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11月20日,阿里與高鑫零售公告牽手,將以224億港幣獲高鑫36.16%股份。作為中國大賣場標桿的高鑫零售被阿里入股,眾說紛紜:線上兇猛、線下商業價值再凸顯,線下淪陷?
與此同時,阿里買買買已投資布局了包括蘇寧、銀泰、百聯、三江、日日順、新華都等公司在內的累計數十個項目,昔日漲停者過半,如今發展亮點與疑惑何在?
為此,聯商網新零售顧問團組織了一場關于《阿里買買買“功過”》的線上沙龍,以下為聯商網百人薈成員王國平的觀點。
三家各懷心思
阿里以224億港幣入股高鑫零售獲得36.16%股份,從潤泰層面上來看是因為缺錢,誰能夠快速給錢,就賣給誰。合作并不是潤泰最看重的,潤泰出局后,實際上是歐尚以及管理層與阿里的合作。歐尚作為一家家族企業對控制權相當看重,歐尚零售國際直接持有吉星55.74% + BV持有吉星15.2%股份,牢牢控制住吉星70.94%的股份,吉星持有高鑫零售51%股份,歐尚成為高鑫零售實際控制人。
法國歐尚自身也在不斷受到新生事物的沖擊,需要一個新的樣本來讓歐尚繼續保持競爭力。中國區與阿里的合作可以借鑒別人的力量來摸索自己的道路,為其它戰區開辟出新的打法。在董事會及股東會上,歐尚前期是有支持阿里變革的動力。管理層層面,大潤發老將有著亮眼的戰績,只不過股東拋棄了他們。在傳統手藝上,大潤發幾乎等于標桿。
阿里負責變革的則是杭州澤泰信息,也就是當初出手三江購物的那家,實際本尊就是盒馬。管理層處于既想變革又面臨著被人變革的局面,這種矛盾未來會交織在變革當中。以門店為例,大潤發生百雜+客服部組成營運陣法,客服前置負責引流,生百雜負責轉化及做牢粘性。盒馬引流則由線上運營總監負責APP引流,線下場景引流相結合。
后年將進入合作爆發期
大潤發的地面滲透做得很強,鎖定性極高,這種強勢也使得大潤發對于隨機性客流不夠重視,比如一些大潤發入駐的購物中心,大潤發一家獨大,廣場寸草不生,過早打造閉環使得與購物中心互動不夠。加上對線上吃不透,導致大潤發的尷尬。
值得注意的是,大潤發和阿里兩者如果能夠互補,地面滲透+場景+線上,殺傷力將巨大。盒馬在變革中需要平衡好阿里要的速度和大潤發管理層意識的融合。
而淘寶到家的前期接入會緩和些,合作首年會是個相互了解的過程,爆發期可能會在2019年。
至于為什么會在2019年爆發?因為阿里給新零售的時間節點會卡在這附近,逼得他們必須有動作。試點在寧波已經展開,明年下線在觀察,2019年可以復制。
而在這個爆發的過程中,大賣場還是大賣場,只是進行技術以及數據等升級。而飛牛網已經轉向批發,轉向B2B模式,C端會弱化。
就大潤發來說,如果愿意拿大潤發的招牌,很多人愿意加盟,大潤發再進行管理輸出。
而就大潤發和阿里的合作上,前期是淘寶中國接入,跟三江現在模式不會有太多出入。然后門店試點盒馬,大潤發拿店能力是國內最強的之一。議價力極高,不是三江新華都能比的。大潤發拿店,也有幾千平方的店,并不都是上萬平方。
從雙方合作也可以看出,控制線上線下雙渠道,隨后控制品牌。產品同質化,渠道為王;渠道同質化,產品為王。產品有網紅有爆款,但最終還是渠道為王。
以后產品已經很難不走阿里京東的線,未來受渠道控制會更加難受,甚至沒有自主權。阿里的五新戰略,新零售是前置,阿里實質是推后面四新(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
百聯、三江、新華都等與阿里合作啟示
大家知道,與阿里“聯姻”的那幾家公司股價只有最慘,沒有更慘。三江購物最高跌幅近60%,在A股可以說是倒數有名了。
新零售如此高預期下,為何出現這種極端局面?浙海華地即寧波盒馬虧損,淘寶到家增量至今無法大面積有效覆蓋。今年三江數據是比較難看的,阿里資本市場刮起的風比較快,實際在落地過程中,限制的制約因素蠻多的,不像互聯網行業來得那么狂野。
三江購物與盒馬合作的首家店還是自己的物業才開得比較快,一年時間,也就開了寧波店和杭州店。物理網點的儲備以及建設周期決定了第一年時間很難有快速狂奔的作為。從新簽約的新華都來看,最新啟動的就是拓展人員,現在到處找合適的店。
從盒馬來看,二線城市與盒馬定位存在一定出入,寧波店就沒有上海店出彩,或者說今年財報還無法拿出來炫耀。
寧波經濟雖然不錯,但早期實際就一個天一商圈,后來鄞州萬達做起來,城市化進程才開始加速。對于一線城市模式直接嫁接,還需要不斷改良。
阿里盒馬前置,淘寶到家則藏在幕后。不論三江購物或是新華都,大部分門店都不適合改造成盒馬。盒馬是阿里輸出的一個樣本,實際要輸出的是阿里后面四新(新制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對于不適合改造的,淘寶到家大旗就插到哪里。三江的改造實際上更多的是淘寶到家。對于后面合作的對象,也是盒馬跟淘寶到家兩把斧先洗一遍。
*作者為聯商網百人薈成員王國平,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聯商網立場。
- 該帖于 2017/11/23 8:57: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