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最近百貨業內有點熱鬧,在各大商場紛紛曝出2017年銷售額之際,北京skp以去年業績125億的最新數據艷壓群芳,狠刷存在感,成為中國首個單店過百億的商場,為蕭條已久的百貨業多少駁回了點顏面。
另一則消息,與skp同為日系百貨出身的伊勢丹百貨天津南京路店即將展開大幅擴建。
擴容至26萬方,成全球最大伊勢丹百貨
▲ 伊勢丹百貨天津南京路店,圖片來源網絡
伊勢丹百貨天津南京路店位于天津國金中心MIFC內,該項目是雄踞濱江道“龍頭”區位,體量高達86萬平米的大型城市綜合體,集天津國際金融中心寫字樓、四季酒店、四季匯公寓、日本伊勢丹及樂賓百貨等重磅項目為一體,由天津現代集團開發并運營,自持面積達70萬方。
對天津市民而言,伊勢丹百貨、樂賓百貨已經成為其都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互動載體,而現代集團顯然還不滿足,他們認為這兩者可以更好。
據《聯商網》了解,現代集團將在伊勢丹現有的基礎上,進行罕見的大規模擴建。預計到2020年,2.0版本的天津伊勢丹將會以26萬平米的奢華體量趕超位于新宿的伊勢丹本部總店,成為全球最大的伊勢丹。同時,對運營數年之久的樂賓百貨外立面斥重資翻新的計劃,也已被現代集團提上日程。
▲天津國金中心MIFC最新效果圖
擴建后,天津伊勢丹百貨南京路店26萬平方米的規模幾乎是北京skp的一倍!單店規模也將躋身于我國高端百貨單店前列,優異的商圈、優秀的運營商、超前的商業規模,業績能否比肩北京skp引人注目。
說起來,伊勢丹與skp前身新光三越頗有淵源,需知三越伊勢丹在日本早已合并為一家集團。
我們先來梳理下伊勢丹百貨在中國的發展現狀。目前,伊勢丹百貨在我國設有天津南京路店、天津濱海店、上海梅龍鎮店、成都春熙店四家百貨店,但上海淮海店、沈陽店、濟南店、天津吉利大廈店四家門店已陸續關閉。
2015年12月,伊勢丹美妝集合店ISETAN BEAUTY美妝館開進了上海靜安大悅城;旗下精品超市伊勢丹超市即將入駐成都銀泰in99,傳聞還計劃選址開設成都百貨二號店。
再加上如今天津南京路店即將擴容為超大規模的百貨購物中心,上述這些勾勒出了伊勢丹百貨在中國的發展線條。《聯商網》了解到,伊勢丹在日本嘗試的MI.plaza、伊勢丹mirror等特色中小集合店對中國市場尚在觀察中,不排除將來登陸中國的可能性。
伊勢丹助推天津中央商圈升級為百億級商圈
天津中央商圈由南京路,和平路步行街及濱江道步行街等多條商業街共同構成,商圈8大新老主力店今年營業額有望超過60億元。
5大原主力店年業績在50至60億之間:樂賓百貨,伊勢丹百貨,恒隆廣場(去年租金1.91億元),天津百貨大樓(被煙臺振華集團收購),勸業場百貨五大主力店2018年業績預計均在8至12億之間。
3大新主力店:和平大悅城(原津樂匯)與世紀都會商廈均在2016年開幕,天河城購物中心去年6月新張。
8大主力店競合,此消彼長之下,今年總營業額預計可達80-90億之間,未來隨著伊勢丹擴建、樂賓百貨改造,商圈有望向100億進發。
此外,商圈內還有一批次主力店:吉利大廈(含米萊歐百貨),米萊歐華清店,米萊歐千禧店,中原百貨,濱江商廈,友誼新天地廣場,國際商場,麥購休閑廣場,歐樂時尚廣場,MPLAZA(原久光),悅薈廣場(原萬達廣場)。
在建新項目有天匯中心,天津國金中心MIFC伊勢丹2期。
附天津12大店王商場 ↓
作為天津12大店王商場之一,營業面積3.2萬平方米的天津伊勢丹南京路店年業績約10億元,是伊勢丹中國業績第一的旗艦店,坪效在天津12大店王中名列前茅。
值得注意的是,伊勢丹天津最初門店位于目前現代城南京路店對接的吉利大廈(由米萊歐百貨接盤),由于面積不足2萬平方米,難以發揮商業效應而搬遷至目前的現代商城,如今再度擴容,商業面積將擴大8倍。
