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云布局新零售一年多后,馬化騰也終于有了實質性的舉動。
12月12日,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騰訊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授讓永輝超市5%股份,對其控股子公司永輝云創科技(以下簡稱“云創”)增資到15%。
“騰訊的這一舉動意味著其布局新零售,和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領域展開的競爭進一步鋪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對經濟觀察報表示,“以前兩家(騰訊和阿里)在線下主要是移動支付領域、入口的競爭,現在又升級到了線下新零售的競爭。”
或許這僅僅是阿里和騰訊在新零售領域競爭的一個縮影。經濟觀察報記者了解到,在阿里通過股權投資諸如要約收購高鑫零售(06808.HK)以及發展新零售業務的背后,騰訊則有望通過微信以及微信小程序打開一片天地。
在前重慶市零售商協會秘書長李云楊看來,“阿里、騰訊在想要進軍新零售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但是雙方公司不同的基因決定了他們的模式必然不同。”
12月15日,新零售概念股在二級資本市場領漲。Wind數據顯示,在當日A股全天情緒低落之下,申萬一級行業商業貿易成為當日28個行業中翻紅的三個行業之一,板塊中的華聯綜超、快樂購、中百集團漲停。
永輝的“超級物種”
所謂新零售,即企業以互聯網為依托,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并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而值得注意的是,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才會產生新零售。
在此次受讓永輝超市股份的交易中,騰訊對云創增資,大部分或是因為看中該公司旗下的“超級物種”。
天風證券在12月13日發布研報中認為,云創是永輝孵化新業態的主要平臺,以“超級物種”為例,它主打“超市+餐飲”深度融合模式,顛覆了傳統超市及菜市場的商業模式;此外,因超級物種店內實現了多重餐廳的結合,且主打生鮮,聚客能力顯著提升。
目前,市場上能與超級物種對標的是阿里的新零售實驗田——盒馬鮮生。
在鮮生電商領域,近年來市場規模不斷增長。《2017年度(上)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為851.4億元,預計2017年底,中國生鮮電商行業規模將達到1650億元,相比2016年的913.9億元,增長80.5%。
曹磊對經濟觀察報表示,今年以來騰訊一直在新零售領域試水并在尋找適合投資標的,從目前來看,入股永輝超級物種是騰訊最適合的選擇,前者將成為騰訊新零售的試驗田。
曹磊進一步告訴記者,“目前阿里已經將包括銀泰、蘇寧云商、百聯、盒馬鮮生、易果生鮮等‘囊括’旗下,騰訊有必要聯合其余零售業態,以及具備全國性網絡布局、成熟的生鮮新零售門店體系來進行競爭,而此前京東入股的永輝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12月12日,國泰君安在發布的一份研報中稱,超市行業正成為新零售主戰場,騰訊入局永輝成為其布局線下第一步,線上巨頭有望不斷向線下滲透,疊加2018年必需消費CPI回升利好基本面,超市行業估值有望持續提振。
阿里版圖
與騰訊不同,阿里早已通過各種方式對新零售進行了布局。
2016年10月,馬云在出席云棲大會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此后阿里通過股權投資一路“買買買”和直營新零售業務的模式,攻城掠地,布局迅速。
據經濟觀察報記者梳理,目前阿里的新零售業務布局分為線上零售板塊和線下零售板塊。
在股權投資方面,自2015年以來,阿里相繼耗資283億元參股蘇寧云商(002024.SZ)19.9%股份、以及斥資22億元參股三江購物(601166.SH)32%股份;
