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互聯網品牌五年內不做線下,就沒有未來。
作為一個擁有互聯網基因的品牌,茵曼始終保持新銳、年輕化的營銷玩法。這不,臨近雙11,其線下門店已遭萬人“洗劫”,場面“失控24小時”。
其實,這是茵曼今年雙11活動主題——失控24小時。今天(11月1日),茵曼全國111家線下店任意商品僅售11.1元。同時,聯合海馬體照相館,結合茵曼的雙11“失控”主題,在全國一、二線城市10家門店打造造型各異的10家“失控照相館”,定制4套不同風格的“失控”形象,并開放1000個失控造型名額,邀請粉絲現場參與。
據悉,有超3.5萬人在茵曼門店排隊瘋搶,參與人數更是超過33萬。
創始人方建華表示,自2014年開始,匯美集團就提出不再以單純的銷售指標為雙11唯一目的。而是能夠充分借助雙11的聲量造勢,在營銷和運營上做出創新,引起消費者共鳴,從而讓更多消費者體驗到產品。
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商業
今年是茵曼第8年參加雙11,也是第2年嘗試線上線下融合,同步迎接雙11。經過2年的探索,茵曼對于打造“新零售”商業生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互聯網品牌五年內不做線下,就沒有未來。”方建華多次放狠話,“線上線下就好比人的兩條腿,如果擁有線上和線下兩條腿,走起來和跑起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所以從2015年起,茵曼就啟動“茵曼+千城萬店”項目。截至目前,茵曼線下店鋪已經超過450家,覆蓋全國162個城市,預計2017年體量將超過3億,未來茵曼在線下的規模將會超過20億。
這也和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今年2017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啟動儀式上提出的:“阿里巴巴將通過與三大臺的合作和創新,以大數據為基礎,以線上線下互動為核心,創造出完全嶄新的互動形式和媒體形式,由此重新定義媒體、重新定義品牌參與傳播的方式以及商業的未來。”相一致。
“以全渠道運營為面,以全球市場供求為軸,以數據智能能力為支撐,新零售的“中國方案”將成為今年雙11的核心動能。”方建華表示。事實上,雙11也日益成為各品牌和粉絲直接、高效互動的新品牌建設的最前線,是精準觸達年輕買家的最好載體。
搶流量、搶業績已不再是茵曼所追逐的目標
在方建華看來,雙11不僅僅只是營銷大促,更是對整個企業,品牌、供應鏈等各環節的一次大檢驗,在不斷改進調整中構建一個完善的品牌生態系統。搶流量、搶業績也已不再是茵曼所追逐的目標。茵曼采取線上線下同款同價同營銷的策略,在雙11期間,更希望邀請粉絲共同感受品牌的成長,一起感受更優質、更多元化的消費體驗。
據悉,為全力備戰雙11,保證產品體驗,茵曼全品牌備貨達到100萬件,共計超過2600款。當年當季新款將是茵曼雙11的主打部分,新款超過70%。主推的羽絨服和毛衣,是茵曼擅長、典型的產品系列。
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效率和服務,匯美集團還在每一件衣服上安裝了RFID(射頻識別)芯片,能夠有效提高倉庫管理的準確率與效率,在終端門店給客戶提供更優質的體驗。
“每一年,雙11總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新零售戰略下,雙11變得尤為激烈,在產品、銷售、渠道、品牌等各個方面,都激發著我們進行自我創造和升級。今年雙11,我們樂觀地期待,基于高銷量的同時,也更沉心打造優質產品和服務體驗。”方建華談到。
消費者不再被一味的低價所驅動,擁有好質量、設計感、性價比的產品,才是最終延續品牌生命力的關鍵。相比較銷量,趨于娛樂化的營銷玩法,各個渠道通力合作,沉心打造產品和服務,三者相互結合,才是匯美集團在雙11狂歡中的自我要求,也是核心戰斗力量體現。
基于以上思考,匯美集團根據往年雙11戰績及對自身發展預估,提出雙11當天完成3億元的銷量目標。
(來源:聯商網 陳肖麗)
- 該帖于 2017/11/2 10:0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