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專欄:中國的零售業在業態的創新變革、企業經營管理全過程(顧客識別、供應鏈源頭化、物流配送、貨架管理和店面營運等等)的數字化,尤其在線上和線下的融合方面開始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這一切緣于改革開放給零售業帶來的歷史機遇,緣于國家的創新戰略和電商的飛速發展給零售業帶來倒逼式的進步。2017年11月2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舉辦的全零售大會將向世界全面展示中國零售業創新的成果。
當今的中國正處于國運盛世之際,中國零售業的發展必須要有世界大格局的定位。所謂零售業的世界大格局定位就是要實現中國零售業的國際化,在國際市場上確立中國零售業的后發式的優勢地位。零售業的國際化分成兩個層面,第一層面實現國內市場的零售業國際化,第二個層面實現零售業的跨國經營的國際化。
零售業國內市場的國際化是指零售業發展和經營的水平和效率達到了國際的水準,同時零售業通過本土市場成為國內消費者和國際游客的購物天堂,達到國內消費者購物的高性價比和用非貿易方式實現貨物和商品出口的目標。一個值得深思的案例,日本經濟復蘇中的一個重要因素不是日本的出口貿易增加,而是本土零售業國際游客購買力大幅上升,中國的游客在日本的巨量購物占了絕大部分比重(日本本土零售業的國際化對日本經濟的貢獻遠比日本跨國零售企業來的大),中國零售業在國內市場的國際化方面需要瞄準“設計、質量、價格”的差距這一目標在5年左右的時間里將這一差距縮小甚至反超,達到國內市場的國際化水平。同時,中國零售業在農業現代化和農產品現代化流通方面要做出巨大努力。
中國流通領域存在的諸多問題影響到流通終端零售業的效率水準和價格水準。以一件服裝為例,同樣一件衣服出口到美國最后在零售店里的價格是離岸價的4倍,而在國內市場的零售價會是出廠價的10-12倍。如此大的價差使得中國的百姓無法享受到“世界工廠”家門口的實惠。
今天這一切都在迅速改變,
首先,零售企業的經營方式開始改變,供應鏈開始源頭化,壓縮和弱化中間商環節提高流通效率,探索實現全渠道經營新模式;
其次,大資本進入中間商領域進行整合向綜合性、服務型的批發商和配銷商發展提高流通效率;
再次,大的品牌制造商通過自建零售體系和強化雙贏的零供關系提高流通效率;
最后,大型平臺電商通過數字化經營輸出的方式介入線下600萬家個體雜貨店的經營提高流通效率。
這種全渠道全零售的快速變革正在不斷推動中國零售業國內市場國際化的進程,真是改革盛況空前世界僅有,使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從投資拉動到需求拉動有著切實的實體經濟快速變革的基礎。
5年時間消滅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商品在設計、質量和價格上的差距(特指“中國制造”的產品)將使中國“世界工廠”的利益普惠于中國百姓,零售業責任重大,這就要求零售業切實做好四件事,
第一, 消滅顧客識別和顧客管理的盲區;
第二, 數字化經營能夠體現在零售企業經營的所有環節并真正落地;
第三, 做好供應鏈整合和源頭化這一核心工作(要把行業與企業反腐作為戰略任務來抓才能做好這一核心工作);
第四, 線上與線下融合的全渠道發展從企業內部和外部雙向前進。
移動互聯的發展和新技術的運用是中國零售業真正開始走到了世界零售業前列,尤其在數字化經營和創新方面中國零售業已經走到了世界零售業發展舞臺的中央,前面似乎沒有了模仿的對象,中國的零售業要開始引領世界零售業的發展了,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資本、技術和人才開始大規模地進入中國零售業。
在中國零售業開始進入又一輪發展新高潮的時候,必須提出中國零售業的跨國經營。中國零售業的跨國經營已經有了四個很好的前置條件,
第一,22年在本土市場上與國際最大零售商們的競爭我們可以說已經勝出,走出國門我們不會畏懼對手;
第二,中國市場巨大的消費量(中國的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已經達到了51%,零售業功不可沒)把中國的零售企業養育成大規模的體量有了走向國際市場的實力;
第三,中國零售企業數字化經營和全渠道的發展模式具有世界領先的優勢;
第四,國家的走出去和“一帶一路”戰略需要中國的零售業去做消費品供應鏈的前置性配合。中國零售業的跨國經營就如高鐵一樣要讓世界人民分享“中國速度”、“中國商品和文化”的魅力。
中國零售業的跨國經營要解決好三個問題:
第一, 選好業態,如阿里的盒馬鮮生、永輝的超級物種、五星控股的孩子王等,都是創新的全渠道經營模式,尤其是超市+餐飲的組合可以把中國的食文化的精華帶到世界各地,讓中國在全世界孔子學院的第六門課程“中國烹調”有了實習與體驗的場景,讓博大精深的中國食文化造福于世界人民;
第二, 選好市場,筆者認為,首選市場是美國,因為世界最大的電商亞馬遜在美國,世界最大的實體零售店沃爾瑪在美國,許多零售新技術的研發中心在美國,中國許多大型平臺電商企業的上市所在地在美國,而美國零售業的軟肋是創新度和線上與線下的融合落后于中國,這是中國零售業的機會,中國零售企業要有到最發達國家去爭市場的雄心壯志,因為我們具有中華文化的底蘊和“世界工廠”的供應鏈以及最寶貴的零售業創新思維。可以說中國零售業走向國際市場是中國“文化自信”的具體體現。
第三, 中國零售業的領先主要體現在線上與線下的融合發展,現在要提出這樣一個觀點,線上與線下的融合發展最快的路徑是線上與線下資本的融合發展,推進線上大電商與線下供應鏈實力強的大型實體零售商的資本融合會迅速打造出真正能夠進入國際市場新型的全渠道零售企業,這樣中國零售業進入國際市場的速度和勝率就會大大提高。必須要分清楚高效性賦能的融合與低效性賦能的融合對中國零售業在世界大格局中定位的意義。
當今中國的零售業要從世界的大格局中探索線上與線下融合的方式與方法,多渠道推進才是根本,不做線上線下融合的紙上談兵。
努力吧,中國的零售業,向著偉大的路開辟前面的事業!
(來源:聯采網絡 作者系聯商網特約專欄作者、上海連鎖經營研究所所長 顧國建)
- 該帖于 2017/11/1 11:4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