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利群召開了201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表決通過了關于更改公司名稱的議案,公司名稱將由“青島利群百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改為“利群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對于為何去掉公司名稱中“青島”這一帶有明顯區域限定的詞,利群曾在公告中表示,隨著公司規模的發展壯大,公司業務范圍不斷擴展,公司現有名稱已不能完全體現公司的戰略發展格局。當前,修改后的名稱已經國家工商總局預核準,最終名稱以工商部門變更登記為準。
業績好,理財忙
據了解,利群于2017年4月上市,從事以百貨、超市和電器為核心主業的零售連鎖業務,和以城市物流 中心為輔的品牌代理和商業物流業務。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合計擁有39家門店、電子商務子公司2家、批發物流子公司11家及3座物流中心,門店主要遍布在青島及周邊的山東半島地區。
2017年9月,公司省外第一家門店——利群連云港購物廣場開業。利群表示,這標志著公司市場布局開始邁出山東,走向全國。“未來,公司將持續加快推進跨區域發展戰略,開啟全國布局的發展新格局。”
與部分上市公司股東急于套現不同,利群在公布改名的當天也公布了第一大股東利群集團增持的消息。其計劃在未來十二個月內以自有資金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數量為公司流通股股數的0.5%— 1%。
業內人士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大股東增持本公司股份,除去股權爭斗的情況外,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對公司業績的看好。
事實上,利群業績一直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去年1至6月,利群營業收入約為54億元,同比增長2.3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為2.1億元,同比增長6.67%。分季度看,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0.76%,二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6.67%,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8.22%,與同行業其他企業相比,優勢明顯。
此外,從利群頻頻購買理財的情況看來,其似乎現金頗為富裕。1月20日,利群發布公告,擬使用額度不超過7億元的閑置募集資金擇機、分階段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保本型約定的銀行等金融機構理財產品。利群于去年10月17日使用閑置募集資金1億元購買了交通銀行青島市南第二支行的“蘊通財富·日增利92天”保證收益型理財產品,該產品起息日為2017年10月18日,理財到期日為2018年1月18日。今年1月18日,利群已經贖回該產品,獲得收益100萬元,與預期收益基本相符,本金及收益均已歸還至募集資金賬戶。
截至1月20日,利群共投資4.8億元保本型理財產品。
經銷模式提供價格優勢
據了解,利群的經營模式主要為經銷模式和聯營模式,前者是其最主要的經營模式和利潤來源。經銷模式為主的經營模式保證了產品質量,為其提供了價格優勢。
在經銷模式下,公司下屬批發類子公司或零售門店通過買斷方式向供應商采購商品后,根據供應商指導與市場定價相結合的策略銷售商品。公司在銷售商品時,根據銷售金額確定銷售收入并根據進貨價格結轉成本。利群目前采用經銷模式的商品主要為電器、超市類商品以及百貨類的家居及部分服飾、鞋帽、化妝品、首飾等商品。其中電器、超市類商品經銷比率達到 90%以上,百貨類商品的經銷比率達到40%以上。
相比之下聯營模式的利潤主要來源于零售門店對供應商銷售的扣點分成,以供應商指導價為主導價格,公司的自主性較低。
此外,作為利群經營模式之一的租賃業務,為其經營帶來了風險。利群現有39家門店中,其中28家的全部或部分物業以租賃方式經營,租賃的大部分物業合同簽署日期較早,租期較長且租金較低。但由于近年來包括商業物業在內的房產租賃價格持續上漲,如果租賃期限屆滿或公司通過租賃方式開設新店,公司將面臨一定程度的租金上漲、成本增加的風險。
變更電子商務平臺升級項目
除了通過改名議案,股東大會也通過了利群將原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電子商務平臺升級項目”變更為“智慧供應鏈信息管理升級改造項目”的議案。
電子商務平臺升級項目是其2013 年首次公開發行申報時所確定的募投項目。該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B2C平臺“利群網上商城”系統改進、倉儲物流中心建設等,擬使用募集資金投資額約為1.24億元。
與其他零售企業相比,利群股份涉足電子商務時間較早,2004 年就成立了 B2C 電子商務平臺——利群網上商城。2016 年底,利群線上APP“利群網商”正式上線,依托利群線下渠道優勢和品牌優勢,保證線上線下商品價格、質量、品類的同步,實現公司線上線下全渠道經營新模式。利群網商經過 2017 年上半年的運營,初見成效,截至報告期末,已實現出庫57.9萬筆,銷售金額1.8億。
對于為何變更“電子商務平臺升級項目”,利群方面表示,隨著近幾年經濟的蓬勃發展,信息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不斷加快,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日益成熟,為順應信息時代的發展趨勢,公司將 B2C 平臺“利群網上商城”升級改造為O2O 平臺“利群網商”、B2B平臺“利群采購平臺”。
截至2018年1月10日,電子商務平臺升級項目已使用募集資金0.16億元,利息收入192萬元,賬戶剩余約1.1億元。變更后的智慧供應鏈信息管理升級改造項目總投資1.41億元,其中智慧零售信息化改造0.65億元,占比 46.10%;新數據中心建設及機房搬遷項目0.58億元,占比41.13%;OA系統建設0.1億元,占比 7.10%;其他系統建設800萬元,占比5.67%。
打造智慧供應鏈
據了解,上述“智慧供應鏈信息管理升級改造項目”預期通過改造、淘汰原有舊數據中心,建立新的數據中心體系,實現“兩地三中心雙活數據中心”布局。
利群方面表示,更新后的項目將進一步完善數據中心的動力環境及基礎設施,完善備份及災備機制,為公司業務連續性提供保障。針對公司業務系統,采用新購、二次開發等方式,進行完善與升級,針對已有設備,進行必要的設備升級更新,同時針對新的信息化系統,采購必要的新硬件設備。通過信息化系統的重構,實現業務管理流程重構,進一步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一直以來,成熟的物流平臺是利群的一大競爭優勢。公司為匹配零售門店的銷售,分別于 1997年和2002 年設立福興祥配送和福興祥物流從事品牌代理和商業物流業務,經過近二十年積累,現已發展成為山東省內規模較大的商業物流企業。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中旬,利群共擁有3座物流中心,配送車輛200余輛,能夠提供20萬種商品的配送任務。配送區域輻射山東半島及周邊的多個地區,日配送半徑超過 300 公里,范圍覆蓋公司下屬的所有零售門店。此外,利群還為區域內的商業企業提供商品供應和中轉配送等第三方物流服務。
物流中心對采購的商品實行系統的電子標簽管理,采用立體式高位倉儲貨架和全自動分揀系統存儲商品,并記錄商品的出入庫情況。物流中心土地倉儲面積 28.3萬平方米,其中冷鏈倉儲面積 3.8 萬平方米,倉儲種類繁多,能夠獨立承擔生鮮產品、食品飲料、日化用品、衣帽服飾、家用電器等多種商品的倉儲和配送工作。
物流中心下設生鮮加工配送中心,具備生產加工、驗收倉儲、分揀配送和信息處理等功能,能夠對采購的蔬菜、水果、畜牧水產、 面制產品等短保質期商品進行深加工,并利用較強的配送能力為短保質期商品的配送提供保證。此外,公司對部分季節性和應急性商品合理儲備,能夠有效抵御缺貨風險。
(來源:中國商報 記者 朱夢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