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第一天,阿里巴巴重金投資新零售領域的消息再度傳出。據路透社3月1日報道,印度美食搜索與配送服務企業Zomato已獲得了阿里巴巴集團1.5億美元的投資,作為本次交易的一部分,阿里旗下的螞蟻金服也將收購Zomato價值5000萬美元的股份。
Zomato被稱為“印度大眾點評”,此次投資后估值超過10億美元,阿里對該公司的投資可以視為其新零售戰略布局向海外的延伸。
2018年以來,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領域的布局開足了馬力,繼續狂奔。過去一月中,阿里巴巴向萬達電影投資46.8億元、成為后者第二大股東;阿里以及關聯投資方向居然之家投資54.53億元人民幣,獲得后者15%的股份;此外,多家媒體近日報道稱,阿里已和餓了么簽署排他性協議,3個月內將按照95億美元現金收購“餓了么”全部股份。
如果算上即將對餓了么進行的收購,阿里巴巴過去一月在新零售領域的投資總金額已超過700億元人民幣。
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布局之路
2016年10月,阿里巴巴電商業務仍然在飛速增長時,馬云卻表現出強烈的憂患意識,直言電商概念將死、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只有“新零售”。
“新零售”概念剛提出時,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評論稱“這是胡說八道,把實體經濟搞得亂七八糟”,但過去一年多來,阿里用實際行動證明“新零售”并非一句空話。
2017年被馬云稱為是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元年”,在這一年,阿里用真金白銀將一大批線下商超拉入了新零售陣營,包括增持銀泰商業股份(從28%提升至74%)、收購聯華超市18%的股份、逾5億元入股新華都、28.8億美元入股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再加上此前投資的三江購物、蘇寧,阿里巴巴的新零售伙伴如今已可以排成一個長隊。
在外部大舉“掃貨”的同時,阿里巴巴內部也在努力孵化自己的新零售戰隊,盒馬鮮生、口碑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以近年來備受外界關注的盒馬鮮生為例,它被稱為是阿里新零售的“頭號工程”,以自有力量開發新業態,創造增量市場。阿里指出,盒馬鮮生的終極目標是通過系統輸出,對合作企業進行數據抓取,在線上豐富阿里云等大數據系統,在線下則形成實體店聯盟,構筑其新零售版圖。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過去一年多里,阿里的新零售布局逐漸從高頻消費場景向低頻場景拓展,新零售戰略也經歷了從摸索到逐漸清晰的過程。
從高頻消費場景向低頻拓展
在新零售戰略布局初期,阿里將目光聚焦于吃喝玩樂一類高頻消費場景,這包括對自家創新品牌盒馬鮮生、餐飲服務品牌口碑的打造,對線下商超、萬達影院的投資。通過在高頻消費場景中,客單價相對較低,用戶頻繁的消費更容易保證單店盈利。
但今年2月阿里巴巴投資的居然之家卻是典型的低頻消費場景,這類場景中客單價格相對較高,只有保證產品品質、做好用戶體驗才能吸引高質量客戶群體,這對阿里巴巴而言也是新的挑戰。
與此同時,阿里的新零售布局正在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甚至鄉鎮延伸,阿里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雙十一”購物節,線下參與方包括了60萬家零售小店、5萬家金牌小店、4000家天貓小店、3萬村淘點。全國52個核心商圈及百聯、銀泰等傳統零售也全面接入了天貓新零售和近10萬家智慧門店。
雖然新零售向低頻消費場景、中小城鎮的拓展難以給阿里帶來高利潤率,但開拓這些增量市場對阿里而言十分重要。在阿里2017年第四季度財報的分析師會議上,阿里巴巴CFO武衛表示,“新零售的成本結構決定了這部分的利潤率可能會低一些,但我們不必擔心這個問題,因為利潤率低并不一定代表利潤就會低,因為我們將蛋糕做大了,蘋果的60%和西瓜的40%,哪個更大呢?”
新零售戰略日漸清晰
在阿里巴巴新零售戰隊規模日漸龐大的同時,阿里內部對新零售的戰略定位也在逐步清晰。過去一年來,阿里內部曾先后提出“完整閉環”、“三駕馬車”、“四路大軍”等多種新零售戰略設想。
去年11月,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阿里云總裁胡曉明對全天候科技表示:“淘寶、天貓、阿里云、阿里媽媽和創新型自營業務盒馬鮮生,構成了阿里新零售的完整閉環。”其中,淘寶、天貓、盒馬鮮生賦予的是業務運營和軟件服務、阿里媽媽代表著新營銷,阿里云則提供新零售的技術和基礎設施。
一個月后,口碑公司CEO范馳接受全天候科技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阿里新零售,盒馬、口碑、天貓淘寶是“三駕馬車”:
天貓是線上零售,通過天貓小店這樣的形式,向線下延展。盒馬和銀泰、百聯,都是線下零售。銀泰、百聯是阿里通過投資在外圍打造的生態群,屬于“舊城改造”。盒馬是阿里親力親為的新零售物種,屬于“平底起高樓”。盒馬是新零售的實體,口碑搭建的是新零售在線下的平臺和網絡。
今年1月,阿里巴巴CEO張勇公開表示,包括口碑在內,阿里已經形成了新零售的四路大軍,在服裝百貨、電器、食品生鮮快消、餐飲等行業重構與推動效率升級。
新零售下一站:阿里與騰訊雙寡頭爭奪戰將繼續?
阿里巴巴之所以在新零售領域奮力狂飆,與老對手騰訊的咄咄逼人也密切相關。
2017年,騰訊聯手京東,入股了永輝超市、唯品會等零售領域巨頭。進入2018年,騰訊系布局新零售的步伐也明顯加快,過去兩個月中,騰訊用入股的方式先后將家樂福中國、萬達、海瀾之家、步步高等多家企業招至麾下,一個聲勢浩大的“反阿里艦隊”已經形成。
雙寡頭格局下,2018年新零售將如何發展呢?國泰君安分析師訾猛團隊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認為,阿里、騰訊兩陣營將在新零售的運營效率、新模式、新業態等方面繼續比拼。報告指出:
①對國內超市行業而言,隨著資本持續涌入,整合潮已經到來。不論是電商巨頭,還是線下傳統超市企業,彼此之間戰略合作、互利共贏必將是大勢所趨。參照國外超市的發展經驗,超市企業之間的整合將加快行業集中度提升,龍頭企業有望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加速超大市值公司誕生。
②超市新模式、新業態快速搶點,兩陣營直接比拼、運營效率成為關鍵。阿里系盒馬鮮生,騰訊系超級物種/7 FRESH等新零售業態在2018年將快速鋪開,捉對比拼,客流、供應鏈、配送等各環節深入優化。諸強對決,將帶動整個超市、生鮮行業加速洗牌,無論盒馬還是永輝,均將在這一輪競爭中加速獲取市場份額。
③新零售合作仍將繼續推進,合作領域有望從超市行業向周邊擴散。超市領域選邊站隊已接近尾聲,但零售行業仍有巨大空間。超市業態占比較高的集團企業、門店數量多體驗好的連鎖企業、民營企業或國改預期較強的國企,這三類企業有望成為雙寡頭繼續爭奪的線下重點。
(來源:全天候科技 作者:張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