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2017年堪稱是新零售的元年,線上線下融合更為緊密。零售的新風口,新技術,新物種,新玩法不斷涌現,資本,新玩家不斷涌入,零售行業呈現出多年未見的活躍氣氛。
一方面,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開始大規模向線下滲透,線下擴張常態化,線上線下的融合開始從資本性融合向業務性融合邁入。另一方面,實體商業的價值更加凸顯,優質的線下零售品牌將迎來估值井噴,回歸價值之源。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然,對于即將過去的2017年,每個零售人心中也有不同的感受和認知。
對此,《聯商網》年終特別策劃“100種零售2017”,通過梳理年度大事件,盤點行業,采訪業內人,從另一個側面來總結中國零售商業的2017,以此展望2018。
王愛平,超市發雙榆樹店店長,“卓越店長”大賣場組亞軍。從業35年,20年店長工作經驗,從院校的便利店到食品超市再到綜超。作為一名資深店長,王愛平認為,連鎖店的管理重心應放在賣場的呈現上。
談到2017年零售行業的變化,王愛平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變化和顯著特點:
1、多元化:新舊業態交替,綜超、各種專賣店、各種便利店等都以不同形式出現。
2、專業化:水果專業店,給人一種一夜盛開遍地花的感覺。盡管這類店面積不大,但是品種很多,價格合理,因此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購買欲望。
3、跨界熱:主要表現為超市餐飲化,餐飲超市化。業界的盒馬鮮生、海物會、超級物種等等,都將餐飲植入超市的經營中,大有美味撲面而來,以壓倒性的誘惑,強硬打開消費者胃口的能力,讓消費者進店后,就有隨波逐流的感覺,不吃都不好意思。
王愛平表示,未來無論哪種業態,能夠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美好需求,都是未來發展方向。而超市經營應離消費者生活越來越近,經營方式也應越來越適應消費者生活方式的改變,并不斷提升服務的價值。
總而言之,無論做哪種業態,都要圍繞消費者的生活需求,而便利、安全是最起碼的需求。
(來源:聯商網 崔旭升)
- 該帖于 2017/12/14 17:3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