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在香港退市不到一年的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麗控股)最近又有了新的動作。
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稱,百麗控股現有的大股東高瓴資本、鼎暉投資正考慮拆分集團旗下的運動業務,最早于明年赴港上市,募資10億美元。
在百麗控股內部,運動和服務業務的收入早就超過了傳統的鞋類業務收入。
財報顯示,2017財年,百麗控股的運動和服飾業務收入227.465億元,首次超越鞋類業務,其中運動服飾業務收入占比為54.5%,而鞋類業務收入占比為45.5%,同比去年下降了6.2個百分點(2016財年的鞋類業務收入占比51.7%)。
截至2017年3月底的2017財年,百麗控股收入增長2.2%至417.065億元,其中運動和服飾業務收入15.4%的增幅抵消了鞋類品牌10.0%的收入跌幅。
顯然,百麗控股也看到了這一情況,對運動服飾業務寄予厚望。實際上,在退市后,其運動服飾業務依然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今年4月,百麗鞋類事業部總裁兼新業務事業部總裁盛放表示,2017年集團的終端零售總額超過了500億;EBITDA超過了90億港幣。其中,鞋類業務止住了連續3年下滑態勢,在2017年取得了銷售的增長。更重要的是,其利潤的增長達到了雙位數,運動業務依舊增長迅猛。去年,運動業務的利潤和銷售預計都超過了20%以上的增長,若以20%為基數計算,運動業務上年收入約273億元,勢頭兇猛。
不過,對于可能進行的拆分赴港上市,在時尚行業研究咨詢投資機構No Agency創始人唐小唐看來,其前景并不樂觀,他表示,盡管百麗控股運動業務按營收能排到內資第一位,但是受制于代理業務的品牌控制權較弱,以及代理制的低毛利和依靠擴張及規�;陌l展模式,單純的運動業務難以在香港市場獲得高估值。
唐小唐認為,盡管借著運動健康的風口,百麗控股的運動業務營收已經超過傳統鞋履,但在中國運動市場上,百麗控股的運動業務不具備任何單方面的龍頭優勢。
從全產業優勢來看,目前中國第二大體育運動用品代理、零售商,僅次于百麗控股的寶勝國際擁有全球第一運動鞋制造商裕元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作為控股股東;從收入來看,百麗控股運動業務收入不如耐克,位居大中華市場第二位,超過阿迪達斯;從盈利能力方面來看,本土體育巨頭安踏2017年純利潤達30.878億元,是百麗控股運動業務的兩倍。
彭博社援引的消息人士指出,拆分運動業務港股上市的考慮目前仍處于初步階段,包括管理層在內的股東可能會反對上述提議。
“鑒于百麗控股此前的表現,港股投資者恐很難給予其超過20倍的市盈率估值”,唐小唐預測,“關于拆分,目前可能僅僅是市場測試�!蹦壳�,港股上市的安踏和李寧市盈率約為32倍,與百麗控股運動業務最接近的寶勝國際只有約16倍的市盈率。