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個小故事。
我之前的一個老大,他很多年前在KFC做高管,他是95年進的KFC,當時KFC還沒上電腦系統(大概是98年才上系統),當時做報表還是用辦公軟件做。
他有次到店鋪考察,想考考一線的管理人員,就問:土豆泥的應產率是怎么算出來的啊?管理人員回答:電腦的公式自動算出來的。他又問了一個問題,管理人員又回答:電腦自動算出來的。
他勃然大怒,要求所轄區域的店長們全部換成手工做報表,直到熟悉每個數據指標的算法為止。
他說,作為一個高度重視數據敏感度的企業,管理人員居然不知道數據的出處,這是很危險的很致命的。
我那個老大的做法,對我影響很大。
我們品牌的會員系統是獨立開發的,我要求程序員優先開發“會員歸屬鎖定”功能。
會員歸屬鎖定有個好處,每個零售商的會員都會被鎖定在其名下,無論會員去全國哪家專賣店購買,都能識別出來,主要的銷售利潤還歸這個零售商,專賣店只收取服務費。
之前看到一些品牌線上和線下老是打架,我們可不想“窩里斗”。
至于報表,先做一些基礎報表就行,比如會員積分。我暫時不想在系統內放太多報表。
我是希望讓每個店長自己做會員分析報表。會做會員數據分析,是每個專賣店店長必備的技能。
會員數據是座金礦,每個店長都要會挖金礦,下面幾期陸續分享的方法,就是店長們挖金礦的小鋤頭。
今天先分享第一把小鋤頭,如何挖出我們的核心客戶?
意大利經濟學者帕累托發現: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在社會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會財富,這就是二八定律。
我們的客戶,也存在著二八定律:20%的客戶貢獻了80%的銷售額。這20%的客戶,就是核心客戶。
這些核心客戶,只要流失一個,你的銷售額就要下降一大塊。
那么,怎么把這20%的核心客戶找出來呢?
請參考以下步驟:
1、 登錄會員系統,打開會員積分列表,我們以零售商佐伊的會員數據來做例子。
2、 導出會員數據(在會員積分列表的右上角),不要選擇時間段,要選累計銷售數據。
3、導出的數據,積分總額做倒敘排序。
4、在導出的報表里增加積分占比、積分累計占比兩個字段。
5、計算積分占比
6、計算累計積分占比,這個吧步驟說詳細一些,第一步,在E2單元格輸入= D2。
第二步,在E3單元格輸入= E2+D3。
第三步,復制E3單元格。
第四步,粘貼到以下區域。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找出哪些會員是核心客戶(占銷售業績80%)。
我使用的例子,只是使用了部分數據,不是完整的數據,所以你會看到分析結果不符合二八定制。
即使使用了完整的會員數據,分析的結果也不一定完全符合二八定律。
因為每個零售商的狀況都不一樣,有的零售商的會員確實符合二八定律,少部分會員的購買就能占到銷售額的80%,也有的零售商是“五五”定律,50%的會員占到銷售額的80%。可以說每個零售商的會員占比都不同。
(這種方法僅適合積累客戶半年以上的零售商,剛剛開始做的零售商,因為客戶的購買金額比較接近,累計的積分也比較接近,用這個方法就沒有多大分析效果。)
那么核心客戶找出來后,該怎么辦?
當然是精心維護咯。
這些人是關注的重點,什么會員促銷啦,積分兌換什么的,一定要讓這些人首先知道。
然后,再去看看我上篇寫的《為什么新客戶養不老?不妨先從情感儲值做起!》,要怎么做,你懂的。
還有,把這些核心客戶在朋友圈里找出來加星標,然后你會發現,這些人都會跑到你微信通訊錄的最上面,查找她們很方便。
微信的朋友圈是一個很好的客戶維護工具,所以我們品牌堅持線下做流量,線上做復購,每個專賣店店長都要學好用好這個復購工具,必須的必!
作為一個靠復購率生存的品牌,一定要有一個優質的會員結構,一個優質的會員結構,一定是金字塔結構的。
如果是20~30%的會員占到累計銷售業績的80%,我會以為這個零售商的“養老”工作做的不錯。
如果是50%的會員占到累計銷售業績的80%,我會以為這個零售商的客戶群體質量很高,但是沒有深度做“養老”工作。
如果是80%的會員占到累計銷售業績的80%,那完全是沒有“養老”,客戶流失率一定很高,這個零售商一定是每天疲于奔命地尋找新顧客。
【小討論】你有多少會員的購買占到銷售業績的80%?
晶石緣鉆石畫- 該帖于 2017/11/8 15:4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