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24”上周披露天使輪融資3000萬元,紅杉前天宣布領投“猩便利”3.8億元,“美味生活”昨日再獲A+輪融資……新零售領域的動態播報占據了創投媒體大半的版面。今日資本徐新也在本周發聲:“新零售的實質在人效坪效。”
新零售在當今無疑是最熱門的投資賽道,而無人便利店的熱度則開始于2016年12月,亞馬遜推出Amazon Go,讓無人便利店這一“新零售”形態首次進入公眾視野。
今年開始,以阿里巴巴、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巨頭,以及娃哈哈、居然之家、永輝等傳統零售企業都相繼布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46家從事無人便利店的創業公司成立,真格基金、紀源資本、創新工場等多家機構在這一領域出手,總投資金額超過5億元人民幣。
但是另一方面,行業整體還處在早期階段,大部分創業公司都只有數家試驗性質的店鋪開業運營,各家也必將會開展新一輪融資,以進一步打磨產品并大面積推廣。萬億規模的線下零售行業,必將會引來創業者、資本圈的持續關注。
因此,記者抽取鉛筆道創投數據庫“鉛筆道Data”中無人便利店創業公司的業務數據及財務數據,分析、整理后列出10家行業值得關注的公司。
需要指出的是,本次榜單收錄企業只限于“無人便利店運營商”,未包含“深蘭科技”、“云拿科技”等解決方案提供商,同時“簡24”等店鋪剛剛落地數據尚不完整的公司也未被收錄。
◆ 注:所有數據來自鉛筆道記者采訪及公開資料,因時間、空間、樣本有限,以及對無人便利店商業模式認知有限,該計算模型僅供參考。
榜單中,公司的篩選、排名主要依據“累計融資額”、“坪效”、“客單價”、“覆蓋品類數量”四類數據,各個維度的權重依次為35%、35%、20%、10%。其中“坪效”由單店月銷售額數據除以店鋪面積得到。評分計算底稿表格可見于文末。
鉛筆道統計發現,10家上榜公司的“單店月銷售額”的平均值為51300元,平均“客單價”為13.1元(不包含“69空間”)、“覆蓋品類數量”均值為698個,10家公司坪效的均值為2318元/平米/月。
注: 本文內容主要來自鉛筆道對各家創始人的專訪,論據難免偏頗,不存在刻意誤導。
1、 繽果盒子
評分情況:在上榜企業中,“繽果盒子”的坪效最高,融資金額排在第二位,但是客單價只排在第八位,加權后的綜合得分第一。
融資情況: A輪,超1億人民幣,投資方包括紀源資本、啟明創投、源碼資本、Ventech China、盈信資本。
核心團隊: 陳子林,CEO,擁有7年IT經驗,7年4A廣告公司高管經驗。創業前任奧美行動北京副總經理,于05~08年在北京創建Dragonwings,開發出中國首款手機路況地圖App。
業務模式:據悉,“繽果盒子”定位是可規模化復制的24小時無人值守便利店,目的是為高端社區居民提供更高品質的生鮮及便利服務。“繽果盒子”目前采用的無人便利店解決方案是基于RFID 技術,每件商品上面均貼有RFID 標簽,用于結賬收款,此外還配備了監控系統和遠程客服。
2、EasyGo未來便利店
評分情況:在上榜企業中,“EasyGo未來便利店”的融資金額、坪效和客單價都排在榜單第三位,覆蓋品類數量與其他公司相比不占優勢,僅排在第九位,加權后的綜合得分第二。
融資情況:共三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時代地產、易坤創投、深圳永田等。
核心團隊:王牧牧,聯合創始人,曾經供職于21世紀傳媒集團,后任快快優車公關高管。孔志亮,產品負責人,曾供職華為,在 IT 開發類、大型 CMS 軟件包類項目上有成功管理經驗。
業務模式:“EasyGo”店內有便利店配備的商品貨柜,安裝攝像頭,門口結算處安裝產品識別裝備,同時也有緊急按鈕,提供客服服務。“EasyGo”無人便利店的結算方式是通過RFID射頻識別,自主掃描結算的無人便利店,通過微信小程序就可以無感支付,做到拿完即走。
3、F5未來商店
評分情況:在上榜企業中,“F5未來商店” 覆蓋品類最全,坪效和客單價都位于第四位,融資金額位于第五,加權后的綜合得分第三。
融資情況: A+輪融資3000萬,投資方包括創新工場、TCL集團、創大資本。
核心團隊: 徐海成,連續創業者,供應鏈與硬件創業十三年,供應鏈與機電專家。朱錦生,系統架構師,原匯豐軟件架構師,技術專家。林小龍,軟件團隊負責人,微信事業群交互設計師,產品設計專家。張亞飛,硬件團隊負責人,原大型輪船機電工程師,機電專家。
業務模式:“F5未來商店”是一種用機械臂和電腦代替人力來完成便利店24小時無人值守的商業模式,在這種商業模式下,一個30~60平米左右的便利店將由4臺機器組成,分別是:標品售貨機(售賣可樂、薯片、生活用品等快消品)、沖飲售貨機、鮮食商品售貨機(車仔面、魚蛋之類)及自動清理餐桌,核心技術為機械臂及智能倉儲。
