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出售的醬油,已經悄然走過生抽老抽時代,衍生出薄鹽、炒菜香、紅燒醬油等近10個品類。此外,面條、肥皂等食品用品細分越來越精細,面對眾多選擇,越來越分不清的市民不禁疑惑:口味和用途真的有不同?商家用意何在?
食品用品分類日趨精細
昨日,記者在民族大道中百倉儲和洪山家樂福看到,貨架上擺滿各種品牌醬油(如圖),種類分得更細:薄鹽生抽、炒菜香醬油、醬香醬油、紅燒醬油、面條鮮醬油、零添加頭道醬……
產品說明書介紹,薄鹽生抽適用蘸點、涼拌或炒菜;炒菜香醬油專為烹制美味菜肴,上色提味增香;紅燒醬油色紅亮、味香濃,專為紅燒菜肴;面條鮮,吃面炒菜涼拌樣樣鮮。
“叫法不同,但功能其實相差不大”,導購員告訴記者,紅燒醬油類似于老抽,面條鮮、炒菜香類似生抽。有的家庭主婦還是心中有譜,市民王女士稱:“花樣越來越多,但只需要在生抽老抽無添加和少鹽這幾類中選擇就行了。”
面條展賣區,手工風味、堿水、香菇、玉米、蕎麥、原味面、手搟風味等十多種掛面也讓顧客挑花眼,有的配料顯示出不同,比如香菇和玉米面,分別含有香菇粉和玉米粉,而所謂的手工風味面條,根本看不出和普通掛面有何區別。
貨架上的肥皂,似乎已經告別簡單的“去污”功能,也被貼上“專業”標簽:內衣專用、女士內衣專用、不傷手、洗滌沐浴二合一等肥皂功能越來越細分。市民王婆婆表示:“出去旅游就選洗滌沐浴二合一的,在家洗衣服就用不傷手的。”
梯度價格擴大利潤空間
洪山家樂福超市工作人員介紹,隨著人們對飲食營養要求的提高,調味品市場也更細分,超市調味品區比以前至少擴大一倍,“零添加”、“天然釀造”等品類最吃香。
業內人士稱,廠家之所以推出這么多品種,主要是因為眾口難調,于是根據消費者口味需求來細分,比如注重健康的就會用薄鹽醬油,傳統口味的還是會選擇經典款。
據悉,超市里面條、肥皂、紙巾等展區面積都擴大了。銷售人員介紹,與細分投入成正比,醬油、面條、肥皂等商品的銷量都有不同程度增長。
同時,醬油品類細分,價格差異也很大,同容量不同品類的某品牌醬油,價格從8元至30元不等。洪山家樂福導購解釋稱:“價格貴的醬油在工藝上更精細,功能也分得很細,適合不同需求,比如有做蘸料的熟食醬油,也有炒菜用的醬油。”
同樣,面條和肥皂的價格梯度也較大,供不同消費者選擇。
業內人士介紹,對于品牌廠家來說,多元化產品能拉開消費層次,精準定位不同群體的需求,盈利空間也更大,是增加盈利的有效方式。
(來源:楚天都市報 記者 陳希 謝玲 攝影: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