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在過去的一周(1.29-2.4),華地集團餐飲自有品牌“海港廳”亮相;百勝和麥當勞本土化新一輪斗法;麥當勞同店銷售額達6年來最高……
華地集團餐飲自有品牌“海港廳”亮相鎮江商業城
2月3日,華地集團旗下餐飲自有品牌“海港廳”亮相鎮江商業城。這是華地自堂堂果之、稻隱拉面、廚社、SPRINGLANG BEAUTY等品牌之后,在自有品牌領域又一次新的嘗試。
“海港廳”主打各類港式滋補湯品、煲仔飯、廣式燒味。為了實現最為正宗的廣式風味,海港廳特地從有“美食之鄉”美稱的順德挖來了擁有多年從業經驗的廚師長,更由廚師長對食材進行嚴格的挑選,對制作流程進行嚴格的要求。
餐廳年終大考:如何備戰年夜飯?
年夜飯有多火?這兩天,一則“成都酒店年夜飯需1.5小時吃完,超時另付費”的新聞刷爆朋友圈。拋開這則規定是不是霸王條款的爭論,一個不爭事實是,年夜飯早已火得一塌糊涂。
在百度輸入“年夜飯”,找到相關結果約20,700,000個;從百度搜索指數看,從2011年至今,年夜飯搜索指數一直呈上漲趨勢;大眾點評顯示,上海“年夜飯”有1484個結果,“年夜飯外賣”有1171個結果;在電商平臺搜索“年夜飯半成品”,蘇浙匯、小南國、廣州酒家、五芳齋等都推出相關服務;在媒體報道和餐飲老板內參跟品牌交流中獲悉,在春節一到兩個月前,很多家的年夜飯早早就訂完了。
2017年12月,上海的燕云樓、小南國、唐宮等品牌年夜飯預定已所剩無幾;2018年1月,北京的花家怡園、四季民福、眉州東坡等熱門餐廳年夜飯預訂基本達八成以上;成都老房子川菜的年夜飯,12月時包間全訂完;長沙西湖樓2018的年夜飯預定很快突破350桌。
Lady M開出杭州首店 入駐杭州萬象城
2月7日, Lady M杭州首店將正式登陸萬象城,這也是該品牌在中國大陸的第三家門店。
據了解,杭州首店將延續Lady M進入大陸以來一貫的設計理念, 采用簡單裝修風格,運用精致巧妙的細節來豐富空間的,同時還利用了高層高的特點,為吧臺上空加入了歐洲博物館空間般的天井設計,讓極簡與華麗的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Lady M這次特別為杭州門店設立的手沖咖啡吧臺,可以同時容納6位客人。
據悉,Lady M在中國大陸目前只有上海ifc、上海新天地和杭州萬象城三家線下實體門店。暫無加盟、合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線下實體店或線上銷售渠道。
百勝和麥當勞本土化新一輪斗法 開始呈現新變化
門店升級、智能餐廳、本土化產品,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百勝中國和麥當勞兩大快餐巨頭在加速擴張門店的同時新動作不斷。
新年伊始,麥當勞中國味十足的粥王系列產品上市,又與融創地產達成戰略合作。而記者近日獲悉,百勝中國旗下品牌塔可貝爾在上海連開兩家新店后預備挺進北京市場,肯德基去年新推出的品牌K PRO也將進駐北京。隨著管理團隊的本土化,兩大快餐巨頭新一輪斗法也開始呈現新變化。
據知情人士透露,百勝中國旗下品牌塔可貝爾計劃在京開店,這也是塔可貝爾重返中國市場后開始擴張的信號。據了解,塔可貝爾在百勝中國自百勝餐飲拆分后就在上海開設了首家門店,但直到一年后的2017年12月,才相繼在上海再開兩家門店。這與百勝中國在華推廣肯德基及必勝客兩大品牌的快節奏相比,差異十分明顯。除了啟動塔可貝爾這一品牌的復制外,去年肯德基在杭州推出的輕食品牌K PRO也計劃今年在北京開店,這兩張“新牌”未來的發展計劃也已經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除了多品牌布局,百勝中國在去年最為熱議的動作就是收購了外賣平臺到家美食會,開始布局外賣市場。盡管收購完成后,百勝中國對于未來將如何發展外賣業務并未給出明確的說明,但百勝中國即將成立獨立外賣公司的消息卻不脛而走,也顯露出百勝中國發力外賣市場的決心。
麥當勞未來概念店落地 快餐店變咖啡館是自殺嗎?
