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一度傳言,王思聰要做萬達電商CEO。萬達電商前CEO董策卻向《中國企業家》否認道,“董事長從來沒有這個想法。”
董策是萬達電商第二任CEO,2014年2月加入,15個月后突然離職。他在給員工的信中解釋,由于家人生病,不得不回澳洲照顧。可以說,董策經歷了萬達電商最輝煌的時刻。2014年8月,萬達、騰訊與百度對外宣布,共同出資成立一家電商公司,也就是騰百萬。后來,這一合作沒能長久,董策也早已離去。
有媒體評價,董策在PPT演示方面做得美輪美奐(注:美輪美奐通常用來形容建筑物),但實際的系統開發和業務都進展緩慢。
董策回應稱,PPT既不美輪也不美奐,全是干貨。他帶領團隊用40天做成1000頁PPT,再壓縮到200頁向王健林匯報,講到第15分鐘的時候,王健林打斷說,那就是他要的東西。
當被問及在職期間,是否有過決策失誤,董策回答,“在萬達電商沒有做錯過什么事情,最大的遺憾是離開。”總體來說,得到多于失去,美好多于遺憾,他無限感恩。
接受《中國企業家》專訪時,董策回憶了騰百萬的合作、他與王健林的交往以及王思聰懟汪小菲的往事等。以下是對話內容節選:
40天,做了1000頁PPT
CE:萬達是怎么選中你的?
董策:我進入萬達,也是過關斬將。用他們人力資源的話說,叫地毯式轟炸,把所有能挖到的人都挖出來,一級一級篩選。最后,由王健林、丁本錫等幾個人定,我是進入最后決賽的兩個人之一。
CE:還有一個人是誰?
董策:現在已經記不住了,也是非常棒的。
CE:最后關卡,王健林跟你說什么了?
董策:我不想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想說的是他們最后投票決定,四比一,我進入了。面試的時候,有一個人蠻奇怪的,我說具體操作的時候,他就說這些沒用,得說戰略。我說戰略的時候,他又說這些沒用,得說落實。我也不客氣,我說我有戰略,還有落實,你想聽哪個?
后來,董事長(王健林)安排尹總、曲德君兩個人,在入職那一天把我送到電商公司。坐下來開會,向所有人宣布,這是董總,他要帶領我們做電商。這對萬達來說也應該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
CE:王健林怎么沒去?
董策:王健林作為董事長,他要把我送到電商嗎?他送過誰?尹總之前都沒送過任何人,人力資源的總負責人,再加上高級副總裁,把我送到那兒開會。
CE:有人說,你給王健林做了幾百頁PPT。
董策:我告訴你,不是幾百頁,我們當時的PPT是1000頁。我們用40天的時間,把萬達的11個業態弄清楚,它的需求是什么,流程是什么,問題是什么,跟互聯網怎么結合,跟其他業態怎么結合,然后怎么整合到一起。還有別人是怎么做的,為什么這么做是合理的。
有人說董總那個PPT做得叫美輪美奐,用了這個詞。我可以明確告訴你,既不美輪也不美奐。你們如果去看一看萬達那個PPT,可以說全是干貨,一個字的廢話都不允許有。不是每個人都在互聯網領域,PPT講解要通俗易懂,還要把一些數據附帶說明,所以這1000頁帶著大量附件。在萬達作匯報,首先是要把事情講清楚,如果想看細節,再點擊附件。他(王健林)可以不問,不允許你不準備。給他講的時候,我用了兩個小時,但不是這1000頁,是壓縮到200頁。
CE:王健林并不是互聯網出身,能接受嗎?
董策:跟王健林作匯報的時候,他把副總裁和各部門負責人全部召來了。那時我加入才40天,2014年的4月中下旬。所有人都要看看這個新CEO怎么亮相,王健林怎么評價。我只告訴你們一件事,這個PPT講到第15分鐘的時候,王健林說這就是我要的東西。
說王健林不懂互聯網、萬達沒基因,我不認可。從戰略、實施到運營他都有相當的認識。而且,他有超強的學習能力,超高的智慧。
CE:學習能力等方面,有印象深刻的細節嗎?
董策:他對O2O的認識,對智慧互聯網未來的發展,有相當深刻、長遠的戰略思考和把握。我離開的時候,整個平臺的框架全有了,60%的應用已經上線并在示范現場順利走通。在百度跟騰訊強力支持下,我們的計劃是在北美上市,這個公司從一開始就是VIE結構。
沒想讓王思聰做電商CEO
CE:騰百萬這個計劃是你提出的嗎?什么時候開始醞釀的?
董策:從我2014年2月底進去到2014年9月28號(實際為2014年8月29日)騰百萬成立,7個月。在整個事情的推進過程中,我每一天都要過問,此事不由電商公司的負責人來全面負責,請問誰來負責?
CE:這是你進去的任務,還是你提出來的?
董策:我進去的時候沒人提騰百萬,甚至還有人提阿里,我跟董事長討論的結果是,應該是百度和騰訊,為什么呢?因為阿里跟萬達將要建立的那個平臺,天然有競爭。而騰訊、百度和萬達即將建立的那個O2O平臺,天然互補。
CE:你是怎么把王健林、馬化騰和李彥宏聚到一起的?
