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顧客才是中國零售的終極命題,落到時尚板塊,未曾不是。
近幾年,“寒冬”中的國內時尚零售業困則思變謀求突破,紛紛邁出了回歸零售本質,回歸到消費者的這一步。到底這些消費者是怎樣的人?他們從哪里來?如何去經營他們?如何將他們變現?成本效率體驗孰重孰輕?以客為先,遠者來近者悅,賓至如歸,物美價廉,客流持續提升?
客從何來——一個問題。
十月烏鎮,美邦創始人周成建、金鷹CEO蘇凱、茵曼創始人方建華、寺庫CEO陳健豪、House of Fraser中國CEO鄭偉烈等二十余位嘉賓,將從“以人為本,重構人貨場”、“消費入口之爭與需求內容出口之辨”、“引流、客層經營、會員發展探討”、“建立待客尊重與敬畏,重塑顧客價值”、“客流考核的成本效率體驗平衡”5大議題為切入點,開展一場時尚零售風暴。
在此之前,上述時尚零售企業在國內的轉型升級也略顯成效。
發展自有品牌G·Life系列,引進世界最美書店之一G·TAKAYA,推出“金鷹購”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上半年集團客流量同比升9.8%,達6000多萬人次……金鷹已然成為“中華第一商圈”新街口地標性的存在。從百貨零售的“黃金十年”,到今天“大體量、多業態、強體驗”模式的轉型升級,金鷹已集合超市、書店、寵物、健康、美容、兒童、家居、數碼、藝術、餐飲、教育、護理及影院12大生活業態元素。而2013年打造的“全生活中心”,更是為一站式購物、休閑、親子教育、健康醫療等多種消費需求創新了定制化商業模式。
“看書、聽音樂、運動、SPA、購物,金鷹讓我從一名品牌和潮流的追隨者,成了享受沉浸式消費體驗,并將其視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選擇的人。”一位持有金鷹19年VIP會員卡齡的office lady發自肺腑。
傾聽消費者,走到一線去,正是這位曾紅遍祖國大江南北的休閑老大哥——美邦,近年來一直在做的事。美邦用“喚醒自己”定義目前的狀態,在對過去七八年所做探索做出總結后,決定回歸到消費者。
過去一年,投入了巨大的精力研究年輕目標消費群體。同時在門店零售終端建立與消費者交互的機制,通過采集消費軌跡、獲悉消費者偏好習慣,提供個性化精準營銷、貨品推薦和消費者生命周期管理,從而做出精確的消費者畫像,力圖從個性、圈層、喜好等各個維度了解當今的年輕人的生活態度和時尚偏好,增強品牌粘性、提高連帶銷售。
美邦把年輕人總結為“兩獨兩敢”,即個性獨立、想法獨特、敢說敢為。在此基礎上,美邦大膽推動了Metersbonwe品牌的轉型,從單一風格升級為同一品牌下覆蓋休閑、潮流、街頭、極簡、森系等不同路線的5大獨立風格體系,并大力提升產品品質,以高性價比的標準打造有競爭力的產品。
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自古以來都是最基礎、最根本的。這也是中國高端生活服務電商平臺寺庫為何能成為繼阿里巴巴美國上市后,時隔整整36個月后在美上市的首個電商股的原因之一。
作為為中國奢侈品消費者帶來高端時尚體驗的電商平臺,寺庫已經成為眾多擁抱電商的國際品牌在中國的合作首選伙伴,目前合作的頂級奢侈品品牌包括Gianni Versace范思哲集團同名品牌、Roberto Cavalli集團同名品牌及Tod’s (TOD.MI) 集團同名品牌,以及菲拉格慕、迪奧等。
精心的購物過程,終生的養護服務,沉浸式的體驗場景,全景式購物體驗,“即觸即買”,“即享即購”,“即學即有”……早已超出以往消費者對電商平臺的期待。他們集產品、文化、旅游、娛樂消費于一身,提供靠卓越的服務和體驗,最終得到消費者的青睞。目前,寺庫積累有超1500萬的中國高凈值、高消費人群。
而把顧客用到極致的,茵曼不失為經典之一。不僅要讓顧客消費茵曼的產品,還要調換其身份,作為賣方將茵曼的產品做進一步擴散,重構傳統商業零售。
茵曼模式,在人、品牌、店之間尋求平衡。在方建華看來,現在已經不是讓用戶滿意的時代,如果產品最后只能做到讓用戶“滿意”兩個字,在現在的時代是不OK的。“現在要講的是’尖叫度’,沒有做到尖叫度,等于不會產生粉絲裂變式的傳播,尖叫度將會代表產品制造的新階段。”
2015年,茵曼推出“茵曼+千城萬店”策略,將從茵曼品牌粉絲中產生“千城萬店”項目的加盟商候選人。同時,采取收益分成的模式。只要買家在體驗店初次掃碼購買,茵曼的后臺系統就會將其綁定為該店鋪的粉絲,未來該“粉絲”無論到任何一家體驗店購物,抑或在線上購買,銷售量都會算入初次“引流”的綁定店鋪,按一定比例分成,作為服務費來鼓勵加盟商進行粉絲運營。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更加有效地整合當地資源。在做粉絲運營時,更容易抓住當地粉絲的痛點。
而作為中英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試水之作,東方福來德自引入中國以來一直備受關注。開創“自有品牌+買手品牌+場景化銷售+O2O+金融”的策略,由傳統的招租聯營商業模式向自營+體驗的全新商業模式轉型,一直在不斷創新零售。
對于“新零售重構人貨場了嗎?”,三胞集團新消費產業集團副總裁兼House of Fraser中國CEO鄭偉烈也將在本次烏鎮《2017聯商風云會暨搜鋪網華東商業地產高峰論壇》上談談他的看法。
畢竟,零售從來都不是孤注一擲。或許,“我”正在經歷“你”所經歷過的,而“你”正在苦惱“我”已解決的問題。
(來源:聯商網 陳肖麗)
- 該帖于 2017/9/27 9:55: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