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2017年已過去一大半,國內服裝零售市場也漸趨明朗。在全部28個行業大類中,紡織服裝行業上半年實現總營收1214億元,營收同比增速13.1%;實現凈利潤116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速6.82%;行業凈資產收益率5.05%;行業資產負債率43.6%。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行業銷售毛利率達29.33%,僅次于食品飲料、休閑服務、醫藥生物行業,位列第4。
《聯商網》統計監測了較為熟知的44家上市服飾企業上半年的業績表現。整體營收實現955.3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73個百分點,總凈利潤為111.13億元。其中,34家企業實現了營收上漲,占比達77.27%。28家企業實現凈利上升,占比63.64%。而營收和凈利雙升的企業達25家,占比56.82%。
44家服飾上市企業中期營收排名
44家服飾上市企業按品類分
男裝“貧富”差距懸殊,女裝整體呈現“小康”
縱觀上圖,男裝在整個行業的地位仍不容小覷。市值上,男裝普遍受市場青睞,統計的13家男裝企業市值總計1768.37億元,占總市值的38.29%。其中,市值踏進百億俱樂部的就有4家,70億以上百億以下的有5家。
營收方面,海瀾之家以92.53億元占據榜首。在排名前十的企業中,男裝就占據3個席位,其余兩位分別是營收54億元的雅戈爾和營收38.52億元的杉杉股份。
但除了上述3家男裝外,余下被統計在內的10家企業就顯得差強人意。營收上,男裝第3位和第4位相差了22.54億元;而第1位和最后1位則整整相差了91.26億元。巧的是,男裝的第1位和最后1位,也正是此次統計的44家服飾企業榜單的第1位和最后1位。
與此相反,女裝的整體表現可謂穩中求進。不像男裝“過山車”式的數據,統計在內的9家女裝整體水平較為集中。不管是市值,還是上半年的營收數據,都沒有拉開較大的差距。營收全線回暖,凈利也只有2家企業出現下滑,其中拉夏貝爾的下滑幅度還不足1個百分點。
其中,像朗姿、歌力思、維格娜絲等高端女裝轉型成效較為明顯。上半年朗姿和維格娜絲營收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3.67%和149.85%,歌力思凈利潤同比上升151.44%。在上市兩年多是時間中,歌力思一直在通過資本并購實現優勢資源重組。期間,該公司陸續收購了LAUREL、ED HARDY、IRO、Vivienne Tam4個品牌,期望把外部并購品牌作為內生增長的新入口。
而朗姿則把苗頭指向了嬰童產業。上半年,于2014年以3.1億元投資的韓國知名童裝上市公司阿卡邦在期內貢獻了4.3個億,占朗姿營收總額的40.69%。比起朗姿女裝5.01億元的營收,占比僅差6.75個百分點。
嬰童成品牌新發力點,運動表現依然強勁
不僅是朗姿的嬰童板塊有所起色,目前我國整個嬰童行業都呈現出爆發式增長,2017年也被業界稱之為“童裝市場爆發元年”。預計,2017年我國童裝市場規模或將突破1500億。
本次統計的服裝企業中,嬰童企業雖只有“A股童裝第一股”的安奈兒和好孩子國際2家,樣本較少,但也都實現了上半年營收與凈利雙升。
與此同時,各服裝品牌也紛紛發力嬰童領域。上半年,森馬兒童服飾板塊在其中期的營業收入為22.46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高達50.68%,同比增長24.97%;jnby by JNBY在2017財年上半財年收入同比增速53.0%至1.602億元,若全年以50%的增速計算,2014-2017財年期間jnby by JNBY品牌收入接近翻三番,大增超過630%;361°童裝上半年收入達到了3.06億,同比增長12.8%,占集團營收總額的11%,已趕超主品牌。
有消息稱,安踏集團正在以6000萬港幣收購香港中高端童裝品牌小笑牛(KINGKOW),意在進入中高端童裝市場。李寧也透露將于2018年1月1日正式推出旗下自營童裝品牌李寧YOUNG,預計明年店鋪數量在500家左右,超過六成店鋪分布在二三線城市。
而運動品牌繼續其強走勢,除了安踏一枝獨秀外,李寧、361度等品牌也在產品、渠道、零售運營能力等方面有了進一步提升。有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體育產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將達1.0%。
(來源:聯商網 陳肖麗)
- 該帖于 2017/10/9 18:3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