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超市的布局非常耐人尋味。一般超市,如尹騰洋華堂、永旺等基本都是外面一圈鮮食,里面是一般商品貨架的格局。主通道是圍著賣場轉一圈,在中間有一道橫穿的次級通道。
就外圍具體來說,從入口到出口依次是便當、面包、炸制食品、魚、肉,蔬菜、水果。
為什么采用這種布局呢?國內超市,如沃爾瑪、大潤發、永輝等一般都是生鮮區和一般商品區分開,入口是一般商品區,出口是生鮮區。這樣的目的是讓顧客剛進來時經過一般商品區,利用剛進入賣場時高昂的情緒增加一般商品的銷售(大多生活選擇品)。而生鮮放在最后,一是距離收銀臺近便于顧客拿去,二是鮮食屬于生活必需品,放到最后該買的還是要買。
為什么日本超市將生鮮布置的讓顧客可以從頭買到尾呢?這樣不會影響中間一般商品的銷售呢?未什么將蔬菜、水果放在出口處呢?
聽到一種解釋是生鮮商品放在入口可以吸引顧客進入門店,可是這種店一般位于商業中心里面比較差的位置,這種宣傳的效果怎么樣呢?有多少情況是被門口的生鮮吸引進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