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場最早叫勸業場,始建于清朝末年,一開張就成為成都周邊地區最大的一個商場旺鋪,也是四川最早的近現代商業街。隨著成都商業的發展變化,曾經繁華一時的商業場,在近幾年人氣迅速減退。同為市中心的商業坐標,對面春熙路人頭攢動、燈火通明,而商業場卻顯得較為暗淡。如今,隨著新商家的入駐,商業街又迎來了久違的熱鬧。
在經營持續低迷多年、幾乎快被市場遺忘的時候,成都著名的“百年老字號”商業場突然間又火了,盤活它的竟是一堆火鍋店。
傳統商業場正在從一條“孤寂的老街”變為吃貨們的美食天堂。從今年下半年以來,得益于其天然的商業位置及市場消費需求轉變,商業場又重新煥發生機,或將迎來下一個春天。
火鍋店扎堆百年商業場
商業場最早叫勸業場。始建于清朝末年,一開張就成為成都周邊地區最大的一個商場旺鋪,也是四川最早的近現代商業街。全長300多米,分前場、后場,前場口位于總府街,后場口在華興街。
隨著成都商業的發展變化,新興商業的替代更換,曾經繁華一時的商業場,在近幾年人氣迅速減退。同是市中心的商業坐標,對面春熙路人頭攢動、燈火通明,而商業場卻顯得較為暗淡。然而在被冷落數年后,隨著新商家的入駐,商業街又迎來了久違的熱鬧。
9月21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來到了商業場老街,剛從前場口進入,就聞到了陣陣飄香的火鍋味。一改過去的冷清,自動扶梯上總是有人流上下。下午3點左右,并非消費高峰期,位于臨街位置的蜀大俠火鍋店,卻已有近10座客人正在吃火鍋。記者上樓后,發現靠近前場口的二樓已布局了蜀大俠、川譜會、莽子、巴色魚撈4家火鍋店,且規模都不小。
商業場相關負責人劉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90年代的商業場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近幾年變得冷清,但其地理優勢仍然明顯。劉先生說,他所在的公司是近幾年才接管商業場的,過去上面的產業分屬不同的單位,有私人的也有國企的,因而交錯不便管理。現在公司接手后重新定位,準備集中打造一個聚“吃喝玩樂”為一體的商業綜合體。
50%消費者為外地游客
火鍋店為何能給商業場帶來久違的生機?餐飲行業知名經營者蔣毅認為,火鍋店能帶動商業場發展歸于兩點:首先,近年來,在其他行業經營較為艱難的情況下,餐飲店仍舊屬于比較活躍的一個行業,特別是串串香、火鍋店在成都發展的勢頭較前幾年顯得更為強勁;其次,春熙路商圈歷年來,游客氛圍就非常濃厚,其人流量足以支撐火鍋店在春熙路的發展。
隨著太古里、IFS商圈的形成,同屬春熙路商圈的東大街餐飲也得以迅速發展,近兩年來,附近的香檳廣場、郁金香廣場附近的餐飲發展勢頭格外迅猛。據蔣毅介紹,目前郁金香廣場周圍至少已有20余家火鍋店齊聚,網紅火鍋店小龍坎更是日日排隊。
隨著整個大商圈的輻射,商業場以其天然的地理位置,或將迎來下一個春天。“商業街已報廢多年,但整個商圈依然有其潛力所在”,蜀大俠商業場店店長高昊向成都商報記者說道,公司看好其潛力所在,通過商業街第一批招商,于2016年10月底在商業街開店,目前每天已有一定的排隊量。據了解,目前在商業場吃火鍋的消費者有50%是外地游客。
(來源:成都商報 記者:費成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