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慶黃金周”的到來,來自中國的出境游隊伍成為各國旅游行業爭奪的對象。然而,韓國的免稅店行業卻在準備迎接漫長的寒冬。
韓國關稅廳及韓國平澤市地方政府的公告顯示,本月1日,“韓亞免稅店”(HANADUTYFREESHOP)因營業狀況不佳,提出閉店申請。韓國當局根據法律規定,在給予了延緩期以后,于本月26日決定撤銷韓亞免稅店的免稅店牌照,并于本月30日起停止其營業。
一位韓國流通行業的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韓亞免稅店宣布主動閉店的最大原因,還是在于租金壓力過大,并且不堪重負。
中國游客的到來,曾經助推了韓國相關產業的繁榮。據韓國免稅店協會統計,2016年全年,韓國各大免稅店的總銷售額突破8萬億韓元(約合486億元人民幣)大關,相較2012年的3.65萬億韓元增長達142%。
不過,隨著中國赴韓游客的減少,韓國免稅店和化妝品業界開始將營銷重點放在了本國人身上。業界人士仍認為,即使加強對本國游客的營銷,韓國消費者的消費金額也很難填補中國游客的空白,商家收益改善也十分有限。
對于2015~2016年新進入市場的五家連鎖免稅店企業來講,除了極個別情況外,大多數免稅店都面臨著超過200億韓元的大幅虧損。
也有聲音稱,應該根本性調整韓國現階段政府過度干預免稅店的政策,才是救治免稅店行業的藥方。
本月27日,韓國政府免稅店制度改善小組發布改革方案,就一直以來被詬病的免稅店牌照審查透明性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一位行業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吐槽說,政府不斷干預免稅店產業,并收取過高的特許牌照費用和租金費用,這才是新免稅店發展的絆腳石之一。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權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