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棲大會上,馬云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只有新零售”。
后來,小米董事長雷軍面對央視財經記者采訪,曾笑稱,“我們市場部考證了一下,好像全國第一個講新零售就是我。我上午在一個地方講的,馬云在下午在另外一個會上講的。”
小編扒了扒歷史,雷布斯還真沒撒謊,有圖有真相,可能他真的太謙虛,或者忙忘了,其實他在2016年2月份就提出了“新零售”。
喜歡蹭馬云熱度的劉強東當然也不甘寂寞 ,他提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這個說法,在他看來,零售沒有“新與舊”,只不過未來的零售應該是“無界限”的,因此劉強東的“無界零售”又成為新零售的一個注腳。
被人稱作是“財經作家里最會講故事”的吳曉波說,“新零售是一場因工具的創新而引發的革命”。
2017年3月9日,政協會上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就未來零售發展做了題為《大力推動實體零售向智慧零售轉型》的發言,提出未來零售就是智慧零售。
2017年11月11日,馬云接受央視財經專訪時表示,新零售的核心就是線上線下的結合,人、貨、倉、配的結合,虛和實的結合。他還表示,未來中國60%-80%的零售都將是新零售。
不管是馬云還是雷軍提出的“新零售”,劉強東提出的“無界零售”,或者張近東提出的“智慧零售”,制造概念的目的,一方面是制造可傳播的話題,另一方面也是在制造“新零售”標準,制定新的游戲規則。
2017年被稱馬云稱為“新零售元年”,作為從業者,我們看到公司的變革動力,也感受到業界的焦慮和努力。
無論是阿里、騰迅系主動對銀泰、三江、肯德基、大潤發、家樂福、永輝等實體店的買買買,還是步步高、利群等實體零售的選擇站隊,還是齊魯商盟、螞蟻商盟等區域零售新勢力的合縱連橫,都昭示著一個問題:零售業的變革勢在必行。
2018聯商網大會把主題定義為“問渠”,源自朱熹的“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零售業的未來在哪?
我們其實在2017年就提出了“以顧客為中心”、“回歸零售本質”的口號,其實零售是為老百姓服務的,無論“舊零售”還是“新零售”,老百姓關心的只是“好零售”。
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零售就是好零售。
所以回歸零售的本質是什么?
就是回歸產品品質、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
你超市里的炸雞好不好吃?魚和菜新不新鮮?東西是不是地道?停車是不是方便?……
百度一下智慧零售的定義,是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感知消費習慣,預測消費趨勢,引導生產制造,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所以,你會發現,新零售也好,智慧零售也好,其實確切的說是什么?
應該叫“智能零售”才好!
“智”是智慧、科技;“能”是技能、效率、能力、解決方案。
做零售的、做連鎖的,你會發現開始我們都在做信息化、做流程化、做品類管理和供應鏈管理,后來強調“執行力”,做團隊熔煉,興隆大家庭做技術比武、濰百集團做技能龍虎榜,為了激發員工活動,永輝還創造了“合伙人制”、“超利分享”,盒馬鮮生賣場搶單,以及線上線下融合,做新媒體營銷,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技術手段賦能等等。
其實我們都在做一件事情,節能降耗提升核心競爭力,這和手機、電腦的CPU“芯片”升級其實是一個道理,最終的目的就是為消費者提供好的購物體驗,讓顧客“爽”嗎!
雷軍說,“新零售的本質其實是一場效率革命!”
消費者需要的是,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更多美好、更高品質體驗的解決方案,也就是“數字化、模塊化、系統化”的綜合性、全方位生活解決方案,誰能做到這一點,誰就能贏得顧客,贏得未來!
如何提升效率?
還是雷布斯的那句名言“優秀的公司賺的是利潤,卓越的公司贏的是人心”!
技術是一方面,游戲規則、玩法是另一方面,你看盒馬鮮生的小哥都是打了雞血一樣,跑著上貨的,因為游戲規則很“智能”,多勞多得,誰敢怠慢財神爺?
在這里也提個議,有了解盒馬玩法的朋友可以多多分享。
不管怎樣,“智能零售”時代已經到來!
而且以阿里、京東、永輝為代表的中國“智能零售”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引領世界。下一步,你準備怎么做?
- 該帖于 2018/5/4 10:57: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