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8月29日,作為CFO,張勇在盛大集團發布完最新季報,結束了他在盛大的所有工作。第二天,簡單收拾了行李,張勇從上海出發,前往杭州,履新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花名“逍遙子”,正式開始十年阿里生涯。
十年間,張勇從盛大的CFO變成了阿里的CEO。當年剛進阿里,馬云和他聊天時,他說“已經干過一個30億美金企業,想再干一個300億美金的事業�!睕]曾想到,現在,他成了4000億美元巨頭的大總管。
沒錯,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適時。雖說,張勇總結十年,有對阿里和馬云的感恩,有對技術商業勃興的慶幸,有對每晚6小時高質量睡眠的欣慰,但在小郝子看來,這些之外,從他自身來說,正是踐行馬云口中的“擁抱變化”,成就了他的如今。
其一,張勇沒有被財務專業身份限制,帶隊做深市場、做透業務,傳承組織運營;
其二,他也沒有做刻板的執行者,而是用打出來的戰略,延續創新文化、價值觀……
此間,他不情緒化,不偏激,不傷人,像老子說的“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一直腳踏實地,一直知道“路況”。因此,張勇成了CEO張勇,更成為阿里人口中的“老逍”。
按照宋代大家蘇軾的說法: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驚世之才,更有堅韌不拔之志�,F在看來,“擁抱變化”就是這“志”,可以說,張勇個人與阿里商業的律動,其滋味就含在這變而不猛的曲折里。
CFO到CEO
馬云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當CEO”。但用張勇的話說,馬云對他這個曾經的CFO卻給了特殊的包容,并沒有專門定義他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因此,張勇沒了束縛,擼起袖子加油干,把自己當作阿里創業的接棒人,盡心盡力。
于是,淘寶商城初期,還只有李寧、聯想等少數“大牌”入駐,張勇一個師長(副總裁)帶著一群排長(經理)去開拓市場,啃各種“硬骨頭”,一步步證明自己,博得各大品牌支持。
2009年,張勇帶隊打造“雙十一”,將年輕人自嘲的“光棍節”變成網購節,2012年他又主導淘寶商城更名“天貓”,實現品牌升級。之后,天貓順應國內消費大爆發,成交額一路飆升,成為阿里系支柱業務,B2C平臺擔當。同時,“雙十一”也晉升全民參與的購物狂歡節,線上線下融合,各商業玩家參與,從國內到國外,從一天交易5000萬元到一天交易1207億元……
按聯想創始人柳傳志的話說:搭班子、定目標、帶隊伍,張勇都干了。顯然,阿里這樣追求創新的巨頭,不缺按部就班的CFO,真心需要的,是“管得好人,打得好硬仗,成得了事”的干將,這樣的管理者,才能傳承阿里的組織擔當,讓戰略能落地,戰術有效率。
就比如,在“雙十一”的總結中,張勇發現“今天電商的峰值,就可能是明年的常態”,因此,“雙十一”不能只是營銷上造勢,追求交易額的震撼,更是對阿里系商業基礎設施的檢驗與推進——遭遇高峰期系統當機,就協調阿里云,做好商家服務優化,加大帶寬升級;出現物流爆倉難題,就打造“菜鳥”網絡,用大數據協同各物流公司,提升社會化物流整體效能……
由此,能調動團隊,快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與“聽得到炮聲的人”共同決策、執行,讓業務從滑行到起飛。張勇不僅讓阿里的平臺做大、生態做強,更延續了阿里的組織基因,就像管理大師德魯克說的:“先做對,再做好�!币虼怂疟获R云看好,阿里上市前,升任COO,后又接手陸兆禧,成為CEO。
戰略是打出來的
的確,阿里的愿景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但愿景之下,不能自甘畫地為牢,每個時代的戰略,要圍繞這個愿景調整、變革、升級,一次又一次地挑戰、顛覆自我。畢竟,順風喊,音傳千里,逆風走,寸步難行。
所以,這才有了如火如荼的“新零售”。“但這些戰略真不是提前設定好的,而是打出來的”,張勇這樣告訴小郝子,他常把“Redefine(再定義)”掛在嘴邊,比如,“新零售”之前,阿里已在零售的線上線下融合、大數據驅動、人工智能應用等方面努力了幾年。去年,馬云與眾高管探討中,總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至今,在這個方向下,阿里仍在探索零售的新疆界,成長不息,探索不止。
這就是張勇說的:“不僅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屋頂,每天都要修屋頂�!敝挥袑撔虑笞兊奈幕�、價值觀融入血液里,刻到骨子里,才能在互聯網速生速朽的大潮中,一直玩出不一樣的花火。
就好比,2014年,微信紅包大火,春節期間,阿里所有高管聚在一起,討論如何解決“移動焦慮癥”,期間,曾匯集全公司最好的產品經理、技術人員,強推即時通訊工具“來往”。但大家很快發現,PC端的高手們被過去束縛,并不能很好地適應移動互聯網,于是,張勇重整“All in 無線”的戰略,任用年輕新人坐上“一號位”,要求無線淘寶要PK掉自己的PC版,結果新人們不負眾望,淘寶、天貓無線交易激增,阿里順利拿到移動互聯網船票。
此外,管理者還要深度參與戰略落地的過程。所以,張勇不僅與創始人侯毅研磨盒馬鮮生的商業設計,還要在夜間巡樓時解決團隊執行的痛點、難點,更要在“淘咖啡”無人超市實驗場,提出細節改進的可能……
這樣,不斷的摸爬滾打中,找對戰略方向,做好戰略執行,既是對存量經驗的粉碎,又能發現新技術實踐的甜蜜點,“站在未來,把缺失做出來”。進而,讓阿里創新的價值觀有傳承,文化有繼承——重構零售的“人貨場”才不在話下,落地智能語音的“下一個入口”也成為可能……于是,各種場景下的“化學反應”得以重塑商業。
毫無疑問,企業主動變化,不斷重生,人也要破除成功的慣性,擁抱變化。按照張勇的總結:這樣面向未來,努力前行,天翻地覆的變化下,才能不辜負未來,和一群有情義的人,一起做出有意義的事情,使命必達。
阿里的CEO是如何煉成的?嗯,就是這樣,像《論語·為政》所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
作者:小郝子 / 10年傳媒經歷,前商業雜志資深記者,一只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思考喵……互聯網的幸福就在這里。
- 該帖于 2017/8/27 20:0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