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羹可穿戴市場蛋糕的策略上,運動品牌可算是走了一段彎路。德國運動品牌阿迪達斯近日關閉了硬件產品部門,宣布停止硬件產品開發,這是繼耐克后的又一大運動品牌宣布放棄智能可穿戴產品的研發。據了解,此前阿迪達斯的硬件部門產品主要涉及手環、手表以及智能足球。分析認為,近年來各大科技公司都在智能穿戴市場發力,較為平價的品牌有小米,較高端的品牌有蘋果、三星,運動品牌在技術層面上的優勢不及科技公司,合作才是未來發展方向。
在可穿戴設備興起之際,許多科技類公司都推出過自家產品,包括小米、Fitbit、蘋果等。在運動領域,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也紛紛投入研發。據了解,除了智能手環和手表,此前阿迪達斯還推出了一款智能足球。但業內人士認為,這類智能設備的受眾面較小,不足以支撐研發成本。
早在2014年,耐克曾發布一款智能手環Nike Fuelband運動腕帶,但不久后就解散了團隊。近兩年,耐克與蘋果公司共同推出Apple Watch Nike+系列手表,轉向應用軟件發展。阿迪達斯也與Fitbit Ionic智能表合作推出定制款。業內人士分析稱,運動品牌切入這一市場的最優模式不一定在科技研發。北京服裝學院商學院教授郭燕認為,運動品牌大量運動資源很難轉換成科技產品的購買人群,研發運動軟件反倒會吸引下載使用。在智能穿戴領域,低端市場擁有小米、榮耀、樂心等品牌,高端市場有華為、蘋果和三星等,運動品牌可以選擇合作方式,而不是自主研發。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 吳文治 陳韻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