延伸1:
日資百貨中國拼盤
如果不計算華堂、永旺、泉屋、APITA雅品佳等日式GMS百貨,也不計算日本百貨與港臺合作企業(如臺灣新光三越、久光香港SOGO、太平洋臺灣SOGO),以及被本土企業收購的日式百貨(如無錫華地八佰伴、賽特從八佰伴接手的北京賽特、大商收購的大連MYKL麥凱樂),還有退出中國市場、與香港迪生合作的西武百貨,與莊勝合作的SOGO崇光,伊都錦百貨等,那么,已進入中國的日本其他百貨店有大丸上海店(與上海新世界合作)、高島屋上海店、八佰伴上海店(百聯控股)、三越上海店(花園賓館內的小型店)。
另外,首次進駐中國即將開業的日本百貨品牌還包括東急百貨武漢店、阪急百貨寧波店,parco則在江蘇多地選址。
如此一來,尚未進駐中國的日本知名百貨只剩下松阪屋、近鐵、東武、小田急、京王、松屋、巖田屋等少數企業。
根據《聯商網》整理資料得到,在華日資百貨年業績最高的十大日式百貨店為:skp北京店、八佰伴上海店、久光上海店、麥凱樂大連總店、八佰伴無錫店、久光蘇州店、大丸上海店、伊勢丹天津南京路店、伊勢丹成都店、遠東百貨重慶江北店(原太平洋SOGO)。
雖然日資百貨在大陸地區有贏有輸,進退頻繁,但日系百貨(含港臺百貨)對大陸地區的百貨業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示范作用,本文不再贅述。
延伸2:
新宿伊勢丹改造情況及點評
▲ 新宿伊勢丹,圖片來源網絡
資料顯示,東京新宿伊勢丹總店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營業面積7萬平方米,2012年春天開始大規模改裝,2013年3月6日重裝亮相,改造投資達90億日元。新宿伊勢丹百貨乃亞洲乃至全球業績最高的百貨單店,年營業額相當于140多億人民幣,超過北京skp2017年的125億。
擁有巨大商業空間的新宿伊勢丹大幅改造后打造了國際一流的時尚藝術館,其改造主要有以下特點:
把賣場變成藝術館:追求藝術館效果,把各種藝術元素體現在商品展示中。發布最新商品信息的藝術畫,命名叫“額緣”,1—2周變化一次。
設小公園區域;再造背景音樂:背景音樂(BGM)重新設計,請著名作曲家坂本龍一擔任。
地下:
“美麗藥店”:地下二層設:美容護理、保健食品(紅酒、青菜、咖啡)、養生用品、專業婦科醫療檢查、相關醫療書籍等。
一層:
追求購買頻度最高:手包區分成三個小區,一個是體現商品本身價值的永恒、二是體現時尚流行的摩登、三是生活化實用,大約60個品牌。
二層:
提出新口號“東京旬”:將最新的10天(旬)設計作品展示到賣場,主要亮點在女裝、女鞋,女裝有50多個品牌組成。
引進高檔鮮花店、生榨果汁吧、特種書店,構成新店鋪概念。
三層:
女性內衣、家居服:女內衣有120個品牌。
實施服裝混合分類:打破了品牌概念,引進功能化分類規則。
設立婚、冠、慶、喪專用服飾用品專柜,滿足特色化需求。
四層:
進口品牌和貴金屬。
五層:
家居中心:居住用品是今后生活方式升級的中心。
總之,女裝賣場面積減少8%,店面SKU數量減少10%,這對于特別重視銷售面積的傳統思想者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伊勢丹要騰出賣場面積給散倉,加快顧客服務速度,即使架存單品減少,只要顧客看上樣品,就可以立即在附近散倉調貨,提高周轉效率。從實際效果看,銷售在增長。
2014年3月14日公布,連續12個月保持同比增長。2014年8月份,伊勢丹新宿店銷售額168億,同比提高2.4%。
(來源:聯商網&搜鋪網 郭歆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