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隨著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崛起,餐廳這個綜合性空間不僅僅是滿足人么的溫飽問題,裝修風格、社交性、人性化服務等都成為評定一個餐廳客流的標準。
在整個就餐過程中,顧客都會有一個需求——上廁所!
作為整個空間最不起眼的區域,常常是經營者所忽視的地方,如何把這一小小區域打理好體現著老板的服務意識與智慧。
《聯商網》通過走訪發現,餐廳位置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位于購物中心、寫字樓等公共區域內,大部分店內均沒有設置廁所,因為在購物中心內都有配置廁所,餐廳在店內布局上是不用考慮這一點的。
而另一種是位于室外街區,擁有獨立門店的餐廳,這些門店往往店內都會配置廁所,滿足顧客的需求,顧客也不用跑遠路去尋找周邊廁所,方便了不少,但這些門店的面積基本上是在150平以上,畢竟面積小小的街邊店幾乎把每一平方都價值最大化,設置廁所空間沒有太大的必要。
《聯商網》通過對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星巴克這四大最受年輕人熱愛的餐飲品牌的走訪,了解他們在“如廁”這件事上是怎么做的?
“洋快餐”廁所小心思
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遍布中國的大街小巷,以前你肯定也在“內急”時,剛好附近有個麥當勞或肯德基,進店解決一下的經歷。
除了開在購物中心內的店鋪,擁有獨立門店的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都設有廁所,這一點或許成為了讓顧客在店中小憩的致勝點。隨著“洋快餐”的發展,引入了咖啡、甜品等,價格的優勢讓更多的年輕人選擇在這些店中打發下午茶時光。
通過《聯商網》巡店發現,肯德基和麥當勞雖然是“死對頭”,但在廁所的布局上幾乎一致,廁所基本上都設置在點餐臺的附近,標識明顯,讓顧客容易找到,廁所分別設置了男女廁,里面有兩個隔檔,也是考慮到平時客流量較大,避免了廁所擁擠的問題。在洗手臺處設有洗手液、吹風機,水龍頭采用感應出水模式,最為細心的是洗手臺設置了兒童和成人兩種不同高度的洗手臺,為店內兒童提供方便。
而必勝客的廁所通常設置一個蹲便一個馬桶,蹲便的使用頻率明顯高出很多,或許因為是點餐的不同,有服務人員專門提供服務,店內廁所一般都是店內顧客使用。
星巴克把廁所“藏起來”
星巴克作為年輕人最愛的“飲品”店之一,大大小小門店遍布大街小巷,從區域旗艦店開到黑圍裙店,吸引了眾多粉絲到店中體驗。
而《聯商網》發現,要想在星巴克找到廁所,是相當困難,面積較小的門店基本是不設有廁所,而對于大面積門店還需要詢問店內工作人員才能準確的找到廁所的所在位置,廁所表示并不明顯,而且設置在隱蔽區域,不易尋找,也就是說只有熟悉星巴克的人才能找到。
而國外的許多星巴克門店,則會在衛生間加裝密碼門,顧客憑結賬小票底部的密碼才能進入。
店鋪租金昂貴,廁所同樣寸土寸金,星巴克的這種做法保證了在開放環境下,仍然能保證自家顧客優先使用廁所。
留住客流 餐廳大場景中的小場景
近幾年,隨著購物中心的廁所不斷個性化,許多餐廳也注意到了其中的奧秘。
在人來人往的餐廳中,加裝衛生間讓顧客在店中多留一會兒,留住店內的人氣,無形中也能增加店內菜品的銷量,或許有些經營者會抱怨說店鋪面積小,不夠用,為了盡可能地擴大就餐區,有些餐廳會將廁所面積一再壓縮,事實上,狹小的空間同樣創造出私密周到的洗手間,空間狹長緊湊,但是洗手池、洗手液、擦手紙、衛生紙一應俱全,鏡面面積很大,緩解狹窄空間的局促感,反而給顧客一種清潔和私密的感覺。
同時,在衛生間的用材和工藝做法應該貼合餐廳回歸某種主題場景,讓衛生間也成為餐廳大場景中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小場景。
- 該帖于 2017/11/27 9:06: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