的執行行為都不是智能,如果說這些都叫做智能,那么你們首先要把每個人的電腦改叫智能電腦,因為你簡單地敲幾下鍵盤、點幾下鼠標,它就可以基于你的命令執行所有程序。在今天,如果說你的房間看到你帶一個女朋友回來,會自動把房間燈光調的很浪漫才是智能,而不是說開窗簾,開燈才是智能。 (二)零售升級三種流派:機器視覺才是正確方向 第一是物聯網流派,把RFID標簽貼在商品上。 第二是互聯網流派,以小麥便利店為代表,掃碼進門,掃碼結算,掃碼出門。還有就是以淘咖啡為代表的“互聯網+物聯網”類型。 第三是人工智能流派,就是我們深蘭領跑的,目前市場上有的企業在跟,但是真正在市場上得以應用的還沒有。在上述三種流派中,其實大部分人都已經認識到:人工智能時代確實正在撲面而來,人工智能改變世界當然可以改變零售,零售智能化升級過程中,人工智能必將擔當重任,商品一定要能夠被遠距離而非接觸識別,機器視覺才是正確方向。 RFID射頻標簽技術1930年就推出了,二次大戰時就被廣泛應用,其實大家買衣服經常發現后面有一個大的塑料扣,那就是RFID,還有化妝品上面有一個白白的標簽也是RFID,RFID它的問題在于有很多非友好介質,比如說貼在液體上就讀不到,包括金屬罐子或含鋁箔的包裝如牛奶也很難讀到,因為射頻不能穿透。現在采用RFID技術升級便利店的無人店,用戶在掃描商品時需要嚴格注意商品的掃描角度,否則機器就無法成功識別。應用于零售領域,在技術含量和客戶體驗方面都不理想。相當于世界都進入了激光制導的導彈時代,你還拿著大刀揮舞說我武功很強,是沒有意義的。 未來條形碼也是要被淘汰的,因為未來的商店是沒有人的,沒有人誰去掃碼,我們正在利用自己的“藍眼”產品,基于圖像識別技術建設自己的商品圖像數據庫。 (三)零售升級不是單純降低B端成本,讓C端購物步驟極簡更是首要關鍵 作為零售企業需要時刻清醒的一個問題是:“客戶是上帝,還是奴隸?”,這個答案大家都非常清楚。那么如果客戶是上帝,你根本就沒有權力要求客戶去做這么多的,一個無人店進門之前一定要有那么多客戶須知、一定要下載APP、一定要掃碼;人臉識別的時候不許戴口罩、不許戴眼鏡、不許戴帽子;進去以后看到那么多商品不能拿,一定要在觸摸屏上完成支付,支付了拿走還不能出門;出門的時候要讀臉、讀商品,超高頻的射線掃來掃去,讀到你選購的商品并確認正確綁定消費者才能出門。這樣的無人店把最 LOW的有人商店,從可以抬腿就進、三四步完成的購物流程,擴張到了十幾步。假如說這個用來耍酷的無人店旁邊就有一家夫妻老婆店,作為一個客戶你會選擇進哪家? 我在海外生活將近20年,有很多文化對我影響很深,比如人生來平等,沒有人可以要求別人做什么,即便是老爸對兒子的要求。你一個賣貨的,客戶拿錢買東西是恩賜于你,你沒有權利要求客戶這樣做那樣做。反過來從客戶角度思考,客戶真的愿意這樣做嗎?嘗嘗鮮可以,以后絕對不會來。 你有自由,前提是不能妨礙他人的自由;你可以做任何事,前提是不能給別人添麻煩。中國人在餐廳說話都是人聲鼎沸,而老外們是悄悄地說,當然你可以說話,但是你沒有權力影響別人。如果說客戶不是上帝,客戶是奴隸,你甚至要求客戶脫光光爬出去也是可以的。掃碼不算什么,關鍵是掃碼后還要給攝像看,你看我的確是買了三個商品。不能說你C端要智能升級,就讓客戶給你買單,這是不行的。 實體門店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能夠解決人們的即時性需求。人的需求無非兩大類:一類是計劃性需求,另一類是即時性需求,而即時性需求占據人類需求的70%-80%,這是實體零售門店存在的重要原因。