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那些當年耳熟能詳的雜志,有的�?�,有的轉型了。
隨著“新零售”概念的提出,很多品牌面對老化問題,最終折戟沙場;但也不乏一些品牌,積極謀求轉型,使受眾感受到了不同的一面,“讀者”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9月份,“讀者”在深圳皇庭廣場開出首家“讀者文化生活館”,整體風格以極簡為主。店內除了銷售書籍外,還有玩具、文具、女性飾品、家庭裝飾等各類文創產品供選擇。而這些銷售的產品,既有“讀者”文創產品,也有其他文創品牌的入駐。
當然,還有供讀者閱讀的休息區。
在讀者出版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總編輯陳澤奎看來,文創產業具有巨大的潛力和需求缺口,將成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國人的消費理念、消費結構、消費需求也在不斷提升,更多人追求生活的品質,追求精神和文化的享受。有關數據統計,中國文化消費存在3.7萬億元人民幣的需求缺口。
據陳澤奎介紹,讀者文化生活館采用小業態、特色化的連鎖經營模式。讀者文化生活館除了直營店,也會有各種加盟店以及合作店,未來將在全國布局500余家該類店。
其實,這已經不是“讀者”首次落地開店,早在去年4月份,其在北京望京soho下沉廣場地下1層,已開出面積100多平方米,包含書籍、文創產品、家居用品、暢飲吧臺、卡座沙發等的復合型線下書店——讀者·書房。
“由于它的部分功能是書店,但與我們一直敬重的傳統書店在經營范疇上有所擴增,故以’書房’為名�!鼻氨本┳x者天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進在解釋該店店名是說道。
據悉,該復合型線下書店是“讀者”的轉型試水項目。不管是書店內設有的卡座沙發、頭頂的閱讀燈、觸手可及的取書扶梯,還是有咖啡、啤酒、糕點等,都是想為讀者提供舒適的閱讀環境。“本著這樣的目的,我們將書架設置為均高4米,最高處有6米,需要用扶梯取書。除了新書,還有幾書架的稀缺二手人文社科書,供顧客在店閱覽�!崩钸M表示,“咖啡和啤酒是精心挑尋的口味和供應商,保證市面上不常見�!�
對于李進來說,開書店源于大學時的一個夢。不期想,十來年后,中國復合式書店的春天也來了。2015年,臺灣著名的誠品書店選址蘇州金雞湖,開設了其在大陸的第一家店,其示范和聯動效應,引發了大陸復合型書店的開店風潮。2016年,貴州起家的西西弗書店一口氣在全國開了十幾家家分店;言幾又書店從北京創業大街起步,也在一二線城市大力擴張;方所書店穩中求進,沒那么狂飆突進,但經營做得很扎實,每一家開得都能看到控制和想法;甚至老牌的新華書店,一些有想法的營業廳也耐不住紛紛開始嘗試重新裝修、多種經營。
據讀者內部人員透露,下一家實體店很有可能開在魔都上海,但具體細節還在商議中。
《讀者》,這本創刊于1981年的雜志,是全國發行量第一、世界發行量第四的著名期刊品牌,摻雜了幾代人成長的記憶。如今轉型文創,在新零售環境下尋求突破,是面對自身壓力與環境形勢的一次革新。
(來源:聯商網 陳肖麗)
- 該帖于 2018/1/15 17:50: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