4、小麥便利店
評分情況:在上榜企業中,“小麥便利店” 累計融資金額最高,但是在坪效、覆蓋品類數量和客單價方面沒有明顯優勢,加權后的綜合得分第四。
融資情況:近期完成兩輪融資,共2.45億元,投資方包括君紫資本、洪泰基金、晨山資本、紅杉資本等。
核心團隊:劉澤軒,創始人兼CEO,擁有10年校園渠道、物流經驗,曾任京東校園市場部負責人,組建團隊并拓展102個校園門店。
業務模式:“小麥便利店”是新型連鎖便利店品牌,產品為7個模塊盒子,如社區活動,簡餐、烘焙和入口等,在不同場景公司會選擇不同的盒子建設便利店。顧客進店之前需關注小麥鋪公眾號,通過掃描二維碼或刷臉兩種方式進店,店內每一個商品標簽牌上附有一個二維碼,顧客可用公眾號內的掃一掃功能,將商品加入購車,進行線上支付。
5、fxbox智能超市
評分情況:在上榜企業中,“fxbox智能超市”的四項指標均位于中游,加權后的綜合得分第五。
融資情況:A輪,估值2.5億人民幣,投資方為心元資本。
核心團隊:趙亮,CEO,曾就職于土豆網,擔任CTO。
業務模式:“FxBox智能超市”是一家無人智能便利店。分為室內和室外兩種形式,室內或空間改造或安放盒子形態、室外則以盒子形態為主,通過人臉識別、移動支付等技術支持無人值守模式。用戶可通過人臉識別掃碼進門,挑選物品后,經過掃描區自動結算—支付開門走人,已通過人臉識別的用戶,下次購買掃臉直接進入。
6、一七閃店
評分情況:在上榜企業中,“一七閃店”在覆蓋品類數量和坪效具備優勢,兩項數據都位于第二位,客單價和融資金額則相對較低,加權后的綜合得分第六。
融資情況:天使輪,300萬元,投資方為銀思股份。
核心團隊:Kevin He,創始人兼CEO,畢業于清華大學,十余年互聯網經驗,專注服務零售行業,連續創業者。Yimmy He,COO,畢業于西南大學,有上市公司任職經歷;曾擔任康師傅、7-eleven區域負責人。
業務模式:“一七閃店”是一家24小時無人便利店品牌,主推西南市場。整個購物流程都是基于微信小程序之上,用戶不用下載單獨的App,只需要在進店之前進行身份證實名認證、拍照審核,即可進店購物,支付則采用自助掃碼的方式。
7、EAT BOX
評分情況:在上榜企業中,“EAT BOX”的客單價僅次于售賣情趣用品的“69空間”,由于坪效和覆蓋品類數量的排名僅位于中游,且未有融資信息披露,加權后的綜合得分第七。
融資情況: 居然之家旗下,未披露融資。
核心團隊: 安利英,總經理(已離職),怡食家總經理,近20年零售行業從業經歷。
業務模式:“EAT BOX”是一家無人便利店品牌,主要售賣食品、飲品、日常用品三種,進口商品為主。它占地面積約30平米,以鋼材框架為主體,四周覆蓋紫色透明玻璃幕墻,入口和出口分離。店內配備人臉檢測攝像頭、重力二次檢測設備,每件商品上都貼有超高頻RFID。
8、69空間
評分情況:在上榜企業中,由于品類的特殊性,“69空間”的客單價為各家最高,但其余各項指標都位于榜單末端,加權后的綜合得分第八。
融資情況: Pre-A輪,投資方為個人投資者。
核心團隊:李明浩,CEO,原友寶創始人,在無人售貨機運營方面經驗豐富。
業務模式:“69空間”是一家情趣用品無人便利店,通過無人售貨便利店、無人自販機店、高端情趣導購店等渠道進行銷售。店面由格子狀的3-7組自動售賣機組合而成,商品放置的格子內配備轉盤,用戶可以360度觀看,利用微信或支付寶掃碼后,柜門自動開啟并實現扣費。
9、神奇屋
評分情況:在上榜企業中,“神奇屋”的覆蓋品類數據比較突出,排在第三位,在剩余三個維度則不具備明顯優勢,加權后的綜合得分第九。
融資情況: 種子輪,60萬元,投資方為個人投資者。
核心團隊: 羅杰誠,創始人,前“一號外賣”(現更名為“一號生活”)聯合創始人。
業務模式:“神奇屋”智能便利站是一家智能無人便利店服務商,不僅銷售便利店的日常商品,還能實現ATM存取款、快遞收發、復印打印、證件照拍攝、手機充電等功能。產品采用24小時365天無人值守、線上和線下全渠道銷售模式,為用戶提供便利服務。
10、壹刻送便利店
評分情況:在上榜企業中,“壹刻送便利店”融資金額數據比較突出,位于10家公司第六位,最終綜合排名第十。
融資情況:天使輪,500萬,投資方為個人投資者。
核心團隊:劉迪,CEO,曾就職于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連續創業者。
業務模式:“壹刻送便利店”是位于居民區附近的小型零售店,店鋪以經營即時性商品為主,滿足便利性需求為第一宗旨,采取自選式購物方式。
(來源:微信公眾號“鉛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