董策:辦法不說了,但是想盡了辦法。當然,最終還是馬總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大家經過溝通,確定說這三巨頭都亮相。當時董事長在騰百萬成立大會之前要做布置的時候說,這個會上只說四個人。
CE:哪四個人?
董策:王健林、馬化騰、李彥宏、董策,這是他當著所有人的面說的。所以那時候還有人猜測說,王思聰要來當電商的CEO。我可以這么說,董事長從來沒有這個想法。他說得很清楚,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CE:騰百萬當時那么轟轟烈烈,為什么后來無疾而終?
董策:對此事我不回答,因為它的終結是在我離開之后。
CE:騰百萬跟騰訊、百度之間合作順暢嗎?
董策:至少我在的時候是順暢的。你要說沒有一點不同意見,不可能。大家有共同目標,想把它做好,而且百度、騰訊也給出了巨大誠意。
CE:你離開之前,萬達、騰訊、百度三方合作到了什么階段?
董策:三家簽署了合同,各自投入了資金,確定了奮斗目標、相互的責任,一切順利。
CE:這些目標和責任是什么?
董策:一句話,一起創造一個中國最大的智慧生活O2O平臺。
CE:萬達能實現這個目標嗎?或者說難度有多大?
董策:從某種程度來說,它已經實現了,2015年的3月31號就實現了,那一天實現了第一步上線,它相當于美團+淘寶+京東,并且擁有相應的線下實體業務與之配合。還包括一個室內外導航系統,加上一系列智慧元素和功能。我們當時實現了智慧院線、智慧停車、智慧內部導航、智慧餐飲、智慧購物、智慧兒童、智慧導航,然后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各業態統一的大會員、大數據、統一積分聯盟,還有統一支付系統。
我們把智慧金融也放上去,后來金融集團設計了一個輕資產融資產品穩賺1號,也在飛凡平臺上銷售,這是萬達輕資產的第一步嘗試。
CE:萬達也收購了快錢
董策:收購了快錢不等于說它就可以做這件事,這件事跟快錢沒有必然聯系。
據說萬達電商與萬達其他部門合作的時候,阻力挺大,比如院線自己也有布局。
董策:我進入之后,董事長向集團所有部門發出了一個指示,要求所有部門把他們的線上部分交給電商公司,這是統一行動,不是你做的好或不好的問題,這是大家融在一起產生更大合力的問題。而且,他們那個時候做的一般。
CE:就是說在各部門合作過程中,并沒有太大的困難或者阻力?
董策:有,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那個獨立的小圈子更好。但是萬達有一點,就是董事長下了命令,大家都要執行,顧全大局。所以要求的是必須交出來,而騰百萬成立的時候,騰訊、百度只提出了一個條件,把所有業態的線上部分給互聯網公司,這是核心要求。
一天自我審視8次,沒做錯什么
CE:你跟王健林相處得怎么樣?
董策:我們關系非常好。
CE:當時你直接向他匯報嗎?
董策:既要向他直接匯報,也要通過曲德君。因為董事長當時建立了一個領導小組,叫萬達電商領導小組,他任組長,我不向他匯報向誰匯報?
別人覺得他很嚴厲,甚至認為他一定經常罵人。我們相處那么長時間,我不僅沒有挨過罵,甚至沒有挨過一次批評,連一次小埋怨都沒有。
我們曾一起坐他的私人飛機去深圳。在飛機上,我們談了三個小時,但是覺得沒談夠。回來,他跟李彥宏、我,當然還有別人,又談了三個小時,也沒談夠。等飛機的時候,他把他的太太介紹給我,我們三個人在一個房間里面,他談王思聰。
CE:怎么談王思聰?
董策:跟通常情況下的老父親一樣,談他的聰聰,很簡單。當時王思聰好像是罵汪小菲之類的。我們很自然地談起來,有人說這是萬達策劃的。董事長說,這件事還用得著萬達策劃嗎?簡直是笑話。我們談得很輕松。
CE:你離開呢?
董策:我知道你會問這個問題,一切以我離開時給全體員工那封信的每一個字為準。
CE:回過頭來看,你在萬達的這段經歷,遺憾是什么?
董策:遺憾就是離開,這是最大的遺憾。如果它能夠按時上市,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很多東西。王健林經常跟我說一句話,財富的積累和追求,已經到達一個高度,這些對他來講已經不是太重要了。如果有一天,別人評論他的時候,能說王健林這小子心眼不壞,是個好人,就夠了。
CE:你在萬達這么長時間,覺得自己有哪些事做錯了?
董策:沒有。
CE:真的沒有嗎?
董策:沒有,我對得起良心,一件都沒有。
CE:一件都沒有?
董策:一件都沒有,我每天審視自己8次。我每天告訴自己8次,低調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CE:萬達的現狀你怎么看?
董策:萬達在2017年確實遇到很大困難。有人說它快完蛋了。但是你們不要忘了,他是王健林,他是一條真正的硬漢子。他會帶領萬達渡過難關,走向新的未來。也正是因為萬達現在遇到些困難,我才覺得有必要替萬達說幾句話,對萬達,我無限感恩。
(來源:中國企業家雜志 郭朝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