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市民認為微商商品便宜,選擇在微商處購物,事實上果真如此嗎?
3月9日上午,北京市消協發布了《2017年微商行業發展狀況調查報告》。在體驗調查方面,微商所售的產品與電商比價后,部分企業微商產品存在價格過高情況,其中一款養生足貼的價格是同類產品的14倍。
報告顯示,由于法律缺失、消費者維權無門、賣家銷售假貨的機會成本較低,造成目前微商市場“三無”產品偏多、虛假宣傳等。品質無保障、消費者維權缺失和監管困難成為目前微商行業的發展痛點。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2017年發布的《網購誠信與消費者認知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網絡消費不滿意率排行中,微商占比位居首位。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2017年10月份至12月份期間,通過文獻調查、走訪調研、專家深訪和座談會調研、2017年全年的微商行業新聞輿論報道文本采集與分析、微商產品體驗式調查、消費者問卷調查等多種方法,組織開展微商行業發展狀況調查。
在本次的微商消費者問卷調查中,根據消費者對微商的了解和購買行為特征將微信消費者劃分為重度、中度和輕度三類,其中在重度消費者中,從事微商的占比達到了26.19%,因此該類消費者中有接近三分之一具備“自用”和“銷售”雙重動機。這也驗證了微商與其他商業從業者的重要區別就在于其“自用”和“銷售”用途的雙重性。但微商“亦商亦友”特征以及迅猛發展,造成目前相關法律法規存在一定缺失,給市場監管帶來了不小難度。
對此,市消協建議,當前針對社交電商(含微商)的法律法規尚未出臺,微商行業、行政機關和消費者希望能在《電子商務法》中明確以微商為主流的社交電商的法律性質和地位,明晰權利義務關系,使得微商及社交電商平臺在經營中有法可依、有規可循,更加全面地引導和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產品質量”成微商問題最大關注點
報告顯示,產品質量對消費者購買影響程度最大,但在此項上微商出現的問題卻最多。
在文獻調查部分,通過對2017年全年的微商問題文本數據分析,在網絡上反映出來的微商問題中,最突出的產品層面,尤其是“產品質量”,其內容占比達到54.57%;其次是微商宣傳層面,“暴力刷屏”的內容占比為16.20%,“虛假宣傳”的內容占比為10.14%;服務層面的“售后退換貨”內容占比為6.78%,“投訴”內容占比為6.62%。
微商體驗式調查中,產品層面得分也相對偏低,尤其是產品“三無”現象比較嚴重。其中,微商農產品“三無”程度最高,百分制的平分中,該類產品只得了4.76分。企業微商此項表現較好。
在微商消費者問卷調查中,產品評價也是相對偏低,認為“有保障”的不足20%。因此,市消協認為,微商產品質量問題刻不容緩,必須從包裝、安全性等多方面嚴加監管。
一足貼售價比同類高14倍 企業微商產品價格偏高
報告顯示,在本次體驗式調查中,課題組將產品價格適當定義在“價格在京東、天貓同類產品價格的1/2和2倍之間”,在此區間視為價格適當。
在本次調查的30個樣本中,農特產品、化妝品的價格適當程度好,價格相對透明。而養生保健和日用服裝得分相對偏低,表明這兩個行業品類的微商價格與其他電商平臺上同類產品價格相比存在明顯異常,主要表現為價格過高。
報告顯示,在產品價格方面,個人微商和企業微商存在較大差異。30個樣本中,價格不合適的樣本為12個。其中,個人微商有4個,3個價格過低。企業微商有8個,全部為價格過高。
市消協表示,因為個人微商中售賣的有高仿產品所以價格相對較低。而企業微商由于存在中間代理環節,最終零售價格相對較高,為的就是給代理保留充足利潤空間。其中,編號8的調查樣本為企業微商,銷售產品為弘國堂養生足貼,零售價格約為同類產品的14倍。
報告顯示,目前,由于宣傳效果一般,企業微商大多不面對終端消費者進行直接銷售,而普遍采用代理制進行銷售。由于存在多級代理,必須保障有充足利潤留在渠道中,才能吸引更多代理商加入,這種模式使微商產品的零售價格普遍較高。
退換貨難 企業微商不同意退換貨占比高
此外,報告顯示,微商服務層面,主要問題表現在“售后退換貨”的退款困難、微商可能拉黑消費者等情況。其中養生保健、化妝品、日用服裝商品類不同意退換貨的占比超過50%,表現相對不佳。
在體驗調查部分,30個被調查樣本中,僅有22.22%的企業微商同意退換貨,而個人微商同意退換貨的比例達到了66.67%。
市消協表示,在本次的體驗式調查中,所有微商調查樣本均是要求先付款后發貨,因此一旦出現問題,消費者很難保障自身利益。
此外,微商宣傳層面,暴力刷屏和虛假宣傳是重點問題,但帶來的后果卻是被朋友圈好友屏蔽。從微商品類看,化妝品、日用服裝暴力刷屏現象最為嚴重。從微商類型看,企業微商在暴力刷屏方面的問題,相比較個人微商更突出。
(來源:法制晚報·看法新聞 記者 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