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節邂逅情人節,原本“傳統味+國際范”的“海派新春”更添一抹浪漫的味道。
春節期間,上海消費市場購銷兩旺、運行平穩,“菜籃子”、早餐工程和家政服務等各項民生保障有力,據上海市商務委抽樣調查,本市276家零售和餐飲企業春節期間(2月8日至2月21日)實現銷售額107.9億元,同比增長10.4%,長寧、徐匯、楊浦、普陀、虹口、奉賢和浦東新區等樣本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兩位數以上,其中長寧和徐匯同比增速高達25.5%和18.4%。
據樣本監測數據分析,春節期間除了標準超市銷售略有下降外,購物中心、大賣場、無店鋪、專業專賣店等業態都保持較好增長。集“餐飲、娛樂、體驗”等綜合功能的購物中心銷售表現搶眼,瑞虹天地、來福士廣場、都樂匯、美羅城、環球港、悠方購物公園、萬達城中城、東郊百聯、祝橋奧特萊斯、合生匯等銷售額同比增長20%以上。由于EMS、順豐等快遞物流推出“過年照樣送”,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年貨配送上門,京東商城、易果生鮮銷售額同比增長10.0%和10.2%。80%的盒馬配送員未休息,消費者仍可以手機下單,享受30分鐘上門配送的服務,易果生鮮、百麗電子商務等銷售額同比增長10%。
春節期間,品牌企業年夜飯預訂一桌難求。綠波廊、上海老飯店等老字號的年夜飯、團圓飯預訂率達100%,一桌難求。根據抽樣調查,16個區84家樣本餐飲企業,除夕堂吃年夜飯實現銷售額共計2606.51萬元,銷售額同比增長11.0%;桌數為8074桌,同比增長8.5%。每桌年夜飯均價3228元,相比去年的均價3155元,微漲2.3%;半成品共銷售4.85萬套,同比增長7.7%,銷售額共計3201.60萬元,同比增長8.2%。部分知名餐飲企業在餓了么、大眾點評等團購、外賣網站推出各種餐飲半制品、成品銷售,線上線下全方位滿足市民需求。與此同時,春節期間,以堂吃為主的“早餐工程”參與企業大多數正常營業,如老盛昌、蔡先生100%?小楊生煎90%?大富貴70%的門店正常營業?另據餓了么外賣平臺數據顯示,春節假期上海約六成餐飲商戶照常營業,且過年不漲價?
在保障民生方面,節日前夕,市區兩級商務部門通過外延蔬菜基地建設?農超產銷對接?互聯網+菜籃子等多種方式,確保主副食品市場運行平穩。蔬菜集團?良友集團?水產集團?江橋批發?上農批發等企業提前備好糧油6萬余噸?各類水產品10萬噸?耐儲經營性蔬菜儲備0.4萬噸。據監測,春節節前?節中14天(2月8日至2月21日)共成交蔬菜70495噸。另外,由于春節前受冷空氣反復影響,又經歷近十年來最大的雨雪天氣及持續低溫,對郊區蔬菜帶來一定影響,青菜等綠葉菜價格上漲明顯,但土豆?番茄等大路品種量足價穩?
為了避免出現春節“保姆荒”,市商務委還早謀劃?早部署,于節前公示了市政府實事項目持證上門服務的93家家政服務機構名單,企業承諾節日期間服務熱線暢通。同時,這些家政機構通過采取契約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等系列市場保障舉措,加強供需信息匹配、全市家政資源統籌,全力保障春節期間的家政市場。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吳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