即時性就是便利性,便利性包括兩個條件:第一個是“它就在我身邊”,這也是自動售貨機、便利店目前到處都是的原因;第二個是“方便顧客購買”,為什么大家不喜歡去大商場,因為買瓶水都需要爬三層樓。所以真正的智能升級是將用戶正常購買的四步減少至兩步,這樣用戶的購物體驗才會更好。我們深蘭就是將零售門店(柜)能夠放到你身邊,同時將用戶的購物流程縮減至兩步“刷手進門、拿了就走”,用機器的眼睛觀察你,用機器的大腦分析你。 (四)人工智能時代的零售應該是什么樣子 除了之前提到的商品要能被遠距離識別、讓C端客戶購物更方便的特征外,我們深蘭認為真正的智能零售還應該體現以下理念: (1)能夠證明你是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最安全最便捷的支付工具就是人本身。這個理念我們在2009年首次提出,當時我們在海外參與一個“人的終生ID”項目,依靠人臉和手的皮下血管結構,用我們的算法編制加密數字。用它綁定你的支付方式,你就可以用手或臉支付,你可能有一天忘記帶銀行卡、忘記帶手機,但你永遠不可能忘記帶自己的手和臉。你帶著你的手就可以走遍天下購物。2014年我們回國就發布了憑臉和手支付的生物支付系統,提出了“未來是無媒介支付時代,能夠證明你是你的只有你自己,最安全最快捷的支付工具就是人本身”,實現了不用手機不用密碼的便捷支付,當時阿里的“空付”還沒有發布。 (2)不是服務機器人代替營業員,門店就是店型機器人。真正的無人店,應該有卷積精神網絡的大腦、機器視覺的眼睛、語音識別的耳朵、定向聲源的嘴巴,這是才是智能AI升級零售應該實現的目標。 (3)最好的購物就是像在家里拿東西,最好的結算就是忘掉結算。你在家里為什么拿東西沒有人管?因為你是家人,大家都認識你。智能AI零售系統會基于對用戶、商品、需求、習慣的精準識別和分析完成精準客服和零售,意味著你只要具有了自己的ID編碼,以后無論到哪個便利店或大型商超等,在這個空間里我都認識你,我都知道你的支付渠道,所以你可以隨便拿,無需結算環節。 二、深蘭科技——全球范圍傳統零售智能升級解決方案提供商 (一)我們打造的是通用AI,零售是我們近期切入的一個領域 談到我們深蘭科技,首先我要準確地界定一點:我們不是做零售的,我們打造的是通用AI,零售是我們近期切入的一個領域,未來我們要切入更多領域。 我們團隊主要是做人工智能算法的,澳洲團隊從開始為政府做“人的終生ID”項目,到后來為澳大利亞的大型商超做異常檢點系統 ,那時開始我們已經涉及到移動偵測系統;2014年回國開始嘗試智能零售領域,那時還是比較難的因為沒有掌握深入學習;現在我們搭建的 100多層卷積神經網絡,它有大腦有眼睛。 深蘭是“移動背景移動商品”識別方面的領導者。目前在機器視覺領域有三個難度級別的技術:固定背景固定商品、固定背景移動商品和移動背景移動商品。其中“移動背景移動商品”技術是最難的,我們公司就是從事該技術的研發,也是最接近商用的。其他的希望使用機器視覺的企業還在“固定背景固定商品”階段。 (二)“國際黑客團隊”:強大科研力量支撐 目前公司員工共有90多人,其中70%-80%為研究人員。我們深蘭有自己的科學家團隊,都是我們公司全職的科研人員,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法國、瑞典、英國、德國,號稱“國際黑客團隊”。目前深蘭擁有包括中科院、瑞典西部大學等幾個聯合實驗室或合作科研項目。 我們和英偉達是全球性的戰略合作伙伴,每個產品的大腦中都是英偉達提供的GPU。前幾個星期,我們剛剛得到英偉達的支持,使用他們最新的GPU訓練模型。 (三)三種產品多維度推動智能零售升級 公司目前有三個產品用于智能零售升級:分別是快貓、takego和metamind貓蜜管家。具體產品情況如下: (1)快貓:我們對“快貓”的產品定位是:線下天貓系統——全球領先的無人值守智能零售系統,并免費開放。實現基于對用戶、商品、需求和習慣的精準識別和分析而完成的精準客服和零售,終極目標成為“線下天貓”式的線下用戶數據、商品數據、消費數據和信息數據平臺,以達到讓C端購物更極簡便捷,B端商家降低成本的功效。 (2)takego:這是我們用于無人門店的智能系統,“刷手進門,拿了就走”的先享后付結算系統,營造給消費者一種“購物就像在家里拿東西,最好的結算就是忘掉結算”的未來消費場景。整個takego 系統具備“螞蟻金服”的雛形,旗下產品包括:快貓支付quixpay、快貓信用quixCredit、快貓貸付quixLoan。 (3)貓蜜管家:屬于一款智能零售客服系統,它的發展方向是基于人的關愛需求的私人管家服務系統,基于客戶線下大量圖像數據的精準畫像,集多重身份為一體的私人關愛服務系統,比微信更為剛需而且越發高粘度。 (四)“金字塔式”規劃布局,描繪公司發展方向 進入陳總辦公室,有一塊醒目的白板上畫了一個五層金字塔,陳總為我們介紹說,這是深蘭整體的一個規劃布局情況,從下往上看依次是: 第一層:基于智能AI技術,提供所有實體門店的無人駕駛系統。 第二層:全國560萬家便利店、夫妻老婆店都是我們未來改造的對象,今年我們的預計目標是先做15-20萬家店鋪的改造。 第三層:依托我們的平臺,在對便利店進行智能升級的同時,盡可能去為其提供供應鏈方面的服務。 第四層:在金融方面,我們可以成為所有支付通道的上層,不用帶手機、銀行卡,用手就可以走遍全世界。 第五層:實現公司的終極目標,成為“線下的天貓”,為零售企業搭建智能升級的平臺。 這個層層遞進的規劃藍圖,讓我們清晰地看到深蘭科技未來的發展方向。 (五)深蘭科技定位:全球范圍傳統零售智能升級解決方案提供商 和其他無人零售企業是不同的,我們是做AI基層技術建設的,未來其他無人零售企業或許都是需要升級的,都將成為我們的客戶。我們公司的定位是“全球范圍傳統零售智能升級解決方案提供商”。我們作為技術領域的發明創造者,是希望世界更簡單。我們進入無人店領域是希望客戶更方便,結賬、下載APP這些我們都不需要。其他的無人便利店系統所謂的升級都是站在C端角度,C端不管B端的痛,你智能化升級,要降低成本、要耍酷,讓客戶自己掃碼、自己買單、自己結帳、自己出門。那么你是不是給我收銀員補貼呢?不論零售智能化采取什么樣的技術,凡是讓購物者的采購步驟比普通門店步驟多的,都是沒有價值的。所以,站在長遠角度來看,這些都不是真正的零售智能升級,未來的升級還是要依靠人工智能技術。 三、中國零售市場:給存量賦能才是核心關鍵 在中國零售市場升級換代的過程中,增量并不重要,存量比增量更重要。因為中國包括整個世界,目前的零售市場是供大于求的,市場上真正的價值在全國560萬家便利店和夫妻老婆店,我們要讓他們變成無人駕駛。讓他們成為“早上老公整理一下貨品,然后啟動無人駕駛系統,就出去打麻將或者做其他工作去了。晚上或者下午太太再來,因為店里賣了一天貨品,可能比較雜亂,她再整理一下,啟動無人駕駛系統,自己回家教育下一代、打掃家庭衛生。”這才是未來一個理想的夫妻店模式。 給存量賦能、給存量升級是最大的市場,中國要的是商業面積的壓縮而不是增量。每個小區都有便利店,不一定需要再搞一個無人店進去的,也不能因為風口一擁而上蹭熱點。 (來源:聯商百人薈成員 許榮聰、鄒恒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