2018年1月,廣州迎來了第一家麥當勞未來概念店,前幾天各位在朋友圈里一定都打開過了轉發報道。巨大的黃色樓梯、通透的玻璃墻、桌面服務和觸屏點餐、定制化甜品柜臺,基本上都是老面孔,不是那么未來。
這隸屬于從 2015 年開始麥當勞每年一個城市、每年一版的概念店“系列”。如果仔細比對圖片和細節,以及與之相比的媒體曝光度,你會發現它并不如 2015 年底第一版在北京問世時那么的石破天驚,但當它已經成為每年一次的規范動作時,其中所凸顯的行業性的趨勢就更加明顯了。從這個帶有甜品吧臺的兩層空間里,我們讀到的是一個想讓人慢一點點下來的快餐店。
20 分鐘,這是一個消費者在快餐店的平均停留時間。在這 1200 秒里面,餐廳要讓消費者留下印象乃至讓人留下時間,就需要在每一個“接觸點”上面花功夫。
擁有超前思維商家已經從服務行業里吸取養分,而這其中最好用的概念之一就是:第三空間。這個詞以往經常和星巴克相關的報道聯系在一起,這個咖啡連鎖店架設了一個在家庭(第一空間)和工作(第二空間)之外的環境,它提供相對舒適又帶有個性化的主流場所,鼓勵人們集結、培育社群。
麥當勞同店銷售額達6年來最高 只有超值菜單還不夠
1月30日,麥當勞公布了其2017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全年及第四季度全球同店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了5.3%和5.5%,達到六年來最高。公司在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中國等主要市場的同店銷售額都有所增長,其中美國本土第四季度同店銷售額漲幅為4.5%,高于分析師預期的4.3%。
同店客流增加及銷售額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托于麥當勞的超值菜單,特別是在美國市場。
2016年,麥當勞在美國重新推出了早年廣受歡迎、但在2013年取消了的低價套餐,比如5美元從雞塊、吉士漢堡等產品中任選兩樣的McPick 2;2017年又進一步打出Dollar Menu戰略,推出售價分別為1美元、2美元、3美元的餐點和飲料,并在McPick 2中加入了黃油蘸醬炸雞塊等更多可供選擇的品類。
低價菜單回歸,與麥當勞面臨的市場競爭環境緊密相關。一方面,行業競爭加劇,諸如漢堡王、Wendy’s都連鎖品牌都在大打低價戰;另一方面,麥當勞也承認,早前取消的低價套餐的確影響了一撥對價格敏感的顧客。財報業績表明,恢復低價菜單為麥當勞帶來了更多客流,也顯著促進了同店銷售額的增長。
西貝一年營收43億!麥香村之后它還做了這些
43億元,這是西貝2017年的營業收入。相比2016年,增長了8億元。
這個數據背后是,西貝200多家門店,17000名員工,賣出9000萬道菜品,為5000萬人次的顧客提供就餐體驗。
西貝營收增長,和門店數量增長直接相關。2017 年 9 月底西貝門店突破 200 家,覆蓋 40 多個城市。這個數據往前推兩年,2015 年是 122 家,2016 年是 184 家。不只是開店,也基于不同的場景開店。
賈國龍叫停西貝快餐項目后,原北京麥香村店被改造成西貝首家外賣專門店,原上海麥香村店搖身變成“西貝莜面村雜糧小鋪”,菜單上一行醒目大字:一個人的西貝。
2018年商場餐飲遭劫難 中老年人群成救命稻草
記者最近探訪了上海一家知名商場的知名連鎖餐飲店,周末中午的上桌率居然只有50%,晚上也只是剛好坐滿,相當于一天的翻臺率才1.5輪。
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如何養得活一個企業?更不用提工作日了。服務、出品、品牌知名度等各方面都不差,為什么生意這么差?這樣的情況肯定不是個例,商場餐飲所遇的窘境與商場經營的好壞密切相關。一邊有商場在勢如破竹地開著,一邊有商場客流稀少、垂死掙扎,反差如此之大不得不引起餐飲人的重視。當大家都把目標鎖定在年輕人身上時,殊不知,另外一臺“人流發動機”卻被忽視了。
過去商場少,占據絕佳的地理位置,開一家火一家,根本不用花太多心思做經營。現在就不同了,商場多了,消費者更挑剔了,對經營管理的要求相應高很多。廣告投放也成為商場營銷的一部分,有的商場為了經營能投入上千萬做營銷,而有些只舍得投幾百萬甚至幾十萬,宣傳不到位怎么引流?
部分商場看上去建好了,招商卻犯了難,開業幾個月,仍面臨大面積“空窗”,停車場到現在都不敢收費。甚至為了吸客想方設法引入能自帶客流的餐飲大牌,比如海底撈。
麥當勞官微否認員工“路邊挖雪制餐”:鑿冰用于保潔
1月31日消息,針對“張家界天子山麥當勞店疑用室外雪水制餐飲”的報道,麥當勞方面表示,于張家界天子山麥當勞餐廳的投訴事件,麥當勞高度重視并迅速展開內部調查。經了解,員工鑿冰是待冰雪融化后用于餐廳保潔,并非用于食品制作。
1月30日,一段“張家界天子山麥當勞店門外挖雪制作咖啡牛奶”視頻在網絡流傳。拍攝者楊先生稱,1月29日中午,他發現麥當勞店員在室外的地面上挖雪,然后倒進了餐廳操作臺的容器中。不過,楊先生表示,他并未看見餐廳的員工用雪融化的水制作咖啡、牛奶等餐飲。
麥當勞方面表示:“關于張家界天子山麥當勞餐廳的投訴事件,麥當勞高度重視并迅速展開內部調查。經了解,員工鑿冰是待冰雪融化后用于餐廳保潔,并非用于食品制作。我們非常關注顧客的身體狀況,希望盡快與其取得聯系以了解具體情況。”
(來源:聯商網 劉曉悅)
- 該帖于 2018/2/5 17:25: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