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連載兩周年之際】兩年前的9月16日,開篇寫下了這個連載的第一篇文章,當時想可能會寫幾十期吧,其實也可能是幾期,對于未來,不敢有太多期望,更不敢許下太多誓言。后來定下每周五發一篇,就這樣發了兩年。這個小小的連載受到許多聯商編輯的關注,他們把它推薦到首頁,有的在默默地為我點贊,還有編輯老師不時地在下面留言鼓勵:“可以出書了。”
這個連載也受到許多讀者的關注,有的人在中間看到,激發了從頭閱讀的興趣;有的人寫下閱讀的感想;有一段時間因家中突遇變故,心情低落,連載斷了一段時間,讀者在下面詢問,說好久未見更新。
大家持續的關注,才讓這個連載一直繼續了下去,我就像定好的鬧鐘,一到周四,就開始思考本期的內容,就在想要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直到周五發出去,這一周的工作才算完滿。
故事總有結束的一天,這個連載準備寫到一百期就畫上句點。在此,謝謝關注的每一個人,謝謝一直堅持閱讀的大家,謝謝一直留言鼓勵的你們,謝謝。
最后,也謝謝我自己,把一個小故事堅持寫了兩年。
【正文】陳萌走后,這個崗位并未有補位的跡象,人力資源也未在內部下達空崗公示。據有經驗的老員工講,這肯定會在內部補缺,這一切跡象表明,宋玉最有希望直升高級助理,但也有人提出質疑,因為宋玉的工作年限畢竟有限,破格提拔,在DK顯有先例。
坊間的熱議,宋玉并未覺察到。因為她太忙了,忙得去衛生間要小跑,忙到身體發出強烈的信號才想起喝水,忙得無暇顧及外面的傳聞與大家的議論。她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工作不能出現差錯,也不能因為陳萌的離開而讓業績有所波動。她其實是用另一種方式在證明自己——證明她有擔當,她有擔負工作的能力。至于破格升職,這實在是令人遙不可及,升職的主動權不在她的手里,與其抬頭仰望天空的月亮,不如埋頭走好腳下的路。
此時她又是輕松的,因為她未對升職寄予厚望,升則好,不升也無所謂,心態的放松讓她淡然了許多。
王凱這段時間對她的工作格外關注,因為宋玉畢竟是新手,他怕有些問題處理不好,再引起更多的麻煩。他觀察了一段時間,發現宋玉比他想象得沉穩。就算有再棘手的事,宋玉急得滿頭冒汗,但只要給客戶聯絡,就平心靜氣起來,語氣平靜,很少暴露她的慌亂。這讓王凱稍許放心。
這些日子真是暗無天日啊,白天很早到了辦公室,晚上又是最后一個離開,旁邊的同事笑言:“宋玉,感覺你沒有下班一樣。我們來了,你已經到了,我們走的時候,你還在這里。”宋玉認真地說:“我真的沒有下班啊。”大家一驚,但看到宋玉眨眼,不禁被她逗笑了。
晚上她走出辦公樓,外面華燈初上,天光暗淡,人影憧憧,她垂著頭。早上到了辦公室,她像一頭斗志昂揚的小牛,到了晚上,她就像一只小綿羊,倦怠不已。一早一晚判若兩人。
“宋玉!”有人喊她。
她停住腳步,轉身回望,看到王凱正站在一個角落,手插在口袋里。“你也沒走?”
王凱頓了一下:“是啊。正想找個人吃飯,有空嗎?”
宋玉有些猶豫,在她看來,一頓飯不及家里的床更具誘惑力,她又想到那天看王凱與陳萌在一起,本能地拒絕:“我,我有點事。”
“什么事?”
她沒想到王凱會追問下去,一時不知道找什么理由好,情急之下脫口而出:“想回家睡覺,”說完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主要最近有些累。”
王凱點頭:“最近確實辛苦,吃完飯我把你送回家。”宋玉不好再拒絕。
“想吃什么?”
宋玉想既然答應了,不如好好享受一頓晚餐,她也就不客氣:“吃牛排,行嗎?”
王凱笑起來:“當然行。一頓牛排絕不會吃窮我的。”
王凱開車和宋玉到了一家牛排館,這是城中知名的餐館,宋玉看過廣告,廣告宣稱每份牛排都是精選的牛身體上某個部位的肉,這讓牛排吃起來鮮嫩可口。
“這有點太貴了吧?”宋玉有些不好意思。
“哈哈,你這么努力地工作,作為上司不能不有所表示啊。”王凱開始逗宋玉。
兩人坐定,王凱拿了菜單問宋玉喜歡吃什么,宋玉坦言:“我沒來過這里,您點吧。”宋玉瞥了一眼菜單,一份牛排抵得上她一天的工資了,她咬了咬嘴唇。
餐館人不多,所有人都在輕聲細語,商家建立的高價位區間讓目標顧客更為明確。
“陳萌走之前,我請她吃了一頓飯。”王凱不知為什么說到了陳萌。
宋玉點頭,剛好那天宋玉碰到了他們。宋玉暗想,王凱請吃飯是為了說這件事嗎?對這件事宋玉隱隱地好奇,但又覺得事不關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與選擇的自由。誰也不需要對別人額外交待。
“陳萌給你講過辭職的原因嗎?”
“沒有……不……她只是略微提到過。”宋玉如實回答,她感覺像掉進了一個巨大的旋渦,不由自地主陷了進去。
接著就是沉默。王凱與宋玉都不知道如何繼續下去。王凱小心地撕開了一個小口,但又不想讓宋玉太快地看到事情的全部。
“我那天找她吃飯送行,是因為……是因為我不想讓她再抱幻想。”王凱終于用盡力氣說出了這段話。
宋玉聽到后一驚,抬頭看王凱,王凱也正在看她。
宋玉一時不知如何繼續下去,她想說句話,但又不知如何開口。還好開始上菜,她如釋重負,把頭深深埋在了一堆盤子里。
“哎,”王凱道,“快吃到盤子了。”
宋玉臉紅了,嘻嘻地笑起來。
像涉過一段險灘,總算走了出來,走出淺灘的他們很快找到了新話題。王凱答應宋玉學打球的請求。王凱在上大學時就是打羽毛球的積極分子,工作后,他把打球當成了一項熱愛的運動,每周都要與球友打幾次,他覺得打球是一個放空的過程,在彈起落下、汗流滿面里,將一些不良的情緒排解出去。
宋玉還談到了讀書,他們互換了書單。最后,宋玉覺得心滿意足,吃到了口感超好的牛排,雖然開始略有冷場尷尬,還好很快過去了。
回程,宋玉不知不覺睡著了。到了宋玉的住處,王凱把宋玉叫醒,宋玉揉著松醒的眼睛下了車,朝王凱擺手,就沖到了樓道里。一直看到宋玉的房間亮了起來,王凱才離開。
零售職場箴言:
一位朋友曾坦言:“原來不得已做了許多工作之外的事,但后來看看,這不是壞事,因為我積累了經驗,學到了方法。”許多事情都是如此,沒有白白付出的努力,就算這努力不能有即時回報,但這努力總會滲透到身體里,可能在某一天影響你或者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益處。
柳二白- 該帖于 2017/9/18 9:46: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