此外,阿里新零售布局版圖還包括,參股聯華超市(00980.HK)18%股份、私有化銀泰商業(01833.HK)73.73%股份、參股新華都(002264.SZ)10%股份、參股高鑫零售36.16%股份。
曹磊對經濟觀察報分析,阿里進軍新零售有兩個路徑,一個是通過投資,投資零售行業里面比較典型的、領先的、優質的線下零售業,比如蘇寧云商、三江購物、銀泰商業等,給它們輸出個性化,定制化的新零售解決方案。
此外,阿里還耗資1.5億美元積極探索盒馬生鮮等新業態以及進軍社區直營便利店如天貓小店等。
平安證券分析,當前阿里新零售版圖已囊括電商、技術、物流、商超,投資高鑫可能意味著阿里新零售體系已初步成型。根據阿里云總裁胡曉明的說法,淘寶、天貓、阿里云、阿里媽媽、盒馬鮮生已集成了阿里新零售的完整閉環。
騰訊“新零售夢”
目前,相比于阿里新零售布局(阿里+蘇寧云商+三江購物+高鑫零售等以及盒馬鮮生+易果),騰訊新零售的“朋友圈”似乎略顯尷尬。
餐飲老板內參創始人兼CEO秦朝表示,形成這種格局和不同平臺的基因不同有關。阿里具備先天的零售基因,因為阿里最初是靠做淘寶起家的,而騰訊一開始是做通訊,做社交,所以基因是不一樣的。
曹磊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騰訊進軍新零售領域的特點是,騰訊投資一般都比別人慢一拍,基本上是穩健型,不一定是前沿和激進型的投資,基本上是像阿里這種對手投了,然后緊跟著在市場中尋找適合的標的,一般是老二。此外,騰訊的很多投資更多的是跟它的社交平臺打通。
但騰訊或通過微信支付、營銷、以及場景搭建等方式在新零售渠道發力。
近期,經濟觀察報走訪廣州,深圳兩地,發現餐廳都在大推微信下單,微信用小程序攻占餐飲領域。
今年11月9日,在2017年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微信發布了小程序和零售的信息。“針對加速變革、不斷智慧升級的零售行業,微信開放平臺以賦能行業為目標,通過各種能力,幫助零售企業構成持續不斷的正向循環。”
騰訊內部一位工作人員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今年1月份就有不少餐飲店接入了微信小程序,零售也是挺重要的,餐飲一直都有推。
鋅財經創始人潘越飛對經濟觀察報表示,一直以來,阿里重運營、騰訊重產品,在兩家的新零售戰場上,阿里大干苦活累活臟活,而騰訊堅持的是產品驅動風格。“一個諸如微信小程序功能的推出能讓處在產業鏈條的人渾身發抖或激動,但自己不會親自下場,都是依靠騰訊的‘半條命’——合作伙伴去做。”
海通證券認為,騰訊的新零售邏輯在于,通過前期與線下零售商初步業務合作、自身對消費領域的投資布局,以及持續完善的微信功能,已形成以微信支付為工具,以小程序、公眾號、一級入口、朋友圈等為流量入口,為(線上線下)企業提供廣告營銷、會員管理、數據分析等綜合功能的開放性生態平臺。
海通證券分析,微信作為目前國內月活數最高的APP,龐大用戶基數與強粘性為騰訊的新零售領域的線下推進提供了廣闊空間,有望彌補實體零售商的技術短板,提供增量渠道和銷售來源。
秦朝表示,從技術上看微信小程序是可以用來對抗阿里的新零售的,能夠作為騰訊重建電商體系武器,因為在眾多的消費里面,除了零售和貿易,很大的一部分就是餐飲,是一個3.5萬億的巨大市場,在整個的消費業態里,占比非常高。擁有著廣大流量入口的騰訊,也能夠利用小程序把微信建立為電商交易的入口。
秦朝表示,此次騰訊入股永輝超市則進一步透露出騰訊要進軍新零售領域的野心。“巨頭之間布局的一個對抗,大家都在押注。但凡碰到一個風口,在布局方面,不可能說阿里布局了新零售而騰訊沒有。”
在阿里和騰訊兩家風格不同的“巨頭”押注新零售風口下,國泰君安等多家券商發布研報表示,二級市場中新零售概念股存在相應的投資機會。
對于2018年超市行業的投資,廣發證券認為,商超子板塊作為新零售融合第一站,建議重點關注區域網點密集、具備互聯網巨頭改造空間的公司,以及自身經營能力強,具備行業整合能力的上市公司。
(來源:經濟觀察報 鄒晨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